大文学 - 历史小说 - 横空出世之眼花缭乱在线阅读 - 第二计 胜战计之围魏救赵

第二计 胜战计之围魏救赵

    “胜战计”中第二计是有名的“围魏救赵”。

    这一计听起来仿佛不象“大人”所为,而象“小人”所为,因为攻击老巢攻击后方,以强击弱仿佛不是“正人”所为,但是就是因为它的有效性甚至极有效性,所以才能在“胜战计”中占得一位。

    此计的总的逻辑大概如下:只是为了救赵而去与庞涓硬拼,一是可能并无绝对胜算,二是可能得不偿失,而且细想并非智者所为,所以另想它法,于是想到他的要害之一魏国老巢,不但兵力空虚,而且是庞涓必救之地,所以必解赵国所围,而庞涓一路慌忙赶来救魏,原以为赵国不打就算了,回去救回魏国拉倒,没有想到他的状态完全被死敌孙膑拿捏住,在其回撤途中最适当地方设伏,以逸待劳,将其一举击败,庞涓如果聪明的话(当然,他并没有想到他的敌人正是被其所害惨的高其一筹的孙膑,否则,也许他会重新考虑一下,采取更为妥当更为谨慎的方法来行事的,就算攻不了赵国,但也不至于慌不择路,不但赵国未攻下,而且魏国未到就被孙膑所杀),自当猛攻赵国,一是所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更重要的是其实只有这样才反能救魏(因为以他的情报,应该得知齐国攻魏的原因,自然是救赵,而偏不让其得逞的唯一方法就是猛攻赵国,赵国越危急,魏国也就越安全,因为齐国本不是为了灭魏而来,所以可能反而重受庞涓所制,又转回去重新救赵而贻误救赵战机),当然,这表面上看起来是一种赌博的战法,因为如果齐国仍不来救赵,仍攻魏呢?但是这样发展下去,其中可能的一个结果是赵国眼看本国不保,而齐国可以说背信弃义,并不来救,可能请降或者逃走,或者甚至会被逼答应和庞涓谈判,而庞涓乘机可提出不灭其国,甚至中山也可以不要(当然,此时完全可以要下中山),而要求与赵国联兵去攻击围魏之齐军,甚至如果他更大胆,也可以联赵攻或佯攻齐救魏,当然,就要看他的能力如何了,因为当时齐国可是一个大国,而他明显不如孙膑,作为庞涓同窗的孙膑当然深知这一点,所谓知已知彼,所以能一举获胜,而如果孙膑知道是另一智者在攻赵,也许他这招围魏救赵就会失效或者他会换另一种方法,比方说实在不得以而双方面对面以智以实来对攻了。

    围魏救赵与避实就虚字面上很相似,都是避开对方实力强劲之处而击其虚弱之处,而围魏救赵更强调虚弱之处乃是要害之处,而且不是避实,而是调(动)实,而且最后还要击实、败实。

    而原文的“共敌不如分敌,敌阳不如敌阴”,象真正的兵家会轻意受其**而“分敌”吗,而且其重要之处会随意让其处于“阴”的状态吗?

    而孙膑对田忌说的那句:“解杂乱纠纷者不控拳……”在当时的一般冲突或说局部冲突中乃是必须首先考虑要遵从的,而如果战争全面爆发,甚至一国抱定要灭掉另一国或甚至另几国时,显然即二战前和初的绥靖政策,而其实秦国能成功灭六国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以连横瓦解了六国的合纵(说到同窗,孙庞和纵横家的苏秦和张仪竟然都是同窗,同出自为传说中的鬼谷子门下,当然,也不知其是真是假),与二战初期有些许异曲同工。

    再具体讲到围魏救赵,重点不在于其中任何一个字,而其实就是抓住对方的要害而且空虚之处实施佯击(当然,如果对方不理会的话,可能就会变成实击,因为是要害而且空虚之处,所以对方自然很大概率上是不能不理,除非如上述的另一个“庞涓”能反其道行之,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所以要能保证对方一定会来“救魏”(而且其实也要考虑对方如果不来救的话该如何处理),而且来救的同时,便不得不放弃本方正是要其放弃正是要“救”的“赵”。

    这里作为被施此计的一方也要考虑到行事时或者行关键事时是否可能会被对方或某方实施“围魏救赵”之计,所以,作为防范被施此计的一方,要详细仔细考虑自己的要害之处或说真正的要害之处在何处,然后不能让其处于空虚状态,至少,要考虑在对方不能攻击已方要害之处时才能让其暂时处于空虚好腾出实力去他处,而此时又回到了知已知彼上了。真正的智者可能在自己尽可能的实力基础上把防守能做到滴水不漏,但是某个或某些特别时刻,甚至要害之处都不得不空虚之时又能让敌人无法适时来攻击或甚至能让敌方误以为此处实力充足,而反过来,攻击一方即要实施“围魏救赵”的一方,不但要能掌握到何时能攻击对方的要害之处,而且还要知道对方的要害之处可能空虚时仍然能攻击对方的要害之处,或者能尽可能快地判断出对方某要害之处已经空虚而不致被对方所蒙惑,这里不由一下又想到“空城计”,这也是三十六计之一,与“胜战计”相反,属于“败战计”,即已方处于败势时放出的胜负手,前面说到计中有计,计之相生,计之循环,而这里的“围魏救赵”与“空城计”在“判断敌方的要害是否空虚”上就是有共点的,象书中举的第二个商场的例子“智斗世界碱王”其中就用到了下面的“借刀杀人”之计,即围“魏”(即日本市场)用的不是自己的兵力,而是提供足以与“魏”相抗衡的武器(即足以与其碱质量相抗衡的碱)给“魏”的强敌(即其在日本的另一本土强敌,他因为有纯利可图,尚且可以以此来削弱自己强大竞争对手的实力),两人合力围魏,而救“赵”(即本国市场)。其实在计算机软件方面也是如此,比方说java和linux相互融合,再借鉴与微软竞争的各大厂商的实力,从开发人员和服务器市场与微软进行市场份额现今和未来的争夺,而且这种竞争一旦展开即是几乎不能停歇的,因为双方都有相当实力,除非双方达成某方面的共识,否则互相的各方面的全方位的比拼将持续下去,这里的java和linux和各大厂商都可以相当于用之来围“微”而互相的自救和他救或说互相提升更强的竞争力,间接起着“围魏救赵”的作用,这里微软的漏洞或也可以说要害之一自然有包括服务器本身的“漏洞”和源代码的不公开和其开发工具的不跨平台,和其数据库市场竞争力不够和其某方面的可能造成的垄断前景促成了众大厂商的自觉联盟等,当然,微软也有其强大的竞争力,它的服务器市场和相关产品的仍然高的占有率,它本身的强大的研发,它积累的和不断仍然在积累的巨大的财富,甚至它微软的这个品牌,使得它的前景几乎没有人敢说什么“不看好”。而如果上升到某一个高度去看这些,这些竞争当然都是好事,甚至越激烈越好(当然要在理性的范围),否则,技术和诸多相关技术如何更向前发展,否则,更新更好的如何能出现甚至替代甚至完全替代现今的这些,想想当年微软也不过是个如此不起眼的小公司,想想电脑个人电脑在二十年前对全世界绝大多数人来说还只是与自己毫不相关的不过是某一种与绝大多数工厂的那些机器一样的“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