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 历史小说 - 塞北王朝金在线阅读 - 221和谈成功

221和谈成功

    反正秦桧没脸没皮,只要拳头大,就可以当成爹供着,跪谁都无所谓。

    高宗皇帝免去了作为国君,给金国使者下拜的尴尬,也觉得很爽。

    金国使者总体也满意,太过于强势的话,一旦和谈完蛋,他们也不好向宗磐交代。

    于是乎,双方有了第一次和议,内容很简单:金国归还徽宗棺椁、太后,河南地区首先交还,陕西之地次之。

    第一次议和,金国得到的都是虚名,而宋朝得到的都是实惠。

    在战场上,宋不能说占据了上风,就算是占据上风,要想全部收复失地,也要付出相当惨重的代价,能在谈判桌上收复失地,绝对是上上之选。

    在这一年,双方再没有什么大动作,双方都无力再打,和的趋势逐渐明朗。

    天眷二年(1139)绍兴九年。

    双方交接河南陕西的控制权。

    大宋内部为了搞统战,大赦了全国。河南新收复州军官吏一律不更换,免除百姓租税三年,徭役五年。

    大年初五,宋朝任命王伦为同签书枢密院事,担任奉护徽宗梓宫、迎请皇太后、交割地界使。

    到正月十五的时候,金国朝廷也下诏河南各州,以后你们归宋管了。

    双方都在有条不紊的履行约定。

    三月初七,王伦从金国手里接受了东、西、南三京、寿春、宿州、亳州、曹州、单州以及陕西、京西等地。

    这里包括了陕西和京西,当初在和谈是暂缓交割陕西的方案,金国现在是一股脑的办了,你不不承认宗磐的强势和急脾气啊。

    这里面插一点内容,在四月一日的时候吕颐浩去世。

    绍兴元年(1131年),吕颐浩二度拜相,任少保、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知枢密院事,与秦桧共相,吕颐浩主外而秦桧主内。

    绍兴二年(1132年),再受命都督江、淮、荆、浙诸军事,并于镇江开都督府。但是在此期间和秦桧以及李光等人不和。

    绍兴三年(1133年),吕颐浩再被罢相,任镇南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提举洞霄宫,改特进、观文殿大学士。其后官职累迁,却距离权力核心越来越远。

    绍兴五年(1135年),封成国公。

    绍兴九年(1139年),金国归还黄河以南之地,高宗欲调吕颐浩至陕西镇守,吕颐浩以老病请辞。

    后赴召至临安,但病中未能见到高宗皇帝。

    之后就告归台州养病,不久去世,被追赠太师,封秦国公,谥忠穆。

    二十一日,吴玠去世。

    吴玠自从获得仙人关大捷以后,大规模的仗就没怎么打过,绍兴六年(1136年)的时候,吴玠兼任营田大使,改为保平、靖难节度使。

    吴玠在和金国对峙将近十年的岁月里,因为川陕地区转运粮饷太过于劳民伤财,所以屡次裁汰冗员,以节省不必要的开支。

    这太难能可贵,在当时的情况下,谁不愿意自己手下多几个兵?巩固自己实力?

    军队不打仗的时候,吴玠主持屯田开垦,每年收成至十万斛。并征调守卫部队,兴修水利,使得数万百姓能够定居。

    高宗皇帝对吴玠是极为赏识,授吴玠特进、开府仪同三司,升任四川宣抚使,兼管陕西阶、成等州,并派遣宦官赐给吴玠亲笔书信。

    这个宦官到达四川的时候,吴玠的病情很重,是被人搀扶起来接受诏令。

    这事传到了高宗皇帝的耳朵,高宗皇帝很郁闷,一个标杆式样的武将,怎么就天不假年呢?

    他不愿让吴玠就这么死了,亲下诏令当地守臣就近在四川搜求良医,并派太医奔赴四川。但太医未及赶到,吴玠就已在仙人关病逝,时年四十七岁。

    追赠为少师,谥“武安”赐钱三十万贯。

    淳熙年中,朝廷追封为涪王。

    宋史中记载:“玠善读史,凡往事可师者,录置座右,积久,墙牖皆格言也。用兵本孙、吴,务远略,不求小近利,故能保必胜。御下严而有恩,虚心询受,虽身为大将,卒伍至下者得以情达,故士乐为之死。选用将佐,视劳能为高下先后,不以亲故、权贵挠之。”

    这话的大意是:吴玠爱读史书,一旦有可以效法的事情,都记录下来置于座右,时间久了,墙壁上就写满了格言。其用兵作战遵从孙武、吴起之法,讲究战略战术,不追求眼前的小利,保证每战必胜。统御部下严格而有恩惠,虚心询问和接受意见,虽然身为大将,最下层的士卒也能将下情上达。因此士卒乐意为他拼死效命。任用将佐,以才能决定高下。

    吴玠死后川陕宣抚使胡世将还专门询问吴玠的弟弟吴璘,吴玠战无不胜的原因。

    吴璘回答:“璘从先兄有事西夏,每战,不过一进却之顷,胜负辄分。至金人,则更进迭退,忍耐坚久,令酷而下必死,每战非累日不决,胜不遽追,败不至乱。盖自昔用兵所未尝见,与之角逐滋久,乃得其情。盖金人弓矢,不若中国之劲利;中国士卒,不及金人之坚耐。吾常以长技洞重甲于数百步外,则其冲突固不能相及。于是选据形便,出锐卒更迭挠之,与之为无穷,使不得休暇,以沮其坚忍之势。至决机于两阵之间,则璘有不能言者。”

    这段话的大意是:我追随兄长进攻西夏时,每次作战,不过一进一退之间,就分出胜负。至于金军,则轮番进退,忍耐坚强持久,命令严酷而部下报必死的决心,每次战斗不经过几天不能结束,胜利时不急忙追敌,失败时阵脚不乱。这是过去用兵作战所未尝见到的,同他们角逐长久之后,我们才能逐渐习惯他们的战斗方式。金军的弓矢,没有中国的强劲锐利,中国的士卒,不如金军坚韧耐劳。我们常常用弓箭在数百步外射穿厚重的盔甲,但敌人的往来奔突能力我们又不能赶上。于是选择占据险要便利的地形,派出精兵轮番sao扰敌人,使敌人穷于应付,得不到休息闲暇,以此败坏敌人坚韧持久的气势。至于在双方交锋之间临机决胜的奥妙,则是我难以说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