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火攻篇
火攻似乎又与诸葛亮关系十分密切,不但有其“借东风”而周瑜实施火攻的赤壁之战,还有传说的火烧藤甲兵以致冤魂不让过江,不过,如果诸葛亮活在今天,他看到甚至他使用现代的“火攻武器”:各种大大中中小小的、天上地下乃至水中的、能飞的不能飞的炸弹,不知他会怎么使用?但是,如果孙武在世,不一定会将这一篇改得面目全非。 第一段,其实即用“火”(炸弹)攻击的目标,一个是敌军有生力量,一个是敌军给养,一个是敌军的重装备,一个是敌军的各种物资仓库,一个是敌军的后勤补给线路,而且因为现代的炸弹可是会“飞”的,所以这里还要加上一个“国家本土”,然后又是气候的选择,诸葛亮的“借东风”一定好好看过孙武讲的这句话,而周瑜,显然“气候”上还是要差一点。 第二段是火攻之后的策略,实际上就是根据火攻的效果以及敌人的反应采取相对应的攻击甚至火攻效果不佳还有可能不攻击,其实这段话如果被纵火犯看到了,可能有些不妙。 第三段说明火只是用来辅助进攻,效果自然如火燃烧般显著,所谓水火无情,这里顺便说明了水的自然地隔绝军队的作用,当然,水如果猛的话,也可以如关羽般水淹七军。而且象赤壁之战,也正是在水上的火攻,其实也用了水能“隔离”军队,即火烧船时除了跳水无路可逃的效果。 第四段仿佛与“火攻”没关系,其实也有关系,因为不是外面的火,而是内心的“火”。这里提出了战争的一个基本原则(当然,原则可能不止这一个,但是这肯定是不能少的而且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却一定是无疑的),就是:看用兵是否符合国家利益,如果不符合,则不能用兵,当然,如果符合,也不一定能用兵,因为,又强调了“没有取胜的把握不能用兵”和“不到危急关头不能用兵”。而且这里还强调了因为国君情绪而用兵者就一个字:“戒”,原因孙武用了十分幽默但是十分人性而且当然是十分在理所以说服力一定很强的一句话,即:“愤怒肯定可以重新变为欢喜,生气也肯定可以重新变为喜悦,而人死,则不能复生,国家亡了,基本上就是不可能复存的了”,我想,如果愤怒的国君听了这句话,聪明的可能就会一笑,而真的就愤怒变成了欢喜的,所以最后得出结论:“明君慎之,良将警之,此安国全军之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