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 历史小说 - 同治帝国之一朝奋起在线阅读 - 第十二章 远交近攻

第十二章 远交近攻

    兵法云: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

    现在摆在同治面前的极为不利的局面,内有陕甘回乱,新疆被占外有沙俄陈兵边塞大军压境只待清军进兵不利便会一鼓作气,直趋京城,再订城下之盟,则英美法意等列强也将接踵而至叩关索利,正所谓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眼下普法两国明争暗斗,而俄国又为法之友邦,俄国是严重依赖法国的国家,虽有拿破仑时代的不快,但时过境迁如今两国又言归又好,因此本朝毫无它法只有与普鲁士交好才能稳定周边,而本朝又有大恩于美利坚,普美两国实为清国在世界之中不可替代的两个朋友,可是现在值此危急时刻,身边实在没有可以为自己排忧解难的重臣,不经意间,同治突然想起了前些时剿捻不利的曾国藩,此人现在正在湖南老家哀声叹气,皇帝想到这里便立刻传旨宣曾国藩进京。

    时间转到了1865年的2月,此时的左宗棠进军顺利,而养心殿中的同治也正在与曾国藩谈论着当今的时局。

    “老臣近日闻左宗棠在西北进京顺利,皇上可喜可贺呀!”

    “毅勇候认为当此大争之世,我朝取何策乃自处,”

    “老臣以为交好泰西,演练士卒,内修政事与民休息,如能做到以上各项则足以保社稷矣。”

    同治看了看曾文正(当然现在他还没死文正二字是不能出口的),“毅勇侯认为当今陕甘新疆之乱的症结所在乃是为何”

    “老臣以为是当地官员自行其是,残暴待民,致使官逼民反,”

    “这只是其中一点”,同治皇帝纠正着他的话。

    “皇上难道还认为另有隐情吗”

    “幕后指使者很可能是沙皇俄国,其从康熙年间一直到现在一直与我朝纠缠不清,不断在边境制造事端,收降纳叛,在圣祖剿灭噶尔丹之乱时俄国就多方阻挠,而且其狼子野心世人皆知,其国创建之初只有区区数百里,不到一百年其国土就扩张了一百倍,足可见其贪婪成性,及至明末乃与我邦接壤,直到今时终成我朝心腹大患,朕以为欲一劳永逸解决西北俄事,必痛下决心,效汉武之遗策,逐俄于万里之外,使其永绝东进我邦之念!”

    “老臣以为,俄夷势大,不宜速取,宜当缓图,眼下应偃兵息武,不向俄夷开衅,保国土不失,如外夷来攻,我宜采逆来顺受之法,不与其交火,任其开价,我方可逐一争取以使国威不再受损,则我示外夷以仁,则外夷必报之以义,如此,则中外无事,天下太平。”

    同治看着说得饶有兴趣的曾国藩,真不忍心打断他,待其说完,同治轻咳一声质疑曾国藩:“若左宗棠平定了西北之乱而俄夷也欲侵入伊犁,我朝计将安出。”

    曾国藩想了一下:“那我朝宜派人与其谈判使其自动退出我朝疆土,”

    “曾爱卿1862年俄占领我关外大片领土,我朝向俄索要领土成功否”

    曾国藩默然不语良久。

    “朕以为,我朝可与英法媾和,英法所为者通商之利也,而俄夷则不同,俄人既在北部不断蚕食我疆土,又要争得与英法同等在华利益,其胃口大到我朝满足不了的地步,因此朕以为对俄人只有采取雷霆之手段,使其永绝东进之念,亦绝泰西诸国欲效仿耳。”

    “老臣虽感同圣上所想,但如此用兵开衅,国力不支,民生敝乏,财用亦不可支,如真开衅不断,宇内盗者四起,而英法又环顾海上,泰西其余诸国又寻衅伺机而动,一旦战事久拖不绝则我朝恐不复完卵,陛下之圣名恐遗后世讥,”曾国藩不肯认同的回敬了年轻的同治一顿,同治心说这老家伙还挺能说的,真的还有点说不过他,沉默了许久,同治接着问:“毅勇侯令郎今年有26了吧,曾不快的脸上终于有了些喜色,“犬子今年的确20有6了,现在在跟着几位英夷学着英语呢,臣替犬子谢过皇上挂念,”

    “朕想让令郎过些时日在总理衙门任职,多跟恭亲王学学涉外的事务,以后与外夷交涉的事情,还得有令郎这样的青年才俊”。

    “臣替犬子先行谢过皇上垂倾,微臣一定把皇上的用意转告犬子,让他更好的效忠圣上,为大清国多办事。”

    同治打了一个哈欠,曾见皇上已有倦意,便推说有事不再打扰,同治回到乾清宫躺在床上仔细回味起与曾的对话,原本想再次起用曾很其重任,但谈后发现曾已不负当年之勇,办事多求稳妥,已无进取之心,看来还得自己去发现身边的人才,同时,派幼童留学出洋的计划也刻不容缓,本来想先缓一缓,但看来不能久拖不下,小李子神色慌张的跑进来禀报,“启禀万岁,鄂托大人求见”

    “宣他进来”鄂托进门跪倒向同治诉说着事情的经过,原来自从鄂托从日本归国后,同治就让鄂托紧盯日本的局势,由于日本接受了清朝的武器使其有了足够的火器装备军队,而暗流涌动的北部诸藩主第一时间得知了这一消息,这对他们蓄谋起兵的计划来说是一个极大的刺激,其中尤以虾夷藩和萨摩藩最是紧张,先前还不曾往来的两位藩主此刻坚定不移的走到了一起,而此时的日本天皇孝明天皇是明显站在幕府势力一边的,本来尚在举棋不定的两位藩主此时亦毫无退路可言,如果等到幕府训练了掌握现代火器的部队则两人必身首异处,于是本该在四年后爆发的倒幕大战被提前了四年,两位藩主因长期与英法两国人员接触,其对当今世界大势的清晰认识还是远高于幕府将军的,而英法两国也希望借提供武器援助来彻底打开日本的国门,使其成为自己商品的倾销地,面对如此的险恶用心一直保持冷静头脑的大久保利通是有着清醒的认识的,而自己也是在一再劝说两藩无效之下愤愤然离开日本,远走美国,两方势力已然势同水火,战事一触即发,看完了在日本得到的线报,同治把身子使劲的向龙椅上靠了一下,因为他清楚的知道,眼下最重要的是扫平内乱,自己的大计划还没有出台,现在可依靠的仍然是曾国藩为其留下的淮湘子弟,而向日本输出武器是为了使幕府势力占绝对优势,但没有想到的是英法两国居然在支持开国派,这样一来,自己的处境是在西边要扫平内乱,北边防着沙俄,而在东边则有一个强大的对手正在破茧而出,同治想了想,理了理混乱的思绪,理智告诉他若想解决内乱防御西北,东边的日本是重中之重,一定不能让日本的开国派取得胜利,“传旨,命安庆内军械所火速赶制五千支步枪,造好后由总理衙门转赠给日本幕府将军,同治决定豪赌一把,这等于是把自己直接置于日本开国派的对立面,现在任何好的计策都已用不上了,只有在东边营造一个相对疲弱的日本才符和眼下大清国的最高利益,小李子火速让八百里快骑将消息送往遥运的安庆内军械所,对这一决议有许多大臣颇有微辞,他们一致认为向小小日本如此慷慨有失大清国的大国颜面,他们哪里知道五千支枪械可以换十余年的和平发展又是多么的合算呀,与此同时德川庆喜也许还不知道在河对岸的中国有一个人更关心这场一触即发的战争的结果,消息以总理衙门的名义向日本来华采购军火的大使传达了,同治相信在自己的全力支持下,日本的明治维新最起码得恃后十年的时间,收到了清朝将无偿援助五千支步枪的德川庆喜腰杆立即就硬了,他以天皇的名义发布了讨逆诏书,以江户为中心集结了所有站在他这一边的大名军队向盘踞在北海道的两个藩主发起了突然袭击,幕府的大军迅速越过了轻津海峡向其统治的中心发起数十次的进攻,本以为有英法的帮衬自己不会遭到德川幕府的进攻,但令其没想到的是有了清国的支持幕府的军队毫无悬念的击溃了两位藩主的私人武装并活捉了两位藩主,为彰显自己的大度,他将这两位败军之将交由孝明天皇发落,孝明天皇下诏命永久拘禁,撤销其封地,属地上交幕府,至此,一场在四年后闹得天翻地覆的倒幕战争由于一个人的干预提前爆发而且产生了一个微妙的结果,此时,同治满意了,大清满意了,幕府满意了,天皇也满意了,而唯一遭到重创的当事方——日本国被人为的刻意的隐匿了,孝明天皇有感大清国无私的援助,命幕府将军着人去北京与清朝签订秘约,以固邦交,使日本为清国东边之藩蓠,而清国为日本西边之藩蓠,看到这样的结局同治笑了,他不单是滞后了一个国家的发展,他也在某种程度上为日本挖好了坟墓,更为清国重新回到伟大国家的行列奠定了一个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