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昼惊魂
“吱嘎!吱嘎!” 微带寒意的阴风忽然从背后猛灌而来,有些老旧的木门不情不愿的被狂风摇摆着,发出了一声声刺耳的抗议。 我默默地看了一会儿面前阴暗的门洞,眯着眼睛问道:“三哥,最开始的时候,这门……应该是锁着的吧?” “嗯!我早先拍门的劲儿可不算小,要不是里面锁着,应该早就开了!” “那么,刚才是谁……开的门?” 燕道杰抿着嘴唇看了看四周,沉声说道:“这儿的阴气太重了,比起‘老坟地’都没差到哪儿去!就算有什么‘东西’也感觉不出来,咱俩提着点儿神儿吧!走,进去看看!” 我点点头,跟着他的脚步踏进了院子。 院中的建筑格局是典型的“北京四合院”式样,进门没多远的地方便是一堵由灰色方砖垒筑而成的“影壁”。墙头用同色的方砖搭成了雨檐,以横竖间隔的方式拼成了明清时期流行的式样。雨檐的下面则是一个几乎横贯整个墙面的长方形凹陷,内凹的平面上用涂料粉刷成了白色,不过上面却没有绘上什么图画,仅有因风吹日晒而形成的裂痕正在张牙舞爪。 绕过影壁墙,燕道杰站在青砖铺就的甬道上又喊了几句“程先生”,不过却依旧没有得到什么答复,整个小院里静得落针可闻。 “三哥,那边有灯光,”我拉了一下燕道杰,指了指甬道尽头的主屋,“程先生的年纪应该和你爷爷相差不大吧?估摸着最少也得八十多岁了,会不会是老人家耳背,没听到咱们的喊声?” “说不准。咱们过去瞧瞧,想来老人家也不会怪咱们不懂礼貌。” 主屋的建筑结构看起来应该是标准的“三进间”,“人”字形的屋顶铺着灰黑色的瓦片儿,中脊上面还爬着一些正在抽芽的老藤,看来甚为古朴。屋子正面的墙壁均是由灰色的方砖砌成,几个被漆成大红色的圆柱撑起了向前探出的房檐,在主屋门前形成了一条两人多宽的小过廊。绿色的门窗外框布满了大大小小的裂纹,仿佛老人的脸庞一样沧桑。有些地方的漆皮已然起翘脱落,那些暴露在外的灰白色木头,似乎在用身上满布的黑斑讲述着那些早已逝去的过往。 “嘿嘿!这位程先生可是够怀旧的!这院子里的布局和装饰颜色,看起来都跟我小时候那会儿的样式差不多。瞧瞧!用废挂历做成的门帘!这玩意儿我都有十多年没见过了!”燕道杰捞起搭在正门一侧的门帘看了看,随即抬起手掌就欲拍门。 恰在此时,一阵好似戏曲中敲打的锣声,忽然从寂静无声的屋内传出。紧接着,一道听来十分空灵的女声从门缝之中钻了出来,唱道:“一霎时把七情俱已昧尽,参透了酸辛处泪湿衣襟。我只道铁富贵一生铸定,又谁知祸福事顷刻分明!” 突然出现的京剧唱段词句委婉动人,腔调哀怨空幽,虽然因为只有锣声相配而显得有些怪异,可那空灵女声的娴熟唱功却是弥补了不足,使这段唱词听来别有一番韵味。 可是,不知为何,这本来甚是荡气回肠的唱段,却让我觉得浑身阵阵发紧,隐隐还有些微带潮湿的寒意,仿佛身穿薄衣站在早春的晨雾中一般。 这种不合常理的感觉让我心中暗自凛然,急忙手扶窗棂,探头向屋内看去。 首先闯入眼帘的便是一幅老妇的黑白照片,黑色的相框上方斜搭着两条黑绫,显然是一副遗照。照片的下方横着一张齐胸高的棕色条案,上面摆着一个没有雕刻名字的灵牌和两支粗大的白色蜡烛。昏黄的烛火正在轻轻地摇曳,为这本就有些阴暗的堂屋平添了几分阴森。 条案前方摆着六把红木太师椅,整齐地分作两列与条案呈垂直方向码放。一个齐腰高的棕色小木架正立在两排太师椅中间的空地上,架顶平放着一面盘形铜锣。明黄色的锣面上竖立着一个背对着窗口的人偶,高约三十公分左右,身穿靛青水袖的黑色戏服,头缠湛蓝色的丝巾,正是一副京剧“青衣”的扮相。 这堂屋内的摆设十分奇怪。除了这些颜色深暗的家具之外便再无他物,在四周的白墙衬托下显得异常萧索,看起来不像是居家待客的客厅,反倒更像是……祭奠逝者的灵堂! 我不断调整着视线的角度扫视屋内,努力地寻找着刚才那个唱戏的人,不过,却始终没有收获。 正在我暗自纳罕不止的档口,燕道杰也把脑袋凑了过来,扫了几眼屋内,说道:“这屋里怎么弄得跟‘灵堂’似的?这老太太是‘程先生’的老伴吧?感情可够深的,主屋里都摆着牌位……咦?那锣上的不是‘鬃人儿’吗?这玩意儿现在可是很少见了啊……” “呛!……呛呛!” 几声突如其来的锣响打断了他的话,那个背对着我们的彩衣人偶突然在锣面上连续不断地跳了起来。紧接着,刚才那道空灵的女声再次响起:“我只得收余恨,免娇嗔,且自新,改性情。休恋逝水,苦海回身……” 人偶不停的在锣面上跳着,可是,我却一直没有看到cao控它的人…… 这是怎么回事儿?!这东西怎么自己跳起来了?那唱戏的女人又在哪里? 满心疑问的我一个不留神,手掌重重地按在了面前的木门上,引得老旧的门扇不住摇晃,发出了一阵“啪啦”乱响。 空灵的女声戛然而止,那人偶当即停止了跳动。 沉默了几秒,它忽然再次动了起来!不过,这次可不是继续在锣面上弹跳,而是缓缓地将脑袋转向我们,咧开嘴,笑了!!! 这诡谲的场面看得我汗毛竖立,下意识的伸手摸向刀柄。正在此时,我突然觉得背后一凉,耳边霎时听到了一句问话:“你们……在干嘛?” 这句话的语声沙哑而压抑,分辨不出男女。更为诡异的是,这话就像是有人直接趴在耳边问出的一样,我甚至都感觉到了一股微带潮湿的吐息吹在了我的耳垂上! 我心中大骇,一把抽出短刀急速转身向后。燕道杰也在同一时间做出了和我一样的举动,显然他也听到了那句问话。然而,让我们头皮发麻的是,身后的院子和刚才并没有什么区别,依旧是空空荡荡,安静异常…… 我和燕道杰对视了一眼,急忙回身看向屋内,可是那铜锣上的人偶却不知在何时悄声无息的消失了! “你们……在干嘛?” 那分不清男女的沙哑声音再次于耳边响起,我立马转身向后。没想到这一次院中不再是空无一物,而是诡异的出现了一个老妇人! 她佝偻着身子站在影壁墙前,身穿一套黑色的中式夹袄,异常宽大的裤脚直落于地,仿佛一棵生长于土地上的干枯老树。满头银亮的白发在头顶扎成了一个圆形发髻,样式十分古老。那布满深深皱纹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只是木然的直盯着我们。
阴沉的天色,深灰的影壁墙,黑衣银发的怪异老妇,种种灰暗的色调组成了一幅好似老照片一般的画面,看起来压抑而冰冷。 可奇怪的是,我却在这样的画面里,感受到了一丝莫名的熟悉感! 我咽了咽口水,慢慢地回过了头,看向堂屋墙上挂着的黑白照片…… 冷汗,霎时布满了额头! 是她!!! “我草!好重的阴煞!”燕道杰惊吼一声。一把拽下胸前的“金犼令”,抬手就向那老妇指去。 “嗯?” 一声略带惊讶的疑问声猝然出现在了耳边。与此同时,那黑衣老妇的身体突然左右摇摆了起来,幅度虽然不大,可频率却是不低,极像刚才在铜锣上抖动的“鬃人儿”! 她轻哼一声,速度极快地向我们滑了过来,可那双并拢在一起的腿却是纹丝未动! “三哥!那东西过来啦!!”我迅速将短刀提到了胸口,紧张地说道:“你那颗‘大门牙’怎么没用啊?我就觉着它不太靠谱!!” “不能啊!这……” 燕道杰的话才刚出口,就被那老妇犹如枯枝一般的手爪打断了!她一把扣住了燕道杰拿着“金犼令”的手,也不知道是用了什么手法,只是简单的抖动了几下,竟然就将他手中的“金犼令”夺了过去! 我心中大惊,提刀就向老妇捅去! “你是燕家什么人?” 老妇突然问出的话语,让我的进攻僵在了半途。而正要抬脚猛踹的燕道杰也被这话问的一愣,下意识收住了腿脚。 “你聋啊!问你话呐!‘燕九’教出来的人怎么越来越不懂事儿了!”老妇皱了皱眉,尖声斥道。 “哎?您认识我爷爷?”燕道杰愣愣地回了一句。 老妇闻言抿了抿嘴,上上下下地打量了他一番,开口道:“你这小猴崽子都长这么大啦?!你干嘛来啦?” “啊……我们来找‘程鸣先生’,有事儿想拜托他!您知道他在哪儿吗?” “哦!有什么事儿进屋说吧!”老妇说着就推开了屋门,抬腿走了进去。 我探头看了看堂屋墙上挂着的黑白照片,随后又仔细瞧了瞧照片下面坐着的黑衣老妇,满含疑惑的问道:“三哥!这……到底是人是鬼?!” ——————————————————————————————— 注:鬃人儿,北京的一种民俗玩偶,大约起于清末。此玩偶由胶泥做头和底座,用秫秸杆做身架,外套彩色绸衣,用少许棉花填充成型,多为京剧人物扮相。鬃人儿的底座粘有一圈猪鬃,玩耍时需将其置于铜盘中,轻轻敲打铜盘,盘中的人物便会靠猪鬃的弹力轻轻舞动。配上锣点和唱词,活灵活现的鬃人儿就像在表演一出京剧,因此也被称为“盘中戏”。赵珩先生曾在《旧时风物》一书中介绍过此物,图文并茂,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找来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