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 历史小说 - 生于1871在线阅读 - 第一零三章 载湉的决心

第一零三章 载湉的决心

    “怎么了?有什么话不好说,这么偷偷摸摸的?”

    刘少卿的表情被载湉看在眼里,便随口问道。

    刘少卿嬉皮笑脸的一乐,随后用一种似乎是玩笑的口吻问道:“皇上,真的,打算放手?”

    载湉瞥了他一眼,“怎么?你想说什么?这件事你全程都有参与,好几年的准备了,你又不是不知道,这时候还来问这个?”

    刘少卿笑了笑,“臣自然知道皇上为此准备了好几年,但准备是一方面,真的要放开,这个……皇上真的舍得?”

    载湉叹了口气:“有什么舍不得的?”

    顿了顿之后,载湉缓缓说道:“你跟在朕身边二十几年了,咱们之间既是君臣,又是亲眷,还可能有着一些朋友、兄弟的情谊在。这二十几年里,朕从没有什么事情是瞒着你的,朕的心思,你应该最清楚——朕早就不想当这个家了!”

    要说刘少卿和载湉之间的感觉,真的有点儿奇妙。就像是男女之间的‘一见钟情’似得。当载湉第一眼见到刘少卿时,就有一种极为亲切的感觉,就不由自主的产生了对他的信任和亲近。而刘少卿也是如此,不但对载湉绝对的忠心,甚至能真正体会到皇上的所思、所想。要不是两个人确确实实是不同爹妈,还真有一点儿孪生兄弟的意思。

    所以,载湉提到‘朕早就不想当这个家了’的时候,刘少卿一点儿也不意外。

    “朕出生在王府,从记事的时候,阿玛和额娘就对我万般宠爱,那几年,可以说是朕最开心的时候。可惜美景不长在,朕才五岁,就被送进宫中,稀里糊涂的当了这个皇上。头两年,朕还是以为不过是一个大一点儿的王府,可以照样稀里糊涂的做一个闲散王爷世子,然后混吃等死的过着舒心的执绔生活。但后来却发现完全不是这么回事!”

    载湉的脸色变得有一些阴沉。

    “你知道宫里的勾心斗角有多么的恐怖么?你永远也体会不到,一个不满十岁的孩子,是怎么在那样的环境下生活过来的。仅仅是为了不至于死的不明不白,朕就不得不委曲求全,挣扎求生!自那时起,朕就后悔当这个皇帝了!”

    载湉深深的叹了口气:“可是那时候,就由不得自己了。如果不能做下去,就真的只有死路一条。后来虽然亲了政,但朕的日子还是不好过。那时候你已经来了京城,应该清楚。朕一天天的担心,生怕那一天英国人、法国人或者俄国人、日本人就会打到北京,像对咸丰帝一样,把朕逼死。所以朕在心里不停地督促自己,要强国,要强军,要发展科技,要发展工业。所以朕兢兢业业的努力了十年,把朕的阿玛的命都努进去了,这才迎来了大清百年来第一次对外敌的胜利,一举打败了小日本。”

    皇上说到这儿,脸上才有了点儿笑容:“这里面你自然是功不可没。话说回来你小子练兵打仗还真是挺有一手的,还真是虎父无犬子啊。”

    刘少卿赶紧道:“多谢皇上夸奖。”

    “行了行了,朕这些年也没少夸你,估计你的脸皮比北京城的城墙都厚了。”

    刘少卿嘿嘿一笑,没接下茬儿。

    “自那以后,咱们就抱上了英国人的大腿。这可是全世界最粗的一根大腿啊。有了这条大腿,咱们的工业开始飞速发展,俄国人和法国人也不再来招惹咱们了,大清终于重现了中兴盛世,朕也算是放下了心中的担子。也是因为有英国人的撑腰,咱们在1898年那一次对德国人硬气了一把,算是挣回了不少的面子,也得到了不少的实惠。也是因为那一年,朕有些漂漂然了。”

    载湉又叹了口气:“朕好不容易过了几年安稳日子,以为可以从此高枕无忧了。没想到一次看似雄才大略的军事行动,惹来了俄国人!你应该知道,那一次,朕真的是害怕了。”

    “俄国人和日本人可不一样,他们的战争实力可以说是日本的十倍甚至百倍。不要说我们,就是德国人、法国人,只要是和俄国在陆地上接壤的国家,有哪一个敢说一定能打得赢?好吧,我们打赢了第一仗,可是俄国人会善罢甘休么?哪里想到,原本抱着的大腿,这一次在关键时刻把朕给甩了!他大爷的!敢放老子鸽子……”

    嗯?

    皇上爆粗口……

    载湉深吸一口气,平复了一下情绪,这才道:“幸好有你,咱们大清抵抗住了俄国的军事反扑,但那个时候,朕就已经决定,朕不想再当这个家了!”

    “朕马上就四十周岁了,当皇帝也三十五年了,亲政也快三十年了。这些年来,朕真正轻轻松松高高兴兴的生活的日子,加在一起恐怕连五年都没有。整天的呕心沥血、提心吊胆,这样的日子朕真的过够了。朕只想趁着自己的身体还健康,还能玩儿的动,好好的享几年福。天下的事,就让天下人去管!”

    载湉说了一堆,随后看了看刘少卿,“怎么,难道这种日子你还没过够?朕至少不用上战场,你小子可是提着脑袋在战场上硬扛下的。”

    刘少卿苦笑一声:“皇上就不要取笑臣了。皇上还不知道,臣本一山野村夫,要不是法国人……”

    “得得得,”载湉摆摆手,“你少在朕这儿装可怜,还山野村夫,你爹那时候就是一土皇上好么!朕懒得跟你废话。总之明年立宪了之后,这治国的权利就在国会政府了,到时候朕可是打算踏遍这祖国的大好河山的,你就说你到时候去不去吧!”

    刘少卿一摇脑袋:“不去……不好吧?”

    因为英、法两国的压力,同时也因为清政府内部的一些反对声音,德国方面有意识的加快了军贸合作的谈判进程。三月底,陆军的合作订单首先确定。

    订单中最大的一笔采购是装甲车辆的合同,超出了刘少卿的预期,达到了800万辆。其中德军主要采购了二型和三型,而奥匈帝国军队则采购了一型和二型。这主要是两个国家面对的战争对手不同。德国主要是和英、法打攻坚战,而奥匈帝国则是主要对付俄国,顺便打打小朋友。

    能达成这么大的一笔交易,刘少卿的忽悠功不可没。

    “假如你们要进攻法国,最可能的情况是两线进攻,即从法国北部的比利时边界和东部的德法边界发动进攻。根据我们在对俄战争中装甲车辆的使用情况看,在一次主要战役中至少需要两百辆以上的装甲战车才能在战争中形成突破优势,否则效果不大。从这方面说,就需要大约400辆,考虑到车辆的毁损情况,怎么也得有两百辆的备份吧,那就是600辆了。当然,贵国未来自己也能生产,但是那需要时间——保守估计也得两三年吧?可谁能保证战争不会在两年内爆发呢?”

    德、奥代表团想了想,确实是这么个理儿,于是一咬牙,下了血本儿。

    这些装甲车中,可能还有一部分会分给奥斯曼帝国,毕竟现在奥斯曼帝国虽然还没有签约,但已经明显和德国人穿一条裤子了。

    但是吴法宪之前所分析的德国人会采购的弹药一项,却未能如愿以偿。至于于吴法宪同样寄予厚望的轻武器项目,德国人也没有表现出兴趣。

    毕竟,以德国的工业和科技实力,造出不弱于中国军队的半自动步枪、轻机枪和迫击炮,那不过是分分钟的事情。而且这东西的需求量不像弹药那么大,也不像装甲车那么有技术含量,所以时间上并不紧张,德国人没必要在这方面花钱。

    德国人不想买轻武器也就算了,但是他们竟然没有采购炮弹,让刘少卿分外的鄙视。

    刘少卿觉得德国人对于自己的弹药储备过于乐观了。他们认为即使战争爆发——好吧,战争一定会爆发——也不会持续太久,最多一年,他们就能荡平欧洲。尤其是跟近卫军学习了新的战术之后,他们就更有信心了。

    但刘少卿始终在强调,战术是死的,人是活的。你今天用了这一种战术,焉知明天敌人不会有更好的战术来克制你?况且中俄战争和将要爆发的欧战截然不同。中国最多是防守反击占领一点儿俄国的土地罢了,而你德国是想要灭人家的国啊,那反抗的力度能一样么。

    “在伊尔库茨克战役中,我们每天的炮弹损耗大概在5万发左右,这是因为伊尔库茨克战役的时间拉的比较长。到了阿拉木图战役,一天损耗的炮弹就在十万发以上了。要知道阿拉木图战役才多大规模。将来欧洲的战争,随便一场大战役不得是十倍以上的规模?你们现在买,一发炮弹不过两百马克,要是战争一打起来,你们知道的,英国人肯定会封锁运输补给,到时候就是有钱也买不到了。”

    回头刘少卿又补充了一句:“能买到也不是这个价了!”

    但是任刘少卿磨破了嘴皮子,德国佬就是不为所动——也可能是坚信自己用不了那么多炮弹或者认为自己的产能足够,又或者是兜里没钱了。总之是没买。

    炮弹没卖,毒气弹德国人却没少买。我们的德国同行在实际演练中认识到,这种武器在进行要塞攻坚中或者是堑壕阵地攻坚战中,绝对是杀人越货的必备神器。自然不会放过。

    另外德、奥代表团还购买了500架飞机,包括三百架‘游隼’和两百架‘猛禽’。至于航弹,还是一样,他们打算自己造。

    陆军的武器虽然量多,但毕竟单价便宜,哪里比得上海军过瘾。

    在陆军采购合同签署完毕半个月后,海军的合同也敲定了。

    海军拖得时间这么长,一方面是对战列舰的采购双方始终在协商,另一方面也是在等待最新两艘‘大帝’级战列舰‘汉宣帝刘询’号和‘光武帝刘秀’号的海试成果。

    ‘汉宣帝刘询’号就是前去为代表团护航的战列舰,‘刘秀’号是它的姐妹舰。这两艘舰都属于‘大帝’级战列舰的第三批。虽然李鼎新将这艘船说得这儿好那儿好的,但毕竟这两艘船是刚刚服役,到底好不好,要反复的实验了过后才能知道。

    好在‘刘询’和‘刘秀’不负众望,海试的结果无论是动力系统还是瞄准、火控系统,都表现不俗。九门火炮的射击散射几乎和八门炮相差无几,但火力却无疑猛烈了许多。

    德、奥代表团最终敲定了两艘战列舰和三艘战列巡洋舰的合同。五艘战舰分别是战列舰‘光武帝刘秀’号、‘汉宣帝刘询’号和战列巡洋舰‘萧何’号、‘韩信’号、‘霍光’号。

    两艘战列舰都属于同一级,且同一批次的战舰,原本大清希望能够销售出一艘较老的型号,如最早的42倍径10门火炮的‘始皇帝’号或者上一批采用45倍径火炮的‘汉武帝’号,但是德国人比较坚持——用就用最新、最好的——而奥匈帝国则因为绕不过去的议会,最终没能购买战列舰。

    在地中海实际上目前还的确没有来自战列舰的威胁——英国人的战列舰都配属大舰队,以压制德国,法国人和意大利人的战列舰还没造出来。所以奥匈帝国的议会认为既然各个国家都还没有装备战列舰,而自己国家的船台上就已经有开工一艘,那么就没必要急赤白脸的上别人那儿采购了。

    因此奥匈帝国仅仅购买了一艘战巡,就这,还是在德国的压力下做出的妥协。

    奥斯曼帝国也仅仅采购了一艘战巡。

    奥斯曼帝国和奥匈帝国一样,目前还没有遇到战列舰的威胁,而且土耳其人目前也不像上诉两国那么有钱,这么贵的战舰,自然是够用就行。

    另外奥斯曼帝国还买了两艘驱逐舰,这样三艘战舰的航速都在25节以上,可以组成一支快速舰队,也足够他们驰骋爱琴海或者黑海了。

    至于意大利人,他们只钟情于自建。

    对于大清来说,虽然想要出售的战舰并没有卖出去,而最新服役的两艘战舰又都成了别人的囊中物,但一方面出售两艘新的战舰可以多挣几十万英镑,另一方面,最晚在8月,还有两艘完全不弱于‘刘询’和‘刘秀’号的战列舰就会服役了。

    战争就算是来得再快,小半年的时间总是等得起的,所以也无所谓了。

    同时,借着将自己最好的两艘战列舰出售给德国人,还能获取一丝对方的好感,也许能为下一步的外交cao作做些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