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 历史小说 - 晚唐逆流在线阅读 - 第334章 洪洞之战

第334章 洪洞之战

    龙纪元年七月初,三万余唐军从晋州出发,浩浩荡荡向北挺进。大军分成两路,夹着汾河两岸齐头并进,似乎根本不怕沿途遇上河东军的阻击,显得底气十足。或者说,唐军根本就是摆出了一副要寻河东军主力决战的气势。

    两路军马,西岸由主帅张寻亲自领军,约有两万人。负责攻击赵城的契必鸿、齐轩等军也与张寻同行。东岸则是高慈和裴仲分别统领的两支人马,共有一万五千人。

    唐军并没有倾巢而出。张寻将六千神策军留在了临汾,负责保护后方大本营。他也没让宰相张浚随行,只让张浚坐镇后方“运筹帷幄”。张浚倒也识时务,并没有坚持随军。

    出征前,张寻明令各军,在行军过程中应当步步为营,以稳为主,不需要追求行军速度。所以唐军日行二十里便扎营休息。军与军、营与营之间前后相望,距离很近。虽然行军速度很慢,却也不给河东军任何偷袭的机会。虽然一路上经常能够遇到前来探查的河东哨骑。但河东军见唐军如此谨慎,也只能是远远的监视,不敢贸然发起攻击。

    经过两日行军,东岸的唐军前部已经抵近洪洞。西岸的唐军却没做停留,继续向北进军。

    洪洞县城不仅西面紧邻汾河,县南也有一条小河,名曰涧河。所以洪洞其实是在汾河和涧河两河交汇之处。这是典型的易守难攻之地。

    高慈领军到了涧河南岸,并没有急着渡河。而是沿着河岸一字排开扎下了营寨。一连几日唐军都在增修防御工事,似乎并不着急进攻。

    洪洞有三千河东军守卫,主将是河东老将薛志勤。老将今年已经五十有三,原本是李克用的老爹李国昌帐中的亲信。当初,就是他与康君立共同谋划,支持李克用在云州起兵。堪称河东军的定策国老,在军中具有极高的威望。李克用之所以派薛志勤到最前线,就是看中老将的威望和经验,希望他能稳固防守,先立足于不败,为反击争取时间。

    薛志勤也领会到了李克用的用意。所以虽然洪洞的河东军是清一色的骑兵,长于野战。他却并不主动出击,只是固守,等着官军来攻。

    在薛志勤看来,官军虽然势大,但只是各路藩镇军的拼凑,未必肯出死力。只要自己死守洪洞,官军一时半刻打不下来,很可能就要泄气。到时候乘势反击,就能取胜。

    然而,当薛志勤隔着河岸,看到对面连绵不绝的军营时,还是倒吸了一口凉气。

    竟然全都是忠义军的旗号!人数实在是有些多啊!老将心中暗想,如果数万官军同时渡河,自己手中这点人马,根本就不够看啊!他隐隐对战局开始有些担忧。

    他的副将李承嗣见到对岸的情况,也不淡定了。不过他却不是害怕了,而是对薛志勤的防守策略产生了异议。

    “薛老,官军如果一时齐渡,洪洞实难防守。依末将看,咱们与其坐等着敌人打过来,还不如主动出击,先打他几场胜仗,消灭几支官军,给他们点颜色看看!说不定到时候别的藩镇军就怕了,就会不战而退。”

    李承嗣的想法并非异想天开。而是出于对藩镇军心理的准确把握。

    在历史上,张浚集结了宣武、镇国、静难、凤翔、保大、定难诸军五万进逼阴地关,却只有韩建的镇国军主动出击,派了三百人去劫营,结果反被河东军杀败。然而就是这一场并不算太大的失利,却让各路藩镇军胆寒。史载“静难、凤翔之兵不战而走,禁军自溃。”

    三百人的失利,就能将五万人吓得“不战而走”?也许并非是河东军太过让人胆寒。真相也许是,藩镇军早就在等着一个撤兵的借口了。有理由相信,当时那些藩镇军根本就是敷衍张浚,打一开始就没想出死力。不过是天子征召,不得不从而已。所以韩建一败,他们就有了借口,一哄而散了。

    时空转换到这个位面,李承嗣仍然相信官军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肯定没有几个肯为朝廷出死力,打硬仗的人。所以他建议主动出击,先挑一支藩镇军开刀,以杀鸡儆猴。

    但是薛志勤没有同意。他比李承嗣掌握更多的情报,因而看得更透。

    “你可知对岸是哪几支军队?”薛志勤问。

    “那面白虎旗,可是忠义军的旗号?”李承嗣叫不太准。“别的旗号属下认不得,想是也有一些神策军和河西的兵吧?”

    薛志勤摇了摇头:“全是忠义军。”

    “什么?”李承嗣有些吃惊。“看对岸足有万余人,竟然都是忠义军?张寻究竟从邓州带了多少人来?”

    薛志勤伸出了两根手指:“至少两万。”

    李承嗣瞪大了眼睛,一副难以置信的表情:“什么仇什么怨!若是朱温也就罢了,这个张寻究竟与咱河东有何冤仇?至于倾巢而出,只为李家打江山?他是疯的还是傻的?”

    薛志勤叹了口气:“这老夫就不知道了。老夫只知官军虽是由好几支藩镇军组成,却并非乌合之众。我们切不可轻敌。”

    裴仲抵达洪洞之后,就与高慈分道扬镳了。他领着五千静难军沿着涧河南岸,一路向东而去。

    薛志勤注意到了这支唐军的动静。他猜测,这支军队十有八九是要从涧河上游渡河,意图绕到洪洞防守薄弱的东侧进行攻击。他不得不派出哨骑,紧密监视静难军的动静。

    然而接连派出去几支哨骑,却没有一个回来报信的。那支军队就这样消失在了薛志勤的视野之外。不知道此时已到何处,更不知其目标是哪里。薛志勤开始寝食难安。

    虽然涧河对岸的忠义军依然没有渡河,薛志勤还是决定向赵城的友军求援。他希望史敬思能派些兵马过来,帮他稳固东面的防守。

    然而史敬思却很快回信,拒绝了他。

    史敬思的理由是,赵城的西侧,汾河西岸,也出现了一支唐军,人数竟然多达两万。显然,那就是张寻亲自统领的主力部队。

    接到这个消息的薛志勤,已经开始有了退兵的心思。

    李克用让他和史敬思分兵驻守洪洞和赵城,就是为了让两地之间有个呼应。一地受到攻击,另一地可以立即援助。可如今,两地很有可能同时受到攻击。赵城位置距离阴地关更近,情况还稍好些,万一守不住,史敬思还能从容后撤。但洪洞的位置,就极为艰险了。一旦失守,就会面临被官军围歼的境地。

    唯一让薛志勤有些犹豫不决的,就是官军尚未表现出来足够的斗志。忠义军屯兵涧河南岸,已经整整四天了。四天里,忠义军没有表现出任何要渡河攻击的意思。这种让人难以捉摸的举动,让薛志勤理解为了是一种消极作战的表现。他不无侥幸的想,也许忠义军也没有想象中的那样肯为朝廷卖命。也许,他们也不过是出工不出力呢?如果我就这么主动撤了,岂不窝囊?

    这种犹豫和侥幸心理,让薛志勤错失了全身而退的最后机会。

    七月十日,高慈终于收到了张寻传来的指令。在这一天,涧河南岸和汾河西岸的忠义军同时开始渡河,同日向洪洞和赵城展开了攻击。

    这就是张寻的战术。他充分利用己方的人数优势,同时进攻两地的河东军,不给对方任何相互呼应和周旋的机会。

    高慈也选择了一种最不讲理的打法:全军齐渡。

    涧河河面本就不宽,只有五六十步。白虎军和饕餮都一万人沿着南岸一字排开,以营为单位,同时搭造二十座浮桥。每座浮桥之间相距仅有六十步。

    面对忠义军的大举进攻,薛志勤此时面临三个选择。一是主动出击,击敌半渡。二是不出击,放忠义军过来,然后死守洪洞县城。三就是立即后撤,放弃洪洞。他在第二个和第三个选择之间摇摆,最后却耐不住央求,同意让李承嗣主动出击。

    李承嗣的策略是不分兵把守北岸,而是集中兵力,利用骑兵的机动优势,对渡河的忠义军进行各个击破。他判断忠义军造桥的速度必定有先有后,谁先造好浮桥过来,他就先打谁。他估计,只要被他击破三到四个营,就能止住忠义军的攻势。

    然而,实际情况却出乎了李承嗣的预料。

    忠义军造桥的速度,竟然保持了惊人的一致。或者说大致只分为两档。其中西侧的十个营是一种速度,东侧的十个营是一种速度。西侧稍快一些,十座浮桥从一开始就齐头并进。东侧虽然稍慢一些,但也是齐头并进。

    面对这种让人匪夷所思的情况,李承嗣有些犹豫了。可以预见,如果他按照原计划出击,只攻一营。那么即便一开始能取胜,也会很快就落入敌军十个营的包围之中。这时如果不能迅速取胜,很快就会再有十个营的忠义军渡过河来。

    最终的结果,很可能是陷入重围,兵败身死。

    但李承嗣只是犹豫了一瞬。这一瞬过后,他就举起了长枪,向着忠义军渡河的方向冲了过去,在他的身后,是一千个如虎狼一般的沙陀铁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