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 历史小说 - 盛唐风月在线阅读 - 第四章 司马

第四章 司马

    嵩山本是道教圣地,武后年间因崇佛,封了嵩山为神岳,在山中各峰兴建寺庙,一时大有佛教盖过道教的势头。等到武后去帝号,以则天大圣皇后的身份下葬,那些佛寺却并没有受到株连,民间香火照旧鼎盛,可原本稍有些冷清的诸宫观却迎来了比从前更多的达官显贵。

    所有宫观之中,建于隋初,北临峻极峰,宫院数百间的嵩阳观,自然是最得天独厚的。想当初高宗亲祀嵩山之际,就曾经住过嵩阳观,一时嵩阳观名声大振,前后几代观主都是朝廷敕封,长安洛阳的达官显贵往来不绝,宫院年年整修,越发显得宏奇峻伟。

    这一日的嵩阳观中并没有多少香客,大雨过后,后观专为往来香客辟出的精舍也是冷冷清清。司马黑云由知客道人带着一路从大门进来,等到了自家主人居住的精舍外头,眼见得一个同伴迎了过来,两人简短交谈了几句,他就谢过了知客道人,随即脱下身上的蓑衣斗笠,跟着同伴一路到了中间那精舍的门口,待通报后便进了门去。

    居中的主位上,此刻正盘膝坐着一位身穿道袍,鬓发霜白,下颌飘着几缕长须的老者。乍一看那发色,老者仿佛有五六十的年纪,但细看其面庞,却是相貌清奇面色红润皱纹寥寥,一双眸子闪烁着湛然神光,仿佛又只四十许人。见司马黑云趋前行礼,他就含笑问道:“把人送到家了?”

    “是,主人翁。他们便住在峻极峰脚下的草屋中,距离嵩阳观不过是一刻钟的路途,只是雨中路不好走,所以来回耽误了些时间。”

    “那么大的雨天,这兄妹二人偏在嵩阳观前头盘桓,难道是起了龃龉拌嘴?”

    见老者面露戏谑之色,左下首坐着的一个年方四十许的清癯道士不禁轻咳一声,随即若有所思地问道:“既是京兆杜陵人,年纪幼小,又是兄妹二人,不可能隐居嵩山修道,缘何会住在峻极峰下的草屋中,莫非是在此结庐读书?”

    “主人翁,孙道长,他们是慕名而来嵩阳观求医的。今日那杜小郎君据说身患重疾,一度口不能言身不能动,所以其妹携青衣不远千里将其从京兆带到嵩山求医。但孙道长不在,观中就婉拒了他们。今日其妹又到观前跪地苦求,恰逢山雨仍不愿离去,岂料那杜小郎君竟奇迹般恢复了过来,故而让青衣带路到此,将杜小娘子接了回去,所以方才有此前相借雨具一事。”

    司马黑云这话一出,那座上两人顿时面色一变。主位的老者便似笑非笑地说道:“这样大的山雨,放任那小娘子在雨中呆着,回头不会有人说嵩阳观这是见死不救吧?杜姓即便不是五姓七望,但也是关中名门。他们姓杜,又说是京兆杜陵人氏,想必便是了。子方,你说呢?”

    座上这位德高望重名声赫赫的前辈虽则常常不甚正经,此前路上突然感染风寒病了一场的时候,却仍是豁达不忘玩笑,更不用说如今病势稍解了。此刻,那中年道人孙子方连忙说道:“先生所言正是子方所想,子方这就让黑云带路去探视诊治,眼下先回去整理医箱了。”

    等到孙子方告辞离去,司马黑云方才又上前了两步,恭恭敬敬又是一揖:“主人翁,某奉命护送那兄妹二人回去,岂料在杜小郎君对杜小娘子的言谈之中查知,杜小郎君此番能起死回生,是因其先君入梦。冥君感于其妹诚心,因而让其先君显灵,再续寿元。某观其容貌俊秀,谈吐清雅,虽只一婢,但待人接物不卑不亢,不因某乃驱使之人而有所轻慢,应不是信口开河之辈。”

    “那位杜小郎君的先君倒是一心惦记着儿子。有这样的先君福荫,杜小郎君还是个有福人啊。”

    老者乃是道门宗师,闻听这灵异之说,却是半点不奇怪,反而面露沉吟地轻轻捋着下颌那一丛胡须。

    司马黑云对于杜士仪的温文有礼很有好感,当下又说道:“要说这兄妹二人,meimei肯为兄长奔波千里到嵩山求医,兄长又肯为meimei不顾大病初愈来嵩阳观把人接回,这兄妹相依相助,怪不得会引来先人显灵。”

    老者闻言,点点头若有所思地轻轻捻动着下颌胡须,随即才笑吟吟地说道:“子方为人最是惜名,刚刚被我言辞一挤兑,恐怕这会儿已经去见宋观主了。他既是让你带路,你就好好跟着再去瞧瞧。我道家虽没有佛家那一套因果报应之说,但既然我做了好人,便索性好人做到底吧!”

    出了精舍的孙子方却是面露阴霾。此番他赶到天台山,使尽浑身解数,方才将这位和其师一样名动天下的宗师请到嵩阳观,一路上论道谈文,极其投契,再加上嵩阳观是其先师曾经住过的地方,他原本有很大的把握能把人留下。可谁知临到观门,竟然遇到了这样一桩事!更何况正如老者所说,那杜氏兄妹自陈京兆杜陵人氏,若真的出自樊川杜曲,嵩阳观此举传开,无疑是自损声名!他是不在,可观中会医术的道士又不止他一个!

    因而,他信手招来一个随侍的僮儿,随即沉声说道:“你去知会观主,我这会儿前去拜见!”

    “是。”

    片刻之后,孙子方便出现在了观主所居的飞星阁前。他随意对迎出来的两个道童微微一颔首,就径直跨过门槛进去,随即对居中坐着的年迈道士打了个稽首,这才在其左手边的一个蒲团上坐了下来。

    “道兄所托之事,今日原本眼看要大功告成了。可是,就因为今日雨中在嵩阳观前遇到一双兄妹,司马先生一时恻隐之心让从者护送了人回去,结果却问出了匪夷所思之事。他们是来这儿求医的,可观中人此前言辞推脱也就罢了,今日更是放任那meimei在雨中跪地苦求而不管不顾!若非那做兄长的突然自己痊愈,而不顾一切在雨中赶了过来接人回去,只怕今次说不定就要出人命了。道兄,嵩阳观有如今的名声来之不易,如此糟蹋怎对得起历代先人,更不用说还落在了司马先生的眼中!”

    那年迈道士便是如今敕封掌管嵩阳观的宋福真,听了孙子方这一番话,他一时眉头紧锁,当即令人去传召打理观务的徒儿道方。等到外头一个中年道士匆匆进门行礼,他少不得质问道:“今日山雨突至,那观前跪地恳求的小娘子是怎么一回事?”

    听到师傅问这个,那道方忍不住瞥了孙子方一眼,随即才嗫嚅答道:“师傅有所不知,那杜小娘子不是来观中参拜,而是来寻医问药的。孙先生之前不在观中,虽还有几位前辈及道兄医术不错,但那小娘子所言其兄的病情实在太过严重,纵使宫中杏林国手,也绝难医治口不能言身不能动的重症。所以……”

    宋福真顿时把脸一沉:“所以你便把人拒之于门外?”

    “不不不!”道方被宋福真的疾言厉色给斥得更加惶恐,慌忙解释道,“弟子也是为了观中声誉着想。现如今有一等病者,稍有闪失便责人是庸医。那杜小娘子软磨硬泡求医时,甚至还吐露说,她兄长从前少年才高,一场大病后却不但再不能做诗文,甚至如今还如同活死人似的。如此怪疾,若是贸贸然答应下来,回头人却出了问题,观中岂不是声名大损?弟子本让人辞以孙先生不在,可谁曾想那位小娘子竟执拗得很,今日干脆到观前跪求,弟子见那时候门外没有香客,一时糊涂才令人关了门……”

    此话尚未说完,宋福真也好,孙子方也罢,听到杜士仪的病由,全都为之一愣。紧跟着,孙子方却厉叱道:“荒谬,嵩阳观这嵩山第一观的名声来之不易,若是被外人瞧见广加散布,不说崇唐观这后起之秀正虎视眈眈,就是太一观等历史远比嵩阳观久远的,难道便会袖手旁观?京兆杜陵杜氏乃是名门,若观中真的尽心竭力,即便有万一,难道人家还会讹到观中来不成?”

    见恩师亦是恼火地瞪着自己,道方顿时大汗淋漓,一时无从辩解。也不知道过了多久,他方才听到上首传来了宋福真冷淡的声音:“我本一心修炼,所以才把上下观务交给你打理,如今看来,你着实不能胜任。下去吧,今后这观中俗务,交给你卫师弟去管。你去观前洒扫三年,先修得清净之心,再来好好修道!”

    倏忽之间便夺了弟子的权,把人罚去打杂,等到那中年道士垂头丧气告退而去,宋福真方才对孙子方欠了欠身道:“若非子方你正好回来,兴许此事我还会被蒙在鼓中。便请子方前去探望一下那对兄妹,这大雨之中走一趟,感染风寒却非小事。既然那儿有病人,不妨预备些药材及补益元气的东西,唔……本观在峻极峰上的崇山别院,宁静得很,不妨借给他们兄妹养病。如此一来赔情诚意十足,二来崇山别院是嵩阳观的地方,不虞有外人打扰。”

    “诊治的事情我也刚刚答应了司马先生。道兄所言,我也有数了。”

    这外人二字一语双关,孙子方自然省得。他点了点头,继而便站起身道:“那边厢司马先生的从者应该已经预备好了,我这就去走一趟。事不宜迟,道兄也不妨立时去见一见司马先生,今次的事情只要解说明白了,司马先生必会释怀。倒是他出天台山到中岳的消息,应该瞒不得太久。圣人素来崇道好玄,甚至有传言道是朝廷兴许会开道举,在崇玄署外再设崇玄学。要论经义道学,司马先生敢称第二,便无有人敢称第一!而且,因太上皇病重,圣人频频询问左右,当初则天皇后和太上皇召见的司马先生如今何在,一旦报信上去,必然会喜动天颜。否则,等到崇唐观得了信,事情就说不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