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 历史小说 - 抗战尖兵在线阅读 - 第八十六章汉家能用武 元戎号令严

第八十六章汉家能用武 元戎号令严

      1937年8月16日的军事会议对淞沪会战及抗日战争初期的中方战略起到了关键性的转折作用,彻底改变了淞沪会战和中国抗日战争的进程。

      在真实历史上,常凯申是对淞沪会战的指导犯下过严重错误的。

      他先是在前期把中国陆军兵力集中于华北,在淞沪仅仅留下薄弱的警备力量。根据8月7日召开的国防联席会议中何应钦部长及刘光副主任所报告的军事部署,这时国民政府是把军事重心放在华北方向。经常凯申核准,全国第一线约100个师,预备军80个师,“使用于河北者共约五十个师,正源源向沧州、保定、石家庄一带集中。”弹药储备亦在黄河以北囤积三分之二,而在江南仅囤积三分之一。当时已划分的4个战区之兵力分别为:“一、冀鲁等地-六十个师。二、晋绥察-十五个师至廿个师。三、上海、杭州、乍浦十个师。四、福建、广东等地--十五个师。”

      随后又在日本于上海挑衅后对淞沪会战的意义有着错误判断,耽误了会战的正确展开。

      淞沪战争爆发后几天,在常凯申、汪精卫、冯玉祥、龙云等人一次谈话时,汪问蒋道:“这次中日战争发生在北方,怎么上海也打起来了?如此岂不成了两个战场,我们的兵力够使用吗?”蒋答道:“在北方打仗,国际上是不大注意的;上海是一个国际市场,在上海打仗,就容易引起国际注意。”

      8月31日,常凯申对路透社记者谈话:“国际间对于现时中日两国不宣而战之战争,有干涉之必要”,并宣称“此种国际干涉,非完全为中国,实为谋国际整个之安全”。中国不仅在外交上有所动作,而且对九国公约国家布鲁塞尔会议寄予很大的希望。

      这才是常凯申开战上海的真正目的:在华北的战争远离美英列强的利益核心区,列强对于介入调停没有兴趣,最终只能同日本单独谈判。而同日本单独谈判给常凯申带来的,从来只有如《何梅协定》般的难堪。

      也正因为发动淞沪战役的目标是这些,常凯申最初批准的淞沪作战的计划是一个规模不大的战役计划,并非开始就设计成了百万人规模的大会战。

      “八一三”抗战爆发时,常凯申虽然批准京沪警备司令官张治中“先发制敌”的建议,下令对上海日本驻军进行围歼,但他并无一个在淞沪地区举行一场大战役的计划,也未组建一个足以适应指挥一场大战役的领率机关。他的策略可以说是走一步看一步,作战指导方针具有相当的不确定性。

      8月11常凯申下令张治中部向上海围攻线开进,准备发起淞沪之战。这时,由最高统帅部命令规定:由张治中指挥直接参加上海围攻作战的部队,只有第八十七、八十八两个师和两个多炮兵团;另外在龙华、虹桥、吴淞以及南翔、浏河、浒浦等地担任警戒的也只有一个师、两个旅和上海警察总队与保安总团。张治中就是使用两个师和两个多炮兵团发起上海围攻战的,这可以说是淞沪战役的起始阶段的规模。

      淞沪战役开始时的作战企图和目标,也不若以后那样广大,而是以围歼上海市区(虹口和杨树浦)之敌,守备海岸,阻敌登陆为作战目标。这样的战役企图,在当时看来是适当的。张发奎曾指出的:“战争初期,我军以巩固首都及保有经济策源地上海之目的,迅速围歼上海市区之敌,并打破其沿海登陆之企图,允属至当。”

      也就是说,这仅仅是牵制为目的的一场次要方面的小规模战役。

      但,就是这样一个“打给列强看”的目标,也没能完成。

      上海战事最初因中国军队兵力上占据优势,一度进展顺利。尽管常凯申对日本政府17日宣布放弃此前所定对七七事变“不扩大方针”,进而对张治中不能迅速围歼数千日军,夺取实地颇为不满,但当得知英、美、法三国政府已提出将上海作为中立区,中日双方军队撤出上海的建议后,仍不免深感庆幸。他当即命令张治中暂停进攻。他乐观地估计:“敌或有退却可能”,并认定“倭军恐慌万分,其国内陆海军意见纷歧,政府内部不能一致,已陷于进退维谷之势”。考虑“英国提议调解,可运用之,使俊得转圈离沪,以恢复我经济策源地乎?”

      常凯申在上海开战,试图引发列强调停的计划似乎就要实现了。

      但日本人并不配合,随着日军一步步向上海增兵,常凯申不得不逐步提升了淞沪战役的地位,一步步扩大其规模,战略企图也日趋明晰和扩展。8月18日前后,南京统帅部获悉日本陆军二至三个师团增援上海。18日常凯申任命陈诚为第三战区前敌总指援,并决定正在浦口至苏州间待命的第十八军进入淞沪战场。20日、常凯申接受陈诚的扩大沪战以牵制华北日军进攻的建议,并于同日颁发《第三战区作战计划》,正式提出淞沪战役“以扫荡上海敌军根据地,并粉碎在沿江沿海登陆取包围行动之敌,以达成巩固首都及经济策源地,为作战指导之基本原则”。8月21日,常凯申任命陈诚兼第十五集团军总司令。此前,张治中统率的京沪警备军改编为第九集团军,继续担任围攻上海市区之敌;张发奎统率的苏浙边区部队改编为第八集团军,守备杭州湾北岸,并扫荡浦东之敌。8月23日,日军第十一师团和第三师团开始在川沙口和吴淞登陆,陈诚指挥第十五集团军担任攻击登陆之敌。至此,战局已从虹口、杨树浦扩大到吴淞、宝山、罗店一带,遂真正演变为“淞沪”战役。8月25日,常凯申调任顾祝同为第三战区副司令长官,秉承蒋的旨意统一指挥淞沪战役。这时,中国参战部队已扩展到三个集团军以及空军和炮兵的主力,一场大战役的局面已初步出现。

      同时8月21日晚,常凯申得到消息,日本政府已经拒绝英国调停。这一消息传来,又让蒋极为沮丧,“优心倍增”,他不得不马上找到苏联驻华大使,通知对方中方决定在签订互不侵犯条约问题上做出让步,同意立即签约,以换取苏联对华提供军事援助物资。

      这也意味着常凯申试图依靠列强调停的计划范围画饼,面对亲手揭开的上海战幕,常凯申不得不硬着头皮奉陪越来越多的日军,将更多兵力投入到淞沪会战中去。

      日本参谋本部鉴于在8月下旬至9月间调派了陆军两个师团又一个支队进入淞沪战场,但攻势进展不大,战局呈现胶着状态,于是决定再次调派三个师团、一个旅团和空军一个团前来参战。这些部队在9月中旬起分批在上海登陆。至9月20日前后,日军除在上海附近的海军部队外,在长江和黄浦江沿岸集结有陆军五个师团,另十五个大队,共约12万人,拥有战车两百余辆、飞机两百余架、火炮三百余门。

      随着日军再次增兵,南京政府也不得不相应增兵。9月21日,南京统帅部改组第三战区领导机关,由常凯申自兼战区司令长官,顾祝同和陈诚分别继任副司令长官和前敌总指挥。参战部队组成右翼集团、中央集团、左翼集团三个方面的作战军,左翼集团辖第十五集团军和第十九集团军,中央集团辖第九集团军和第十八、第六十一师等,右翼集团辖第八集团军和第十集团军,总兵力约为五十余个师和五个炮兵团。

      到10月间,淞沪战役真正演变成为全国的主战场和作战重心,。至10月上旬,日军的兵力已增加到近20万人。中国方面,常凯申在10月间又继续增调第二十一集团军、第十一军团、第二十三集团军、第二十五军团等部队。至10月底、11月初,中方在淞沪战场的兵力增加到七十三个师上下。淞沪会战终于由一个几万人围攻几千人的小战役,经双方不断“添油”发展成一场交战双方兵力过百万规模的巨大会战。

      由于淞沪会战从一开始就在军事因素之外的因素上考虑过多,导致淞沪会战打成了一场更关乎颜面的政治仗。

      1937年8月下旬,日本第一批增援部队陆续抵沪,并于23、24日大举在浏河、川沙口、张华洪等处登陆,上海战场的形势迅速开始发生逆转。检阅战报时,常凯申常常怒火中烧,对负责第三战区的陈诚和第九集团军的张治中,颇多斥责和痛骂。其忽而痛斥“张治中指挥无能”,忽而指责何应钦用人不当,忽而大骂空军主将“愚劣怯懦”,且常常发起脾气来“责骂(下属)不留余地”。

      妥协既不可能,军事上又无胜算,常凯申这时自然更加看重外交干预的可能性了。虽然各国无意介入中日战争,蒋还是在暗中设想派宋美龄赴苏,派胡适赴美,派蒋百里赴德、意,采取主动,或可促进各国政府出面干预。只是,人尚未如期派出,中国军队在上海的阵地已数处被日军突破,弄得蒋一日数惊,逞逸不能终日。其虽一再为自己打气称:“上海之得失,不关最后之成败”但他已经不能不开始考虑张发奎等将领的提议了。此前,张发奎主张,沪战应采取持久消耗的战略,而蒋则力主:“国军如能在上海多保卫一二个月,将可引起国际方面的干涉和支援,因而应不惜牺牲,尽力固守上海。”这时,常凯申也开始在暗自反思:“我今集中兵力在上海决战乎?抑纵深配备以为长期抵抗乎?”

      9月23日,上海罗店守军在日军反复进攻下发生溃退,常凯申终于决心部署撤退了。虽然他注意到部队仍有一定战斗力,相信“沪战尚可相持”,但他已经意识到继续坚持上海抗战并不能造成国际干预和日本让步的局面了。也就是这个时候,常凯申终于明白,经过一连串的误判,他的计划只能失败了。

      9月27日,常凯申开始研究如何转换战略方向的问题:是“引其在南方战场为主战场”呢,还是集中主力“击其一点”好呢?或是利用平型关战役的胜利,督促山西方面主动出击,使敌被迫分兵好呢?抑或现在就采取“持久”战略好呢??思来想去,蒋并未能提出十分明确的军事战略。当然,蒋始终不能忘怀他发动淞沪抗战的初衷,即以夷制夷。他因此反复考虑是否应将大战的战场从华北转向黄河以南地区,即我“外交重点在英俄,如何运用之?引敌深人黄河以南,使英俄着急,不得不参加远东战争,可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