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 历史小说 - 抗战尖兵在线阅读 - 第七十五章红旗半卷出辕门

第七十五章红旗半卷出辕门

      我在1937年16日清晨率领西北野战军淞沪前进指挥部赶到了南京,这是一个精干的指挥部,我亲自担任总指挥,这是抗日第一战,而且是空炮步坦联合作战,并且涉及到与第九集团军、第十八军等黄埔系中央军的配合问题,我没法儿放手给别人指挥,更重要的是,第三战区名义上的总司令这时候是冯玉祥,但是常凯申才是实际指挥人,这位老兄一向爱越级指挥,我怕换个别人就被他瞎使唤了,历史上老常在淞沪会战中填进去几十个师,有的师几个小时就全部伤亡掉了,淞沪会战空前惨烈,冯玉祥后来回忆说:“我们的部队,每天一个师又一个师投入战场,有的不到3个小时就死了一半,有的支援5个小时死了三分之二,这个战场就像大熔炉一般,填进去就熔化了!”我的兵一个萝卜一个坑,老常的败家习惯我可受不了。

      另外,我还得跟他算账呢,这战争打的就是钱,比如此次淞沪会战,西野东进纵队由一个步兵师(加强到2个山炮营)、三个*炮团、一个工兵团、两个坦克连、还有一个汽车运输大队。光150毫米*炮弹一项,就准备了21600发,折合市场价格216万美元(罗斯福新政后的美元),山炮弹准备了28800发,折合市场价格864000美元,而最便宜不起眼儿的步机枪子弹,准备了200万发,这也价值5万美元。至于陆军航空兵的战费更是天价了,不说西北鹰战机一架购买价格四万五千美元,如果发生战损损失奇重,就说航空汽油、飞机零配件、弹药等的费用,也是天价。

      西北野战军目前的作战区域都是在西北境外作战,所有费用中央义不容辞地要负担,这个战前常凯申、何应钦、孔祥熙等都是同意的,具体的由西北军政长官署有关部门与军政部、财政部等协商。为了这个,从八月初就有来自西北的一个工作组在南京跟各部扯皮,这就牵扯很多细节,比如西野不能要求特殊待遇,这意味着伙食、服装上面的标准和各地部队是平齐的,众所周知,西野是吃得好穿得好的,那么比标准多余出来的花费,就得西北军政长官署自己想办法了,得做出预算,交给西北国民参政会审批。

      这是很cao蛋的一件事儿,因为按照常凯申的军政部那套,根本无法培养合格的部队。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一个二旅六团制的乙种师一个月经费规定23万6000大洋。这里面主要是薪饷和服装,另外含有办公、擦洗、马蹄铁、医药、柴炭等。九一八以后,所有人发国难薪,这点儿费用被克扣到20万大洋。如果你是杂牌师,对不起,你得实行包干制,也就是一个月十万大洋。为什么说这笔钱根本无法培养可战之兵呢?别的不赘述了,就说说训练费用吧。一个步兵最基本的训练是射击,西野一个步兵师配备步枪4657支,日军《步兵cao典》规定:新兵入伍以后每月用于实弹射击训练的子弹,步枪不得低于150发,机枪不得低于300发,每年用于训练的步兵子弹则为1800发。西野也一样,这样仅仅是步枪手每年就要打掉约840万发子弹进行训练,仅此一项就是21800现大洋!至于机枪手、*手的实弹射击训练费用,就不一一计算了。最恐怖的是炮兵,一发150毫米*炮弹如果是德国进口货,要70美元,酒泉产的也不会低于50美元。

      因此,常凯申军政部那点儿经费根本只能给部队吃饭穿衣发薪水,根本不可能作严格的军事训练。更何况,他的部队里吃空额是公开的秘密,三流部队60%都是空额,即使是中央军嫡系,也有二成的水分。这样的师,由于装备人员不齐、训练极差,在抗战中无法对抗日军一个大队。

      西野的步兵师从来都是全训的,对堑壕坑道战、山地作战、城市攻坚战、野战攻坚、村落攻坚还有专门的训练场地和安排,这次淞沪会战拉动136师的一个原因,就是该师在1937年度的城市攻坚训练中成绩突出,它刚在六月份去武威的模拟城市作战场地完成了这个科目,而这个模拟作战场地就是用上海虹口为模拟对象的。西野的兵一个个真是用金子堆起来的,好在西北建立了大工业基础,通过石油石化、采矿等拳头产业,取得了大量收益,否则真无法支撑这样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军队。

      与中央的战费谈判,在淞沪炮火的催化下,终于有了进展,基本是:每个步兵师13万法币的经费由中央负担,西野如果有超过的需要,自行向西北军政长官署寻求补贴,武器弹药的补充由西野每月上报,中央照价支付。等因奉此。

      我的前进指挥部有一个精干的班子,参谋长是李兴中中将,副参谋长是屈经文少将,从伏龙芝军事学院毕业的他已经重新穿起军装,作战参谋就是西北野战军司令部的一处处长阎尚奎上校(1904出生,陕西佳县人,黄埔一期)。这三位参谋人员都精通俄语。我有两个优秀的顾问:巴格拉米扬和列昂尼德亚历山德罗维奇戈沃罗夫。(1897-1955),这位大仙在真实历史上是1944年元帅,具有出类拔萃的最强的组织能力,是公认的运用炮兵的大师,成功的组织了坚守列宁格勒及打破德军对该城的包围和封锁,擅长从对方最强点寻找破绽,他的能力在2002年俄罗斯军事学院的评定中在20个战略性领导人,位居野战三驾马车朱可夫、科涅夫、罗科索夫斯基和华西列夫斯基、马利诺夫斯基之后排第6,而高于其他人。战后出任防空军司令直至逝世。

      列亚戈沃罗夫元帅、胜利勋章获得者。1897年2月10日生于布特尔基村。1916年在彼得格勒工业学院学习时应征入伍。1917年毕业于康斯坦丁炮兵学校,后到托木斯克炮兵部队服役。1918年退役,同年被征入高尔察克军队。1919年率部分士兵起义。1920年参加苏俄红军。国内战争结束后,1933年毕业于伏龙芝军事学院.历任炮兵营营长、团长。

      这货绝对是个用炮的高手。他小时候的理想是成为一个造船工程师,因此1916年入彼得格勒工业学院学习,但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俄国兵员不足,连在校的学生都征兵,他于1916年12月应征入伍,入康斯坦丁炮兵学校学习,在6个月中他就成为一个火炮构造的强烈爱好者。1917年毕业后,在托木斯克服役,任独立臼炮连的初级军官。1918年3月从旧军队复员后,在叶拉布加市(今属鞑靼苏维埃社会主义自治共和国)的一个合作社工作。1918年10月白卫军占领该城时,被征参加高尔察克军队。1919年10月他带领所属炮兵连的部分士兵到托木斯克,加入工人战斗队,参加反对白匪的起义。1920年1月苏军进入托木斯克,戈沃罗夫自愿参军。曾在东线和南线作战,他指挥的炮兵营在卡霍夫卡登陆场与弗兰格尔匪帮的英国坦克作战时,巧妙的布置障碍和使用炮兵抵进射击,摧毁了坦克。这次战斗初步显示了他的组织天才。因此获得一枚红旗勋章。国内战争结束后,在彼列科普第51师任职10年,他重建了被战火毁掉的营房,努力督促部下训练。先后任炮兵营长、团长。以后历任筑垒地域炮兵主任、步兵第14和第15军炮兵主任。毕业于炮兵进修班(1926)、高级速成班(1930)、伏龙芝军事学院(1933),还自学了德语,翻译外军文章。他把工作同学习结合起来,工作能力和进取心都很强。我这次把他带到淞沪来,就是打算让这位炮兵和突破筑垒地域的专家来对付据城而守的日本海军陆战队。南风行动的炮兵部分,就是他和李兴中共同劳动的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