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 历史小说 - 抗战尖兵在线阅读 - 第四十五章南风喃之七

第四十五章南风喃之七

      1937年8月13日跪坐在八字桥附近一座三层楼阁楼上的沙袋后面,虹口义勇队中队副安倍竟二郎觉得自己很倒霉。安倍今年三十六岁,算是二十世纪的同龄人,他是大阪人,在大正年间就被征入陆军第四师团服役,因为他身材魁梧(一米六九),陆军蛮看中他,把他一路培养成为曹长(上士),任职为中队副,算是日本陆军军士的最高境界了,可是安倍并不觉得军士生涯符合自己的价值观,因为他可是个地道的大阪人。

      在明治维新以前日本基本的社会结构是农民依附于拥有土地的诸侯(即大名),而诸侯服从于幕府将军(当时天皇是将军手中的傀儡)。这种长期不变的社会结构导致日本形成了上下级关系严格,富有服从精神的文化特点,也是二战中日本军队普遍狂热“效忠天皇”的心理基础。

      然而,大阪却有些不同,这个地方是著名的商业城市,居民多与商业有关,对诸侯的尊重十分有限。反之,围绕着苛捐杂税等问题,大阪人几百年如一日,不断和诸侯斗智斗勇、讨价还价,所谓忠诚,那就更谈不上了。

      安倍家就一直经营着草帽等手工草竹编织品的生意,他父亲就觉得当兵根本是浪费时间,安倍竟二郎本人也觉得挣钱比什么扯淡的效忠都重要,于是干了几年曹长后,申请了退役,继承家业后,又在几个合作伙伴的鼓动下,于三年前来到了上海,在中国采购廉价的草竹编织品,然后运到大阪去贩卖,中国人心灵手巧,平时就用草和竹子编成各种生活用品,除了自用外,还拿到集市上贩卖赚外快。安倍把日本市场喜欢的设计图样拿到上海,让中国合作伙伴按图生产,三年来获利颇丰,安倍已经把老婆孩子们接来在虹口安了家,买了铺子,前店后家,日子过得正经不错。

      可是这一切在八月初都被打乱了,八月九日,日本海军从长江中游的汉口把所有日本侨民都撤到了上海,安倍也不得不把夫人和孩子们送上了回国的船。可是安倍用三年的盈利买的店铺在虹口,他舍不得自己的心血,就留下来照看,结果镇守上海的是海军马鹿们,他们不知道从什么途径得知安倍曾经在第四师团任中队副,于是海军陆战队给发安倍了征集令,让他担任用虹口日侨编成的义勇队大队副兼一中队长,安倍真觉得这是飞来横祸,而且他理直气壮地指出,自己是陆军后备役,海军马鹿无权役使自己;无耻的海军马鹿们竟然威胁他说,如果他不从就要征用他的铺面作守备据点,在海军的威胁下,安倍不得不志愿上任义勇队队副的“要职”。

      义勇队没有制服,大家东拼西凑了些战斗帽,又在左臂缠了白毛巾,安倍和海军陆战队发放武器的人员大吵了一架,他觉着没有制服的话,不受日内瓦公约保护,一旦被俘虏,中国人会把他们当成间谍枪毙掉。虽然安倍因此受到了申斥,但是也有收获,那就是对他要求发放轻机枪,陆战队同意了,给一中队调了一挺轻机枪,他们可能是为了制服的事儿吵得烦了,不想多费唇舌。

      步枪也不够,八十多人的中队就给了四十多支配刺刀的步枪,其他人每人发了四枚*凑合,安倍让他们尽量去找,结果从*到自用的*什么都有。该死的海军,把这队乌合之众配置在同济路(现同心路)路旁的房屋里。同济路一边是横浜,另一边是几排连体的三层小楼,这里离闸北顾家湾很近,那里是工厂区,其中就有宝山玻璃厂。同济路东侧的房子大都是顾家湾各工厂里管理人员的宿舍。

      中国军队一旦冲过八字桥,必然沿着同济路推进,在横浜对面的日本坟山里部署的两个分队陆战队及义勇队第二中队可以隔着窄窄的小河侧射冲锋的中国军队,把义勇队第一中队放在这里,可以与对岸形成交叉火力射杀前进的中国人,还可以防止中国军队利用房屋穿墙前进。

      第六中队把两个小队的主力部署在宝山玻璃厂坚固的厂房和围墙里,在八字桥头放了两个分队(步兵班)还有两辆装甲车。如果中国军队真的冲过来,这两个分队在稍作抵抗后,会在装甲车掩护下,且战且退,退到宝山玻璃厂附近的街垒,与中队主力汇合再做反击。

      日军还有一个大杀器就是150毫米迫击炮的遮断射击。支援八字桥作战的日军四门九六式150毫米迫击炮,每发炮弹重达二十五公斤,射程近四公里,这货用来反步兵或者巷战中拆房子比75毫米野炮还管用,要知道,七五野炮每发炮弹才不到七公斤重,在八字桥这么狭窄的通道上,被它干上一发,报销一个排不是梦。

      日军在虹口一带盘踞多年,八字桥又是他们关照的重点,日军炮兵早就把这一带都标定好了,陆战队中队长只要报出炮击区域的代码,后方的炮兵立刻可以准确地把炮弹倾泻在目标区域,25公斤的高爆炮弹化成的弹片之雨,绝对可以把五十米半径内一切人体切断。

      安倍挎了把*(他手下有个小泉军曹,是个礼品店的老板,孝敬了一把没卖掉的刀给他),拿着作陆军中队副的时候中队长送给他的望远镜,焦急地观察着横浜对面中国军队的动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