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一章 识时务者为俊杰
刘玉的车架终于到了荆州刺史府,庞统也终于不用再被人当做吓唬女孩子的反面人物。 蔡瑁早就吩咐好了,刺史府上上下下都清洗了一遍。 典韦事先就带着护卫把刺史府所有的防守给接收了,甚至将刺史府内所有人和房间都搜了一边。重点关注的比方说是厨房、水井之类十分关键的地方。要是有人给刘玉下毒,这就严重了。 刘玉对于典韦是很放心的,如果要出事,早就出现问题了。典韦也会为自己的失误而负责的。 蔡瑁带着刘玉进入了刺史府大厅,点头哈腰地样子,十足就是一个奴才。 刘玉看了下荆州刺史府的布置,心中对刘表也有了大概的认知。荆州刺史府的装饰很奢华,只不过没有洛阳的皇宫奢华。一个小小的刺史府就这么奢华了,要说死去的刘表没有野心是不可能的。 现在刘表早就死了,刘玉也不好纠结这个事情,死者为大,而且现在这个荆州已经在名义上落入了刘玉的手中。刘玉甚至觉得有这么奢华的地方做自己的行宫还算是不错的,不用自己出一分钱,又可以享受,这么划算的事情哪里去找。 刘玉内心里也就原谅了刘表的错误了。 刘玉在大厅中的主位上做了下去,诸葛亮、陈宫等人给刘玉行了一礼后就按照以前的位置站好了。只是蔡瑁等人就有点尴尬了,他们只能站在了最外面的地方。 刘玉环视一周后,笑道:“诸位,襄阳归顺,荆州平定,倒戈平息,朕心甚慰。” “臣等恭贺陛下!”诸葛亮等人向着刘玉恭贺道。 刘玉再次说道:“此次南征,本就是安定荆州之内乱,挽救百姓于水火之中。刘琦刘备顽固,现在躲在江夏苟延残喘。幸得刘刺史幡然醒悟。” 说完之后,刘玉看向了刘琮,脸上露出了微笑。 刘琮出来跪在中间,说道:“臣先前未遵从皇命,特向陛下请罪。” “无妨!所谓浪子回头金不换,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刘刺史,你能及时醒悟,朕不会怪罪你的。”刘玉柔声说道。 这里最大的就是刘玉,刘琮还能怎么样,只能磕头谢恩了,说道:“臣谢主隆恩。” “自古以来赏罚有道,乃是朝廷稳固的根本。刘刺史,朕赐你鲁乡侯,郎中将,领青州刺史,另赐洛阳府邸一座。”刘玉说道。 刘琮知道自己是不可能继续在荆州的了,能够有这么大的赏赐,刘琮也算是知足了。 “蔡德珪上前!”刘玉说道。 蔡瑁知道自己的赏赐要要来了,于是一脸喜色的说道:“臣拜见陛下。” “德珪啊,咱们可是老相识了。朕可是还是记得当年和你的事情。当年德珪你可是很威风啊。”刘玉玩味地说道。 蔡瑁的冷汗都下来,当年自己可是带着大军准备去偷袭刘玉的,没有想到刘玉到现在还记得这个事情,真是小心眼。蔡瑁要是知道刘玉会过目不忘的,就不会这么想了。 “没有想到陛下日理万机,居然还能记得臣。臣实在太有幸了。”蔡瑁决定先拍拍刘玉的马屁。 刘玉知道蔡瑁这人就一个软骨头,而襄阳刚刚落入自己手中,刘玉也不好为难蔡瑁,虽然刘玉很讨厌蔡瑁。 “德珪,你的才华,朕是知道的。朕就赐你为给事侍中,你以后要好好为朕做事啊。”刘玉说道。 给事侍中乃是一个称号,就算是一个虚荣。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设置,汉高祖刘邦兴起之后,保留秦朝的制度。皇帝会将这个称号赏赐给为大夫、博士或议郎,御史大夫、三公、将军、九卿等官员。这个称号没有什么特殊的权力,但有了这个称号,那么就可以自由出入皇宫,陪伴在皇帝的身边。汉代的给事侍中,几乎都是皇帝的秘书与顾问,一般有这个称号的都是皇帝的心腹。 蔡瑁傻眼,给事侍中?蔡瑁有点明白刘玉的意思了,这是摆明了要把自己从荆州调出来啊!要是没有了荆州作为后盾,蔡瑁敢确定不用几年自己就什么都没有了。 “恭喜蔡大人!”刘玉的几个心腹当下就出声恭贺了。这个给事侍中的事情,就是他们和刘玉商量好的,目的和蔡瑁想的是一样,把蔡瑁从荆州调离出来。这样一来,蔡瑁和蔡家就成为无根之萍,刘玉就可以慢慢地把蔡家给处理掉了。 蔡瑁很犹豫,他不知道自己要不要接受这个赏赐。一旦接受了,那么按照朝廷的规定,他就必须每时每刻都要等着刘玉的吩咐。刘玉去到哪里,他就必须跟到哪里。 刘玉一看就知道蔡瑁内心在想什么,笑眯眯的脸色立马就变了,冷冷地说道:“德珪是对朕的赏赐不满意?那你要什么赏赐,你尽管开口。荆州能够安稳,德珪功劳最大,朕不是昏庸之军,绝对会满足你的。” 满足我?看你这个架势是想找借口干掉我吧。蔡瑁心中不断琢磨着。 “蔡大人,抗旨不遵,可是杀头的罪名啊。陛下可是等着你的回话呢?”庞统淡淡地提醒道。 蔡瑁一阵恼怒,你娘的庞士元吃里扒外,明明是荆州人士,却跑到刘玉那里出谋划策,对付荆州。蔡瑁敢保证刘玉赐自己给事侍中的事情,绝对有庞统的一份。 刘琮内心那个爽啊,让你逼迫我归顺,好好地在荆州当个土皇帝不就好了么。现在你也没有得到什么好处,还要受制于人呢! 形势比人强。蔡瑁现在是不接受也不行了。抗旨不遵,多么好的借口啊。 蔡瑁决定服软了,恭敬地跪拜道:“臣谢陛下赏赐!” 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蔡瑁自认为俊杰之一,自然懂得取舍。 “嗯,德珪果然忠心耿耿!”刘玉的笑脸再次出现了。 蔡瑁在底下痛骂刘玉,狗日的忠心耿耿,要不是老子答应了,你丫的没把老子推出去斩了才怪。 蒯越等人都心怀戚戚,蔡瑁都是这样了,他们能够好到哪里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