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五章 四海为家
三次东征,大隋损失惨重,但是高句丽的国力也被拖垮,现在需要休养生息;裴矩霎那间明白了,杨崇之所以亲自来征讨李世民,就是为了将河北、辽西打造成北方的一道屏障。说到底,杨崇还是担心突厥几十万大军南下的时候,北平、涿郡陷入重围之中,可是边关将领统管军政,又会有坐大割据的可能。 还是杨崇的根基不扎实,在河北,面对李世民、颉利可汗这样的强者,河西军缺乏诸葛全、房玄龄这样能稳定大局的人物。杨崇在根基不稳的情况下,实际上走上了和杨广同样的道路,调杜淹来,正是希望杜淹能压制住崔家的影响,协助徐世绩等人完成东北的战略。 可是钱呢?裴矩可是知道的,与李世民、杨善经都讨论过多次。随着战事的意外顺利,杨崇其实很缺钱,跟杨广当年没什么两样,但是杨崇坚持稳定的税收政策,死不改变。不过得知越王行营门口来了大批的道士,回驿馆遇到了洛阳四方馆大讲主慧乘、少林寺监寺留山等僧人,裴矩若有所悟,杨崇是在另辟蹊径。 佛道两门可都是有钱的主,像四方馆、少林寺,不仅是河南的大地主,他们在佛门的影响也是不可估量的,能影响河南的其他寺庙,很有点草堂寺在关中的架势。杨崇要是有办法,绝对能从这些和尚道士手中弄点钱出来。 起身杨崇对于河北,更担心的是信仰危机,从王薄起兵以来,河北数年连续不断的战火,百姓十死五六,田地荒芜,心中藏着无数苦闷,更藏着无数不服,从上到下,都对关中有敌对的情绪。窦建德兵败,大部分人选择投靠李世民,与这种心理有很大作用,只想喊出那一声“不服”。弥勒教在关中灭了就灭了,而在河北屡屡死灰复燃,就是因为有滋长的土壤。 佛教太容易被弥勒教利用,所以杨崇决定在河北推行道教,请楼观道和茅山宗派人北上,杨崇在涿郡等待他们,就是想看看两家的志向和实力。都知道隋军的目标一定河北以后就是东北,楼观道志在必得,广成子、冯齐整、陆压一起前来,冯齐整更是从河西调集了大量的资金。 长安草堂寺好歹是半官方的机构,楼观道的动静没有瞒过他们,草堂寺不甘寂寞,以调查十二棍僧为由,派慧乘为首的四位高僧前来协商。不过佛门道门都清楚,杨崇不愿意看到互斗,所以先来的四处拜访,打听消息,等人到齐了,再先后去拜访杨崇;行营的宴席标准虽然第一点,但是素斋还是可以的。 杨崇匆匆回到行营,趁着还没开席,第一个见的就是冯齐整,请到书房单独谈话:“二师兄,真是麻烦你了,跟着我从高昌到河北,不停地花钱,实在是抱歉。” 冯齐整淡然笑道:“你我客气什么,传教之人本就该四海为家,再说,这些年靠着你的帮助,我一直在赚钱,现在我已经超过岐晖,是楼观第一有钱人。说说你的计划,我们要如何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