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五年,正德十六年(三)
正德十六年五月己未奉天殿,大朝议。 “宣旨。”正所谓为新官上任三把火,更无论新皇登基了。所以这一日,朱厚煊登基的第一日,朱厚煊决定来一把大的。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朕以帝之从弟,统承鸿业,盖唯帝之信敏,今其上尊谥承天达道英肃睿哲昭德显功弘文思孝毅皇帝,庙号武宗。再思朕本愚钝,其惟祖功宗德,惟祗服于典章;然吏治民艰,将求宜于变通。朕年少,不识上古贤王治世之妙,然,朕闻之,昔汉时之文景二代,民不加赋,而海内用足丰饶,朕虽不敏,亦心向往之。而国之稳重,莫于农桑,其令,天下官府衙门诸卿有司,即日起,有明一朝,三十税一,此为定制,永不加赋!” 传旨太监的声音刚落,朝堂上的诸位大臣就全都懵了。一时间竟然没有人出来发言。甚至,有许多满脑子理想和明君思想的大臣,立刻就感动的稀里哗啦,连脸都涨红了。 此时殿下的臣众无论怎么想,此时都不敢反对,否则的话,呵呵....于是在首辅杨廷和的带领下山呼万岁:“陛下仁德,泽被苍生,请奉诏书,宣布天下,使天下明知陛下仁厚爱民之意!” 朱厚煊看着底下的群臣,接着道:“杨阁老,此诏当明发天下,但未免胥吏趁百姓无知,上下其手。命锦衣卫与东厂派人宣读于百姓,使百姓咸知此事。若有人于其中上下其手,百姓可持大诰进京告状,着护民山庄派人护卫,不得有误。” “臣遵旨。”段天涯、归海一刀很振奋地出列扬声道。 不得不说,朱厚煊玩的这一手绝对是一记大杀器。别的不说就说满清康熙唬人的所谓的永不加赋,包括金庸先生都在小说里面大吹特吹康熙的“永不加赋”,很多余孽也这么说。那么“永不加赋”的真面目又是如何的? 1712年4月4日康熙五十一年清廷下诏的“永不加赋”是在经历其祖孙四代近百年的屠杀、投充、圈地等野蛮政策后的所谓仁政。 而所谓“清朝的赋税”是历代最轻的,这只是表面现象,因为自清初以来便有“永不加赋”之说,而且表面看来赋额较明朝为轻,但实际这仅是一种掩耳盗铃。 第一,众所周知,清代汉民族百姓必须养活史上最庞大之白吃群体--旗人。 第二,“减赋”实为掩耳盗铃。从康熙到乾隆,满清政府一再宣扬减赋,而雍正以后实行摊丁入亩,按理说假如田地数目不变,那么田赋数目应该较之康熙初年有减无增才对,但事实却并非如此。 以占全国税赋七分之一的苏南地区为例,乾隆31年和康熙26年相比,田地减少了15000余顷,赋银也减收了42万余两,但征粮却增加了200万石之多,如果按银价折合,即使按照最低的银价计算,也增加了150万两,这就是说,从康熙26年到乾隆31年,清政府数次宣称“减赋”,赋银也的确减少了一些,但实际上苏南的税赋却净增110万两白银,而这还是最低估算----因为大体上看,有清一代的银价一直在上涨,金田起义前某些地方的银价已经上涨为康熙中叶的三倍,如果我们取折中即1.5倍银价计算,那么仅苏南税赋就净增250万两,而这还是在田地减少15000余顷的情况下征收的!清王朝的“减赋”“永不加赋”,纯属掩耳盗铃,愚弄百姓! 第三浮收折勒严重,江南诸省每年从田粮中抽出若干漕运京师,漕粮转运数干里,运费皆出自纳粮户,这就是所谓“浮收”。所有额征田粮,几乎无不浮收。又每年征收赋粮,往往折钱交纳,谓之“折色”。但无论漕粮折色或地丁银折钱交纳,折合之时,莫不高出当时当地银价很多,这就是所谓“勒折”。由于“折勒”自康熙年间便屡禁不能,百姓仅仅因此一项,实际交纳的赋额就可达正额的二~四倍。而在雍正推行“火耗归公”之前情况更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