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 游戏小说 - 我在江湖做女侠在线阅读 - 第三十四章 北伐

第三十四章 北伐

    杨伊目前对于蜀地季汉政权的政策就是修养生息,也就是御敌于国门之外了,所以这些要塞之地就至关重要了。

    比如汉中郡,汉中作为一座山水相依的“千年古城”,是汉王朝的重要发祥地,北依秦岭山脉,南屏巴山浅麓,是关中大地到蜀中的必经之地。

    汉中历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是当年高祖起家的发祥地,也是当年先丞相北伐的军事要地,大将军姜维继承先丞相遗志,经营汉中及陇南,曾先后九次出兵,北伐曹魏,互有胜败。

    大将军姜维在汉中实行“敛兵聚谷”以御敌,不能说这个战略方针不行,但是却因为种种原因而失败。

    汉中确实是蜀地门户,当年烈祖还是汉中王时,就留魏延镇守汉中,在各个围戍内屯重兵以抵抗外敌,这样可以将来犯之地敌挡在关外,无法进入汉中,兴势之战,王平抵抗魏国曹爽的进攻,就是用此法。

    但是随着数十年的相持,魏汉之间的实力相差却也越来越大,此时朝中也没有先丞相那般文武俱全的人才,蜀地的经济自然比不然占据天下七成的魏国了,大将军姜维也认为这种战略老成持重,可以抵御敌人,却无法大胜。

    所以倾向放敌军入阳平关,而汉军退守汉、乐二城,重要关口都留重兵把守,再派出一支军队打游击,专门攻打敌军的薄弱环节。

    这样一来,可以拉长敌军的补给线,又让敌人无法就地得到粮草的补充,长久下去,敌军疲弊,退还的时候,诸城守兵与打游击的军队,一起趁机进攻,这样就能将敌军悉数歼灭。有点类似后世经常说的也就是兵法中的“关门打狗”,或者叫做聚而歼之。

    姜维在沓中屯田,沓中是一个处于岷山、迭山环抱中的小型盆地,他之所以屯兵沓中而不是汉中,一方面就是贯彻他的上述战略意图,

    另外此处是盆地,确实有利于屯田,解决汉地短缺的粮食问题;另外也有当时姜维向刘禅提出杀黄皓,但被刘禅拒绝了,因担心受到黄皓的暗算,于是远离锦官城屯田避祸况。

    作为大将军的他带重兵在外,别人自然是不敢轻举妄动的,而他屯兵沓中,是可以随时起到对南下魏军的战略威慑作用。

    至于去年魏国的几路大军突破防线,这主要责任可不是姜维战略的失败,而是季汉内部朝政荒废、用人不当所致,像是江油关、剑门关几处皆有叛徒,就是姜维也只能勉力一搏。

    战略上既然是没问题的,杨伊自然也会继续用之。

    首先是汉中郡,这是重中之重,汉中直上就是长安,直接威胁大汉故都,而长安一动整个关中都可能动摇,所以当年烈祖和先丞相拼了命地要把汉中拿下。

    占据汉中,守是蜀地的门户,攻是进攻关中兼有天下的跳板。

    而沓中在汉中之左,是凉州的腹心之地,这其实是当年先丞相留下的中策,不能取关中,还可以向西发展不断蚕食凉州,扩展疆土。

    而季汉经过先丞相和大将军姜维的数次征伐,季汉在凉州地界自然也是蚕食到一点东西,地盘比之前是有发展的,屯田沓中,是可以起到稳固既得利益,积蓄粮草,为进一步蚕食打基础,虽然这里对长安还够不成直接威胁。

    但是,只要守住汉中,蜀地的安危就没问题,姜维的失策在于防守战略问题上,未曾把控全局,若是北地防御全然由他控制,自然就不会有此难了。

    当然,这么下去,他很可能也是和当年先丞相一样,最后落得累死的结局。

    蜀地易守难攻之处可不是虚言,当年魏延镇守汉中,当时就曾说曹cao亲统大军来,都可以让他无功而返,就是汉中要固守要隘边关,再多人来也没用。

    姜维不想这么拖延下去,也是觉得久守必败,所以改变了魏延的这个防守策略,收缩防御,把主力收回到南郑去了,导致防守的被动。

    当然姜维也不知道他会被逼得去沓中屯田,如果当时姜维在汉中,就算开始被动一点,凭他的才干也足以扭转回来,可离开汉中就缺少了对局势最直接的掌控,导致反应不及被钟会邓艾夹击。

    如果姜维在汉中,保证汉中局势稳定,邓艾就是偷渡阴平成功,也走不到剑阁,抽空带个小分队就能把他给灭了。

    杨伊其实也考虑过,是不是变更战略,魏延的战术也很好,用来防御非常不错,以至于魏延死后好多年,季汉防御战略依然沿用他的办法,也一直未曾丢过土地。

    不过杨伊考虑了之后,还是用姜维的战略,久守必败,所以得打防守反击战。

    魏延的战略固然可以拒敌于外,但也导致这变成了双方对峙空耗国力的情况,就像是当年司马懿一直都是筑城筑城跟先丞相耗着,季汉只占据蜀地,国土狭小,而此时魏国国力是此时季汉的五倍到十倍,这么耗了几十年了,就是当年先丞相呕心沥血经营下来的家业,也有点耗不住了。

    那么利用地利,占住有利地形,扼住咽喉,让对方大部队进来,主要这几个据点不失,打防守反击,如果可以歼灭过来的主力部队,接下来可以顺势下关中了。

    这个战略上是没有多大问题的,只是事实是,朝中用人不当,阳安关副将蒋舒叛变,导致屯居粮草的这个重要据点很快失去,然后防守反击的战略自然也就直接破产了。

    而在硬拼实力不济的情况下,策略偏激进,想利用地利打防守反击,这就有些赌国运的意思,可惜输了。

    如果是先丞相统军,这种冒险的事肯定是不会做的,不过从现实的角度来看,不兵行险招,季汉确实没有多少胜魏的希望,当年先丞相希望的魏国有变,可是司马篡权这样的大变化在魏国都很快被扑灭了,

    而且江东的孙吴也实在是废物,从来没有没有一次能给魏国实际性的威胁,一直都是在送经验送声望,而季汉面对的却都是强将,比如大将军姜维对面的就是号称魏之子房的钟会。

    汉中太守历任中以魏延时间最长,后继者是吕乂再到王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