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 历史小说 - 盛唐血刃在线阅读 - 第五十六章久违的幸福(一更)

第五十六章久违的幸福(一更)

    好不容易,总算轮到他了。负责打饭的伙头军问:“要米饭还是要炊饼,还是汤饼?”

    刺头兵道:“汤饼,俺饭量大,多给俺两个。”

    伙头军摇摇头道:“给你多少都没有问题,记得吃完,军纪官会去检查,一旦吃不完,军棍伺候!”

    刺头生怕吃亏,一下子拿了四个热气腾腾的炊饼,放进饭盒内。这个时候,他才发现,这个不起眼的饭盒,居然有四层,一层放炊饼,两层放菜,还有一层放着菜汤。

    饭菜当然是非常丰盛,一个是咸鸭蛋,一个是萝卜炖羊rou,还有一个是蛋花汤。

    由于陈应创造了羽绒御寒的衣物和被褥,这让大唐的养鸭产业快速膨胀了起来,在武德二年的时候,陈应想在长安城准备一万套羽绒服都非常困难,可是仅仅灵州,光大规模养殖鸭子的作坊,就多达数百个。灵州养殖鸭子的成本,非常低。

    这里有苜蓿草,把苜蓿草剁碎,拌上麦麸皮,鸭子吃是香甜,长势非常好。在长安被吵成上数十上百贯的羽绒被,在灵州其实价格只值十张羊皮,不足长安市价的十分之一。

    只是羽绒被虽然质量轻,可是体积大,运输不便,在加上李道贞恶意囤积,所以灵州的羽绒市场,并没有影响长安。

    随着养鸭的产业兴旺,百姓的饭菜也丰盛了起来,虽然不见得顿顿吃rou,至少鸭蛋不缺,灵州盛产食盐,用卤盐腌制的咸盐蛋不仅味道不仅,卖相也极佳,特别是蛋黄,香酥可口,一口下去,半口油。

    这些河北籍的士兵们,看到这一顿饭食,感动得哭了。很多人长这么大,还没有吃过如此丰盛的饭。这个饭菜放在外面,地主老财们也不可能天天吃,更别提他们这些大头兵了。

    炊饼的份量很足,一个足足有八两重,是上好的面粉做的,没有一点杂质,嚼劲十足,胃口再好的大肚汉吃了两个再喝一碗汤也很饱了。米饭是这个时代上等主食,不仅口感好,而且抗额。

    灵州地处河套平原,土地肥沃,不仅可以种植麦子,特别是沃野县,有差不多三分之一是湿地,种植麦子一到雨季,肯定会被水淹,种植的水稻,虽然一年只能一季,却可以收获三石左右。

    河北洺州同样也是湿地,这里的百姓有的是以面食为主,有的以米饭为主食,所以为了顾及这些士兵的饮食习惯,陈应让人准备了三分之一的炊饼、三分之一的汤饼,还有三分之一的米饭。

    不管是选炊饼还是选大米,或者汤饼大家都是狼吞虎咽,绝不浪费半点食物,菜吃完了还要用手里剩下的那小半个炊饼把盘子擦一遍,把菜汁擦干净然后吃下去。有军官板着脸来回巡逻,眼睛专盯着大家的饭盒菜盘,显然是想把挑食的、浪费食物的家伙逮住。

    刺头兵认为这是多此一举,现在什么世道啊,连吃顿饱饭都难过登天了,再说这么好的饭菜,连小地主也只能偶尔吃一顿,谁敢浪费啊?哪个敢浪费的都不用军官动手了,三万多人一句能用口水将他淹死!

    这顿饭刺头兵吃得很香,把饭菜消灭了个一干二净,一点饭渣菜汁都没有剩下来。吃完饭,把饭盒洗干净,大家拿自己的饭盒回到宿舍,接下来是自由活动的时间了。

    放好饭盒之后,这些河北籍的士兵三三两两的聚集在一起,刺头兵刚刚走出营房,突然有人喊道:“郭六子,郭六子……”

    刺头兵扭头循声望去,只见一名娃娃脸冲他兴奋的挥舞着胳膊。

    “赵狗子……赵狗子。”

    远在两千多里的灵州遇到同乡,郭孝恪也非常激动,郭孝恪因排行第,又名郭六子,郭孝恪在年轻的时候,不务正业,不喜种地,被父兄和乡亲称为无赖,后来他带着百余人投奔李密,李密大喜,让他和徐世勣一同驻守黎阳(今河南浚县。

    后来,他随改名李世绩的徐世勣被窦建德生擒,作为校尉的郭孝恪没像李世绩一样,对李唐进行忠贞不二,他而是随既投降了窦建德。可是阴差阳错,居然成了陈应的部曲。

    事实上,陈应也不知道他这一网居然还把唐朝贞观名将郭孝恪给网罗到手中了。而且郭孝恪只是陈应麾下的一个普通大头兵。

    事实上,郭孝恪在历史上,不仅大破吐蕃,还是唐朝第二任安西都督。

    赵狗子兴奋的道:“郭六子,这一趟来得值了,就凭陈大将军给俺吃的这一顿饭,俺把这条贱命卖给他也值了,长这么大,俺是第一次吃饱!”

    郭孝恪也叹了口气,赵狗子的感触,他何尝不是如此?

    乱世人命如草芥,乱世人命贱如蝼蚁。

    他郭孝恪因为在瓦岗的时候,地位低,勉强可以混个水饱,像今天这样,有羊rou,有咸鸭蛋,还有蛋花汤,炊饼敞开吃。

    不过,郭孝恪隐隐生出一股不安的感觉,恐怕陈大将军的饭,没有那么容易吃。

    事实上,确实是如此。仅仅休息两刻钟,各部陆续集结,全副武装二十里越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