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三十九章 焚书、坑使
大元朝至元十四年正月初八,忽必烈纳前宋皇后全氏为妃,将时年七岁的原大宋德佑皇帝赵顕认为继子,并将赵顕从瀛国公之位晋升为瀛郡王。 将此事诏告天下的同时,元廷又从降元的宋臣中选出一人为使,持忽必烈亲手所书的招降国书,以及用瀛郡王名义所写的劝降信大张旗鼓的出使琼州。 忽必烈在国书中公然宣告天下,若赵昰率琼州的宋臣一体归降,不仅所有文武官员皆原职录用,而且同样会将赵昰收为继子并以王爵加封。 元廷使节一路行来,沿途大肆宣扬忽必烈的招降书信以及全皇后、瀛郡王与赵昰的关系,一时间琼州的大宋皇帝嫡母及幼弟成为忽必烈的妃子和继子的事实,确实让天下所有心怀宋室的汉人百姓们心里如同吃了苍蝇一般的恶心和难受。 无论是两国相争还是两人相斗,气势和声望总是会起到极大作用的。被这么大一盆污水当头泼下,琼州的大宋朝廷接连两次湛江大捷对中原百姓造成的影响顿时被削弱了许多。 再英勇的猛士,如果身上沾满了污泥烂草,这形像总归是很难引人敬佩、追随的。 上元节过后不久,当元廷使节故意散播的消息提前传到琼州时,整个琼州上下的军民百姓都感受到了一种莫大的耻辱和愤怒。可是在愤怒之余,一种深深的挫败感也同样开始弥漫在整个琼州内外。度宗皇帝的正宫皇后成为蒙古人的妃子,明正言顺继位的嫡子德佑皇帝认贼做父,偏偏身为度宗皇帝长子的赵昰和全皇后以及赵顕的关系是无论如何也抹不掉的。 蒙古人这般简单粗劣的羞辱手段,确实让如今身处琼州的大宋景炎朝廷和皇帝的声望遭受了极大的打击。 消息传入琼州后,据说就连素来沉稳冷峻的丞相陆秀夫也当场暴怒,对蒙古人如此下作无耻的手段破口大骂。文天祥在当场怒摔了书案上所有的物品之后,主动将应对元廷使节之事揽在了身上。 大宋景炎三年正月二十一日,文天祥召集朝廷诸部所有大臣和琼州各府县官员,在海口浦等候元廷使节的到来。 已时末,当玄武军的水师战船载着元廷使节一行三十余人抵达海口浦时,心惊胆战前来琼州为使的朱立波看着海口港外密密麻麻等候的人群,心里却多少生出了一丝期望。 在临安随全皇后和德佑皇帝一同降元的朱立波当年是大宋朝廷内一位闲散的谏议郎,降元之后也一直被蒙古人囚居在大都。自从被逼无奈领了前往琼州出使的凑合差使之后,朱立波一路行来都处在胆战心惊的情绪中。 出使琼州是做什么的,为什么会选择他这样一位被闲散囚居的降臣,朱立波心里都很清楚。可是在蒙古人利刃加身的胁迫下,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朱立波还是在蒙古人事后重赏的承诺下接受了这个当面羞辱大宋朝廷的使命。 本就是被蒙古人胁迫才不得不从,而且从古至今两国交战不斩来使已是一种惯例,再加上大宋朝廷向来讲究儒家传统的礼仪和风度,都让朱立波心里存有一丝侥幸之意。 早就做好了会被琼州朝廷拒之门外,或者是给予一番冷落甚至是羞辱打骂的准备,可是看着眼前海港外到处密密麻麻的人群和人群中高高飘扬的旗帜,熟知大宋官制的朱立波已经从旗帜上清楚的知道了港口外究竟都有什么人在等候他这位“元廷使节”的到来。 琼州朝廷如此大张旗鼓的迎接元使,而且居然是由西府枢相亲自出面率众多官员迎候,这情况很不正常啊。难道如今大宋朝廷在琼州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真的有借机归降大元之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