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法则、道
ps:这章想看的可以看一下,不想看的可以直接跳过此章节! 什么是法则? 花开花落是法则,水往低处流是法则,日出东方而落西是法则。 再比如在地球这个身躯内,天空是蓝色的、植物是绿色的、云朵是白色的、水是蓝色的,都是法则。 什么是道? 道是过程。这是道的第一层含义。 道不仅是对万事万物的系统性、整体性的概括,而且是对万事万物发展过程的高度抽象和概括。 道不是一种静态的形而是实体,而是一个过程。道的过程性表现为道生万物的过程,即老子说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就是说,道转化为一,一转化为二,二转化为三,三转化为万物。 在这一过程中,道循环往复,“周行而不殆”,它的运动周期是“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它逐渐的离开,离开得越来越远,远到一定程度又返回来。万物又复归于道。 道的过程性是由只能用混沌理论说明的各种关系构成的,因此,道也是关系。 道是本原。这是道的第二层含义。 道是天地万物之母,无和有都来自道,是道的不同角度的名称。这是最为玄妙和深奥的。 道是万物的本体和来源。 天地万物都是由道演化而来。道作为本原,是浑然一体的东西。老子指出,“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 就是说,道是天下万物的本原,这里“始”、“母”、“根”、“门”等等都含有本原的意思,但是,它们有层次的区别。 作为本原,它具有唯一性,它无前无后,无上无下,“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它象是在天帝的前边,然而在它之前却没有什么存在。“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在没有天地之前,它就存在了。 作为本原,它是物质的东西,“道之为物,惟恍惟忽,其中有物,其中有精,” 道是规律。这是道的第三层含义。 道是物质运动的规律,道是天地万物变化的终极原因。 老子指出,“道者万物之奥”,就是说,道是万事万物运动的规律。道是普遍存在的,“大道泛兮”,道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贯穿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万物从道起源,又回归于道,“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复命曰常”,返回本性是事物发展的永恒规律。 作为规律的道,是看不见,听不着,摸之不得。 道的客观性。道是客观的,它是万物的本原。 作为本原的道与自然是同一的,它就是自然,老子说,“道法自然”。“道之为物,惟恍惟忽,其中有物,其中有精”,“夷希微”三者混而为一,它是没有形状的形状,无物却有象。道是真正的混沌,混沌是客观存在的,它是无序的有序。 “无”和“有”是道的别名,都是客观的。道创生了万物,而且养育万物,道对万物“生之畜之”。 道是普遍存在的,“大道泛兮,其可左右”,道象泛滥的江河,到处流淌,上下左右,四面八方,都有道的存在。道无时不在,“自古及今,其名不去”,道是永恒存在的。 道的普遍性决定了它的巨大的包容性和蕴含性。“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它把大江大海都能包容,可见它的普遍性与无限性。“上善若水”,“水几于道”。水是普遍存在的,当然道也是普遍存在的了。 循环往复。道的运动过程是周而复始,循环往复的。道永恒存在,运动不息,循环运行。“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道从起点离开,越离越远,达到一定限度,又返回来。 它“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循环往复的运行,没有衰败的时候。总是从起点开始,最终又回到起点,形成一个圆圈。 这与太阳一天的视运动形成的圆圈是很相似的,也与一个太阳年的周期类似,二者存在着同构性。东西南北的方位顺序与春夏秋冬的时间顺序相认同。空间联系着时间,时间联系着空间,时空是统一的。从时间可以认识空间,从空间可以认识时间。 道是一个复杂矛盾的统一,最大的矛盾莫过于阴与阳的矛盾,这类似于黑格尔的肯定与否定的矛盾。 “万物负阴而抱阳”,“一阴一阳谓之道”。阴与阳是道的功能和属性,而道是二者的统一。 与此相联系的是“无”与“有”的矛盾,这二者是道的别名,道的化身。它们是相辅相成,相互转化的。 没有“无”就没有“有”,没有“有”,就没有“无”。此外,还有一系列矛盾关系,诸如,难易、祸福、强弱、刚柔、美恶、善与不善等等。 “道”存在于万事万物,不管剑术、刀法、枪术乃至画画、弹琴任何一项技艺都存在着道。而随着感悟的加深,“道”的境界也随之提升。 第一层:“基础之境”也就是熟悉一项技艺。 第二层:“入微之境”代表着在技艺上掌控已经趋于完美了。 第三层:“天人合一”代表着已经技近乎道,上体天心。 第四层:“道之真意”天人合一之后感悟天地奥妙,逐渐发现其中的“道”,当有所得时,便算悟出了一丝道之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