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三七章 以不变应万变
浙闽交界的地段,如今还颇为炎热,丰城侯李贤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深吸了一口气,可是这心头的烦躁却挥之不去。 如今他的儿子李勇,已经带着一彪人马去了建宁府,看看杨家那边到底出了甚么幺蛾子,站在他这个位置上,无论是从勋贵的角度,也就是从李家同魏国公徐家的关系上来看,还是从朝政的角度上,更贴近外朝体系的角度上看,都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但是,从外出领军,在这浙闽交界之处镇压矿贼的总兵的位置上看,和通过一个成熟的政治家的角度上看,他现在是不是应该去浙闽边境给杨尚荆救场,就成了一个很闹心的事情了。 新任的总兵,原本的浙江备倭都司都指挥使、浙江都司都指挥使李信,就要到这边来接替他的指挥工作了,这是让他有一个好的结局退场的最明智的决定,可以保存他的一世英名,在史书上留下一个光辉的背影。 而在这个档口上,他更应该做的,就是留在原地,等待李信的到来,而不是贸然出兵。 毕竟把李信调过来是各方妥协之后的最优解。 当然了,以他李贤丰城侯的江湖地位,拖延一下时间,把杨尚荆救下来,根本就不是什么难事,得到矿贼大规模出动的消息之后,主动出击,歼敌无数,这是天大的功劳,也无可指摘。 但是,矿贼的狡诈,李贤还是知道的。 如果他这边贸然出兵,结果中了矿贼的埋伏,损兵折将,那么他的一世英名可就付诸东流了,原本的福建都指挥使刘海,如今已经是正式上书朝廷,要告病还乡了,因为他在对付矿贼的初期受了重伤,还折损了福建的一个左参议。 “侯爷……”他的师爷看出了他的犹豫,上前一步,轻声提醒了一句。 李贤扭头看了看他,摇摇头,这个师爷虽说比狗头军师强了无数倍,但也只能给他查缺补漏,大局观上根本不行,像杨忠那种身经百战见得多了的长者式幕僚,整个朝堂上都不超过两只手的数量。 不过师爷觉得自己还是得开口,这个时候得到主家的信任,对以后的地位提升是很有帮助的,毕竟咽下,李贤这个丰城侯就要退二线了,按照朝廷上传了几千年的规矩,父死子继不一定做得到,但是李勇官升两级,继承他老子的一部分衣钵,还是没问题的。 毕竟朝堂上也要考虑派系之间的平衡,以及“退二线”的老干部们的心情,看两京之中那么多的二世祖三世祖横行霸道、国朝还养了那么一堆猪一样的宗室就知道了。 所以如果能在这个时候提个好点子,水涨船高之下,他以后在李勇的幕僚团队里面占据一个有利的位置,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侯爷可是在想着要不要北上救援杨少詹事?”师爷轻声说道。 李贤看了他一眼,终究是点了点头:“自然是为了此事,你可是有甚么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