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一章 说话的艺术
第二一一章 家世摆在那里,有了环境的优势,勋贵子弟但凡是个出彩儿的,综合分析能力都要甩出普通小地主出身的官僚十万八千里,耳濡目染这种东西,看似最没用、最容易被批判,但事实上是最重要的。 所以当刘启道这个诚意伯的子嗣走进备倭衙门的值房,看见一帮小吏在整理、审计着关于温州府那边盘石卫的文牍的时候,就觉着有些不对劲儿,和同僚们问了好,拿起文牍看了看,就觉着一股子冷气从脚底板窜上顶梁门。 要知道,刘家可不是普通的小地主家庭,和军头出身的勋贵也是大不一样,第一代诚意伯刘伯温在元朝的时候,就一直在朝堂上装逼,朱元璋在当时的集庆,也就是现在的应天府搞大新闻那会儿,还特意派人去请过刘伯温,然而刘伯温还装过逼不去,表示贫道想要静静,所以这刘家的家学,牛的一比。 他反反复复地翻看着上面的文字,然后又抓起来另一份文牍来仔细阅读,连着换了三份,就从字缝儿里面看出一句话来:“英国公吩咐了,搞他丫的。” 这尼玛以正五品兵部职方司郎中之职,总督宁波、台州、温州三府备倭事宜的杨尚荆,上任之初就有一个正三品的盘石卫指挥使的脑袋可以拿来立威用,京师里面这杨尚荆是多大的面子? 别的不说吧,想要动一个指挥使,勋贵那边儿是绕不过去的,中军都督府不发话,谁敢乱动就敢打碎谁的狗头,杨尚荆能拿到这么一堆的文牍,只能说明他有英国公的支持,哪怕不是直接支持,也是文官集团和英国公做了一番交易之后,才能拿到这样的好处,而能和一个正三品卫所指挥使对等的筹码少说也得一省参议吧?文官集团拿出这样的筹码,证明了什么? 再综合一下从南京出来的时候,徐尚庸给他透的风,刘启道就觉着,只要杨尚荆最后没被王振玩死,自己抱好了大腿,恢复诚意伯这个爵位就是板上钉钉的事儿了。 就在这个时候,徐景明打门口走过,正好看见刘启道捏着文牍,也便抬腿走了进来,笑道:“在南京之时,余便听闻吏部有意,在南京勋贵之中挑选良才,到这备倭衙门任职,本以为不过是空xue来风,却想不到在此见了启道。” 这徐景明原本就是兵部职方司的主事,和南京勋贵打交道最多的就是他,所以和刘启道这种出挑儿的勋贵子弟熟悉的很,毕竟当时有点儿想法的勋贵子弟,都得去兵部刷刷脸,等着被征调。 一见徐景明,刘启道倒是面色如常,南京六部里人员调动,基本上勋贵们都是心中有数,所以他拱手施礼:“启道不才,得魏国公举荐,在这衙门之中做一个断事,怎奈才疏学浅,以后还请徐主事多多提点,以免误了大事。” 听了断事这个官职,徐景明眉头就是一跳,他这半辈子累死累活才爬到一个正六品主事的位置上,这勋贵子弟轻轻松松飞上正七品,还真是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不过他也是见多识广之辈,门第之见什么的,见的多了,所以笑着摇摇头:“刘断事在南京之时,便是颇有贤名,余怎敢说提点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