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杨阿五遇险
被钢针和棉线难住的杨爽,可谓是头痛至极。 若是想搞出千层底,似乎必须先普及棉花种植,然后再改良冶炼技术。 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并且,他只能决定西域农业,无法左右中原举措。 看着远处蹦蹦跳跳,踏着木屐跑来的杨阿五,杨爽只感到脑袋瓜子疼。 后世人只知晓岛国有木屐,却不知道这物事是中国人发明的,流行于汉,盛行于南北朝。 当然,现在它不是人字拖,而是以帛作为鞋面,称为帛屐。 若是以牛皮作为鞋面,则是称为牛皮屐。 军队中采用平底木屐,钉上四颗铁钉,再用耐磨毡布为鞋面,可谓是简易战靴。 也有以草绳绑缚,当做登山之用,称为谢公屐。 说白了,就是戏班子里用的简易版。 既然无法制作棉绳还有钢针,鞋子似乎暂时不用考虑了。 随后,杨爽的脑路再次回转到织布机这个大物件上。 在人造纤维、合成纤维没有出来之前,丝绸的来路似乎只有蚕。 而粗布,因为没有棉,自然无法制作。 并且,能织花的织锦机,远比普通织布机更复杂。 蚕丝产量少,机器制作复杂。 “嘶·····这特么有点高难度啊!” “小叔!” 忽然,跑过来的杨阿五俏皮一笑,将半截清洗干净的竹笋递到某人嘴边。 杨爽嘴角抽搐,脑仁似乎也隐隐作痛了。 这可是小侄女啊,整天如此勾搭自己,搞?还是不搞? 麻蛋,这娘们要是到了深夜还不离开,坚决给她破瓜! 脑子里乱糟糟的杨爽有点儿激动。 “咦?小叔,这是什么?”杨阿五好奇看向千层底的图纸。 “我的大宝贝!”杨爽咬了口竹笋,不错,嘎嘣脆。 “好熟悉啊,怎么跟草鞋底似的。”杨阿五想了想,瞄了眼杨爽,拿起不顺手的炭笔刻画几下,好奇说道:“如果叠加起来,再用铁针和细麻绳串联起来,想必比木头地更加舒服吧?” “咦?”杨爽脑中灵光一闪。 如果用细麻绳纳鞋底,似乎很可行啊! 虽然如此一来,密度不如棉绳纳的鞋底,耐久度有所降低,但也比木屐穿着舒服! 最最重要的是,鞋底再厚,能厚到哪里去?相对木屐来说,美观、大方,还能秀出花样! 并且,针眼密度降低,制作的速度反而会提升。 “太棒了!”杨爽捏了捏杨阿五的脸蛋,急匆匆跑出营帐,准备熬制糯米。 想到前世的浆糊多以面粉和大米汤为主,为了成功率,他暂时还不敢用粟米。 熬浆糊又叫打浆糊,需要不停搅动,煮出来的汁液方才粘稠。 于是,杨爽喊来了史大。 傍晚,跟杨阿五躺在河边讲鬼故事的杨爽,被一声惊喜莫名的大叫惊醒。 “钟馗,阿巴,吕小布快来,大哥发明的这玩意太特么好吃了!” “???”杨爽迷迷糊糊爬起,脑子有点转不过来弯,我特么又发明了什么?还这么好吃? “卧槽!” 骤然想起打的浆糊,杨爽怒骂一声,急匆匆跑了回去。 裱袼褙很简单,但需要时间,当忙完实验用的两张,月亮已经高高挂起。 杨爽令史大拿去凉干,又坐在帐篷里写写画画,开始勾勒可以制作麻衣的织布机。 杨阿五的话,给他打开另一扇窗户,既然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那就另起炉灶搞点别 -----这是华丽的分割线-- 小说网友请提示:长时间阅读请注意眼睛的休息。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