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 历史小说 - 活在明末夹缝中在线阅读 - 第三十章:治

第三十章:治

    春节。

    鞭炮、对联、新衣裳。

    阖家团圆,幸福美满。

    但在整个山西,这样的场景少的可怜。

    唐溪东能够让大家吃上饭,却不能解决春节的一切必需。

    百多万河南而来的灾民,在异乡度过了第一个春节。

    百事俱废,只待百兴。

    唐溪东在暖和的屋子里忘不了治地百姓的冷暖,在春节第一桌丰盛早餐中忘不了百姓饥饱。

    作为一个后世人,如果不想担负责任大可什么都不做,不必说些冠冕堂皇的话,因为没有人会强迫你。

    但如果要做,一样什么话也不用说,只管闷头去干。

    元宵节刚过。

    稍稍休息之后。

    唐溪东再次开始开工。

    正是颁布《平阳法令》。

    户籍政改提在首位。

    征召新军。

    鼓励农商。

    大兴交通水利。

    依照人口分田,同时指导大棚种植。

    各州府大兴工业,开采原料及初级加工。

    同时组建调查队,深入到家户,了解盘查民众所需。

    扩大情报部门。

    按照平阳的模式,将学校、交通、财政、工商、工业、税收推行各地。

    在拥有山西这一省地盘之后。

    唐溪东开始通过商队,不断对外发布信息。

    欢迎西来色目人以及受过西学教育的士子前来山西,将有重用。

    同时鼓励商队前来经商,对于外来商队,保证山西境内路途安全以及税收优惠。

    此时的大明是不收商税的。

    因为满朝大臣多数是东林党,一党掌控朝野,南方商贾阶级不断塞银子,外加很多人在江南本就有利益根基,自然利益相同。

    商税不收,崇祯皇帝哪怕再没钱也动不了官商勾结的南方地主阶级。

    但唐溪东收,唐溪东不但收,目前来讲最主要的税收基本上就来自与商税,连自家的商队都要上交商税何况外来的。

    如此一来,很多外地商家便有意识的放弃了山西这一片市场。

    更有不少晋商直接外出异省,直接连老家的生意也不做了。

    商家趋利,这样的事情是必然。

    但唐溪东相信,天下商人并非都是一样眼光。

    放着山西这么大的市场不做似乎说不过去。

    一边鼓励外地商行,予以税收优惠,一边卡紧煤炭流失。

    唐溪东相信用不了多久,在气候越来越冷的时代,必然会有人前来行商。

    他需要的只是等待。

    目前来讲,手下所有的商业物品都是由官方组建的商队对内对外流通。

    吸取西学人士包括此时欧陆来的外国人。

    是唐溪东势在必行的一项行动。

    这些西方传教士,此时多是怀着传播天主教、基督教而来。

    唐溪东以愿意帮助他们传教为噱头,吸取这些人前来。

    帮助传教是假,从他们身上学习此时西方已经走向体系的科学学识为真。

    想要改变大明的现状,改变民众的思想,这一步是绕不过去的。

    否则哪怕能换回百年安稳,到头来还是陷入挨打的局面。

    短暂的春节过后是忙碌的一切。

    每一个都得为自己新的生活而打拼。

    唐溪东需要为数百万百姓的生计而劳累。

    往往是只有吃饭的时候和晚上休息才有时间去陪伴自己的老婆和孩子。

    这便是他心中最矛盾的一点。

    其实从最初的时候,也许只是想要让山寨的人过上好日子,不再饥一顿饱一顿,不怕冬天冷,不怕夏天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