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四章 勾心斗角(下)
不能偷着见,被一堆碍眼的大瓦数灯泡围观那也得见啊,所以杨霖只得前往原酸枣县衙跟诸位大佬见面。 为了准备此次会盟,规格仪制都不够格的县衙早被拆成了一片白地,四周帐篷林立,中间搭起了一座高大宽敞的芦棚。这样一来杨霖的视线就很好,所以他离得老远就被吓了一大跳。 杨霖进城的消息瞒不住人,所以大佬们早已知晓并汇聚到芦棚处等候。而且大佬们都凑一块儿了,那些更碍眼的眼线们自然也用不着再跟着,于是本就宽敞的芦棚内并不显得拥挤和喧闹。只不过让杨霖开了一把眼的是,偌大的芦棚之内空空荡荡,别说在这个年代还没普及的桌椅了,连最起码的地席和几案都没有,那些寻常日子里意气风发、养尊处优的大佬们只能零散的站着,个别年纪较大、身体不太好的也只能找根柱子靠着,权作休息。 “这是咋回事?” 杨霖不高兴了。他毕竟是这次会盟的发起者和地主,把人家招呼到自己家里来,别说茶水点心了,连个坐的地方都没有,这让他的脸面往哪放?更何况这些人就算不是他的长辈前辈,也是他一个都得罪不起的人物,在受到如此怠慢的情况下,人家不论是挑理还是借机挑事他都受不了啊! 可是挨训的长孙无忌也很无奈啊! 长孙家虽然败落了,可是长孙无忌毕竟是也是出身宗室豪门,按说这种接待工作对他来说根本就不算事,办起来肯定井井有条而且处处符合礼数规矩。别说像窦建德、罗艺这样出身寒微的土包子了,就算是士族勋贵出身的李渊、李密也挑不出什么毛病。可问题是这帮大佬们不好伺候啊! 比如说座次的安排。这年头桌椅还没流行,普遍还习惯于席地而坐,按照规矩主人或官位高者、辈分尊者上坐,其余人等按照尊卑依次坐客席——“席南向北向,以西方为上”,即以面朝东坐为上,其余人等面南北而坐。可问题是谁尊谁卑这事就不好说了。 杨霖是此次会盟的发起者,还是地主,理论上说他该“上坐”,不过诸位大佬都没把他当回事,毕竟无论从官位、辈分和实力上杨霖都排不上号。那剩下的大佬们谁有资格“上坐”呢? 按照大隋朝给的官衔,李渊是最有资格“上坐”的,可裴矩却是代表皇帝来参会的,相当于钦使,见官大一级,这么算来老裴比老李就更有资格了。 不过这套规矩基本没人认账。毕竟大隋朝现在都快完犊子了,在场的诸位明里暗里无不想取而代之,所以连老李和老裴跟人吵起架来腰杆都不硬。大隋朝的规矩不好使,那就按大家伙自己的规矩来?这也不行。窦建德自称长乐王,李密自称魏王,听起来比李渊那个区区唐国公牛叉多了,可问题是这些个山寨封号除了他们自己没人认啊?尤其是对李渊、屈突通、罗艺这些不敢明着造反,以及裴矩这个大隋正统的代言人来说,别说认账了,不当场发飙直斥其为叛逆对大隋、对皇帝来说已经属于大逆不道了,所以窦建德和李密也没戏。 那就按岁数排?这样一来该“上坐”的就轮到屈突通了,谁让这老货都六十七了呢。不过这也不行,因为老屈突论官不过一个正三品的大将军,连个勋位都没有,论实力不过是仗着关中天险才得以自守,更不足服人。负责安排接待的长孙无忌被这帮为了排坐坐吃果果吵成一团的老小孩搅得焦头烂额,脑子一短路提议按照各方的实力排定座次,谁拳头大谁坐上边还不行吗? 这就更不行了。在场的都是割据的军阀、图谋天下的枭雄,要论打架还真是谁都不服谁,就算心里服嘴上也不能服,否则就意味着在这场逐鹿中原的饕餮盛宴中自动出局。那怎么办,难道让他们打一架,然后按照胜负排定座次?那还会盟个屁啊! 所以这注定是场没有结果的争吵,大佬们吵累了之后,干脆把所有的坐具都撤掉——既然我不能上坐,那就谁也别想坐,都站着吧! 杨霖得知事情的原委之后也是头大如斗。不过他犯愁是因为局面远比他想象的复杂,至于这个排定座次的问题还真难不倒他。 他先是跟各位大佬们一一见礼,而且在一道道炯炯直视的目光下连一个字都不敢多说。然后他就下令长孙无忌找人把地席和几案重新抬进大堂,并按照他的指挥重新布置。 怎么布置呢?那就是一改以往一上诸下的座次排序,而是围绕着大堂将坐具环形排布,而且在大堂正中另置一席,称之为主持席,设主持人一名,主导会议议题并调解纠纷。 不过这样还是不行。就算大家坐成一圈,理论上不分尊卑,但毕竟还有坐西面东的坐席啊,看上去就高人一等,让所有人都眼热不已。而坐东面西的位置最卑,尽管杨霖高风亮节的主动坐上了那个座位,可是他身边的座位也没高级到哪去,还是不招人待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