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 历史小说 - 分隋在线阅读 - 第一百四十九章 闹心的屈突通

第一百四十九章 闹心的屈突通

    杨霖先是给李密修书一封,将翟让祸祸得荥阳连种地的人都凑不齐的事向李密猛吐一槽,然后对因为自己的思虑不周而给魏王殿下带来的困扰深表歉意,并表示今后将在双方边境严加盘查,凡是未经魏王许可擅自入境的逃民一律遣返,最后还奉上刀万柄、羊千头作为补偿。关于免税的事杨霖连提都没提,至于那点赔偿都是他从河东淘来的突厥破烂,再加上一倍他都不心疼。

    对翟让他就没这么客气了,直言你管不好自己的百姓以至逃亡关老子屁事,对他的武力威胁置之不理。话说此刻翟让重兵集于鲁郡,正对着宇文化及磨刀霍霍,怎么可能再千里迢迢的掉头对付荥阳?不过是虚言恐吓罢了。

    其实杨霖深知翟让和李密的这番大惊小怪目的根本并不在那点逃民。连绵不绝的战乱确实让生民遭殃,死难的、逃亡的不计其数,可是华夏民族在这片大地上生存繁衍了几千年,什么都缺过,就没缺过人。翟让在自己的地盘上半个月就搜罗到三万新兵,李密把蒲山公营扩充到十万人,可是偌大个外军还有近三十万号歪瓜裂枣等着他挑拣,一想起这事李密就愁得牙疼。有人会问了,百姓不光是兵源,还是财源,起码能种粮食啊?可问题是在群雄割据的年代,有谁是靠收取百姓税赋发家的?大家都是靠抢的好吧……至于粮食,杨坚杨广父子俩攒下的家底在前世一直吃到贞观年间还没吃完,老百姓可能挨饿,翟让和李密之流的还能缺了粮食?

    他们之所以把逃民当个事,还特意修书问询,主要还是摸不准杨霖的想法。这小子向来诡计多端,他俩生怕着了他的道,另外就是百姓外逃让他们丢了面子。杨霖给足了李密的面子,而且现在二者的利益大于分歧,所以他也就对此事不闻不问了,至于翟让,三方盟约墨迹未干总不能现在就翻脸,所以干脆把一腔怒火都发泄到了无辜的宇文化及头上。

    一场小风波过后,杨霖继续把全部精力投入到拐买人口大业上来。问题是现在翟让派来了他的死对头翟摩侯严守边境,连只苍蝇都不让过,凡是私逃偷渡的一律格杀勿论,而李密那边又不好明目张胆的得罪,他便将目标对准了东都。

    话说现在荥阳和东都名义上都属大隋治下,大隋律虽然也有明确的条款限制百姓流动,但是限制毕竟不是禁止,总是有的是办法囫囵过去,而且杨霖那个早就挂掉的亲老子杨玄感在无形中还帮了他一个大忙。想当初杨玄感在东都起事之时,一口气砍死了七十多个不肯附逆的大隋忠臣,侥幸活下来的也纷纷逃往外地,现在还留在东都城里陪着越王杨侗的不是墙头草就是趋炎附势的小人,屈突通又只是个厮杀汉,对于民治一窍不通,百姓是走是留他根本就不在乎。于是乎杨霖凭借着收买贿赂、恐吓威胁等手段软硬兼施,再加上单凭东都一地不足百万的百姓要养活无数权贵和十几万大军,早就不堪重负,所以杨霖稍一招揽,不过月余的工夫就有十几万百姓逃进了荥阳。

    荥阳本地的无地百姓,再加上杨霖从河东带来的、外地拐来的,加起来有好几十万,他坑蒙拐骗来的土地就不太够分了。怎么办?杨霖二话不说,点起一万军马,领着十几万百姓就要跑去襄城讨生活。

    临走之前,他还分别向江都和东都各打了一份报告大吐苦水,说他杨霖为了大隋从瓦岗逆贼的虎口中夺食,拿下了荥阳。可是荥阳地小民稀,不足以养活他的十万大军,更不足以抵挡瓦岗贼的虎狼之师,所以他呈请朝廷要么允许他与屈突通换防,用左骁卫的精兵替换他与瓦岗贼对峙,要么就把襄城、淯阳、南阳划归他的防区,从而扩大税源以养精兵。否则他杨霖一没钱二没粮可挡不住瓦岗军,只好一走了之。

    想当初杨广出征,留越王杨侗坐镇东都,实则是让他统领河南。问题是瓦岗军这么一崛起,整个河南中东部几乎尽失,现在还打着大隋旗号的就剩下西部的河南、弘农、上洛、淅阳、南阳、淯阳六个郡和半个襄城。问题是越王杨侗不过是个十岁的孩子,手下名臣良将尽失,军权被屈突通独掌,虽然这老儿未露反迹,却也不怎么听话。而政权则尽cao于被称为“七贵”的大族之手,这些家伙除了争权夺利,就只会往自己兜里猛捞钱,而且西部诸郡基本都是这些大族的传统势力范围,自然轻易不许他人置喙。所以在河南越王的政令不出东都,对西部诸郡基本没有控制力,更收不着几个钱、招不来几个兵。

    “七贵”本就对杨霖蛮横无理的将其在荥阳的土地一举没收而憋了一肚子气,只是暂时奈何他不得罢了。如今眼见杨霖又把手伸进了襄城、淯阳和南阳,那还有个好?还不得再度把他们的家底折腾个空?于是“七贵”集体上书越王杨侗,声称杨霖名为隋臣实为隋贼,要求越王命令屈突通遣大军驱逐杨霖,收复荥阳失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