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 灵异小说 - 真事记在线阅读 - 第十一章

第十一章

    本篇作品建议搭配电影《一九四二》阅读

    1938年5月,蒋介石为阻止日军西进,炸毁黄河花园口,黄河因此改道,造成大面积黄泛区。到了1942年春,3000多万人口的中原大省河南因黄河改道发生旱灾,之后又发生蝗灾,政府不知情,军人强征大量军粮,由此导致了震惊世界的河南大饥荒。据后来多方统计综合得出的结果,1942-1943年间,河南的人口从3000万锐减至2100余万,较为可靠的分析结果显示,其中至少有300万人是被饿死,另有500余万则迁徙到了山西,陕西等地,另有约100万人遭遇灾后霍乱死亡或失踪等。不太爱好民国历史的朋友们可能不了解一九四二年河南灾荒的起始和结局,历史教材中没有提及到一九四二饥荒的任何片段,不只是一九四二,包括哈尔滨大瘟疫,二七年关中饥荒和三八年黄河改道,可谓是民国的黑色历史,我对一九四二年饥荒的第一次密切接触就是目前可见的唯一一部讲述河南饥荒的电影《一九四二》那部电影极大程度的还原了真实的历史,当时河南111个县中,有96个县全部受灾,重灾区就有70多个县,大多数灾民甚至连树皮都没有吃的,甚至在逃荒途中出现易子而食,易老而食的情况,不得不说是中国乃至人类历史上的一大悲剧。国民政府在灾害期间,虽然有所延误,但还是三次拨款救灾,但河南本省收容的难民就有10多万人,陕西33万,我八路军129师太岳军区,太行军区,共接纳24万,山西由于是日战区,无法统计。被贴上难民条的人,有了这个条就可以领到稀粥,虽然吃不饱,但总算能保命。但是,国民政府的救灾粮批下来时,河南已经饿死了三百万人,1943年3月22日,美国驻华记者白修德将河南的灾情通报给了时代杂志社,并发表了《直到下一次收获季节的来临》专题报道,引发国际关注,全美各地因此大为不满蒋介石政府不顾民众死活的做法。蒋介石为此十分生气,蒋介石的气,不光是气在白修德扯下了重庆政府的遮羞布,也是气蒋鼎文的作战不力,更是气河南省主席李培基的谎报灾情,蒋介石领导的重庆国民政府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他不得不接见白修德。他向蒋介石申明,军队的强征军粮让老百姓陷入无米之炊的境地;救灾物资根本就没到灾区;大批农民逃荒要饭,几百万人饥饿而死。而李培基先前到重庆汇报灾情时却只是在说能够克服,真实中的李培基与电影中的不同,李培基是军人出身,本就对政坛之事乏力外加之其军人通有的好面之心,河南省上报到中央政府的死亡百姓人数只有一千多人,若不是白修德深入灾区曝光,恐怕重庆政府要一直被蒙在鼓里。以至于蒋委员长也根本不相信河南有灾,认为省政府虚报灾情。政府向这个地区所征的实物税和军粮任务不变。河南大灾的消息被一层层封锁在重庆门外,农民手中没有丁点儿余粮,不到年底,已有大批村民饿死。活着的人们,踏上了逃荒要饭的漫漫征途。白修德也会看到,感受到政府官员不负责任,以及他们与哀鸿遍野的灾情极不相称的优越生活。在采访的最后几天里,白修德发现,他就已经成了宋美龄,甚至整个国民党政府眼中的“不速之客”。国民政府的高官纷纷拒绝接见白修德,背后下令终止白修德在河南灾区采访,就是民国国母宋美龄,那时候的她,正在美国四处游说,向美国争取更多的贷款。《时代》周刊却在这时候刊发了白修德的采访,揭露了河南正在发生罕见的大饥荒和国民政府毫无作为的救灾工作,一时间,美国舆论哗然,对待蒋氏夫妇的态度急转直下,宋美龄头上的光环黯然失色。之后的白修德不得不离开河南,他乘火车返回了重庆,最终白修德在宋美龄的帮助下见到蒋介石本人。受触动的蒋介石终于让赈灾有了实质性的举动,整个国家都在忙救灾,钱正在从四面八方向河南涌来。当白修德拿出大量现场照片后,在当时中国一号人物的强力干预下,河南的救灾行动还是迅速启动了。饥饿让老百姓彻底看清了蒋介石政府,虽然整个国家都在忙救灾,钱正在从四面八方向河南涌来。但债终究是要还的。1944年,38天的战斗中,日军5万余人的兵力,打垮了40万人的国军,豫中30多个县城被日军占领。此时的河南省,已经成了一个“包袱”重庆甩不给中共,变相的甩给了日本人,日本人在河南发放粮食,很多中国百姓吃了日本人的粮食,帮助日本人挖壕沟了,建碉堡,对于将河南省甩给日本人这个处理方式,无法判定出他的对与错,从那以后河南的灾情逐渐得以喘息,1943年6月,随着新一季小麦的成熟,那场饿死了300万人的大饥荒终于过去了。1943年是历史上少见的好年景,这给那些幸存者带去了希望。至于河南饥荒的发生,作出以下几点总结,一,省政府及各官员的隐瞒与不作为。二,国民政府内外交困,救灾无力。三,军事上的节节失利,已经是当时国民政府动摇抗日到底的关键因素。四,重庆政府想要在国际上留住自己的仅存的一点颜面,蒋介石更不想让本就风雨飘摇的国民党失去在国内的政治主导地位,因为当时时局除中共外依旧有政治地位极高的其他党派组织,例如民盟与宋庆龄为首的国民党旧三民主义元老派。可以说,一九四二年大饥荒不仅仅是天灾,更多的是人祸,据相关资料记载,汤恩伯部向豫西撤退时,豫西山地的农民行动起来,举着猎枪、菜刀、铁耙,到处截击这些散兵游勇,甚至解除整个连队的武装,缴获他们的枪支弹药和军队装备。积怨已深的农民,在大饥荒中积蓄的愤怒此时发泄出来,失去理智者甚至枪杀、活埋部队官兵。河南大饥荒虽说后期在蒋介石的大力运作下,算是一个说的过去的结局,表面上也并没有影响到国民党的政治地位,但实际上,国民政府在河南人民心中已经彻底丧失信誉,1944年,李培基被免职,以后多次在国民党中央担任有名无实的高官职务,再没有得到国民党的重用,后期国民政府发放的救济粮经过层层官员的克扣,实际到达灾民手中的也所剩无几,好在可以勉强保住性命。与蒋介石的大力救灾相比,河南省政府提出的救灾方案显得滑稽可笑,这一细节在电影中略有还原,据悉,在电视节目《档案》中曾提及到救灾丸一事,此事也曾被收录进河南省政府对于重庆政府的报告内容里,事情原委大约是有人拿出所谓“祖传”配方,使用板栗,树皮,红豆等物经挤压后制作成药丸状,其实就类似于当今的压缩饼干性质,据说一天吃一粒便可不饿,但后期经相关人员研究后得出的结论,简单而又苍白,“腹部胀痛,难以消化”,对于救灾丸一事也就不了了之,不管蒋介石当时究竟是以什么样的心态来看待河南饥荒一事,他终究还是下了赈灾的命令,只不过是落实不到地方,这也是国民党内部贪污腐败所造成的后果,也正是因为从那时起的腐败,导致了灾后的国民政府一点点走向低谷。国民政府对于河南省饥荒一事并不喜欢多提,我在粗略翻查国民党党史时并没有发现对于此事的提及,相反国民党党史反而更像是一部树立国民党高大形象的宣传册。对于河南饥荒与豫北战事的同时发生,蒋介石也算是让蒋鼎文背了锅,国军无心恋战,一心将河南那个烂摊子让日本人去收拾,草草应战后便撤回了后方。国民党执政期间,民国内部的关系网及其事件内幕十分复杂,牵扯面很广,一国多府的乱象让很多事得不到一个合理的解释,蒋介石当时只是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从严格上来说,他并不是国家元首,更不是国家总统,但其实国民党的中心,也就是老蒋,积极赈灾一事,在民国各党派中还是获得了不错的反响,各民主党派纷纷支持,河南饥荒这件事至此已经不单单是一件灾难,更演变为一场政治博弈,灾区的反腐枪决,也让人们一度认为这个国民政府似乎还有药可救,蒋介石的政治头脑让国民政府从河南饥荒事件中全身而退,可是河南饥荒一事还是反应出了国民政府的内部严重问题,也让中华民国黄金十年和在国际上显示出的表面富强被彻底打破,河南饥荒事件也间接降低了美国政府对国民党的好感,宋美龄颜面尽失,直至美国政府拒绝向国民党提供任何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