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 历史小说 - 乱世粮王之再造天下在线阅读 - 第十七章 扬州之围

第十七章 扬州之围

    扬州,一个始于两千多年前春秋时期的古老城市,一个文人sao客用诗词赞美了无数次的繁华之地。其中最著名的诗词,当属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了,‘唯见长江天际流.’一句更是表明了扬州的地理位置。扬州南临滔滔的长江,东依静静的京杭大运河,自古以来就是风光秀美、人文荟萃的富庶名城。其名字由来是因“州界多水,水扬波”,遂以“扬”为州名。扬州建城。良好的人文环境和经济环境使扬州涌现出众多的著名文人,如汉代大儒董仲舒、唐代的鉴真、白居易、北宋的欧阳修、苏轼、就连意大利人马可波罗都在扬州任了三年总管。悠久的历史,留给扬州大量的名胜古迹。扬州北郊有一条较宽的河道,名叫保扬湖,就是后世被称之为‘瘦西湖’的著名景区。这座历史名城的上空现在已经战云密布,已经被多铎的大军重重包围了。

    而从陆路出发的汉威第四集团军还没有到达指定位置,实在是南明的军队败得太快了!在南明兵部尚书史可法主政南明的一年之间,从开封到扬州的数千里间竟连一条像样的防线都没有建成,致使清军南下之后如入无人之境。,从这种种迹象看来,史可法在历史上的形像远没有正史上所记载的那样完美。

    陈安东认为南明、大顺、满清三股势力之间自打清军进关以后实际上就已经从民族内部矛盾,演变成了不同民族之间的斗争。而退守南京后的南明空拥有强大实力,却裹足不前。把农民军作为死敌,妄图借助满清,消灭农民军,事实上南明也快成功了,李自成的大顺王朝已经支离破碎。南明派兵部右侍郎左懋第为首的“和平使团”,带着白银十万两、黄金一千两、绸缎一万匹向满清“通好”,满清把礼物收了,但是并没有如史可法为首的南明重臣们所希望的那样成为盟友。而是派多铎调集重兵围堵南明。镇守江北四镇中的刘泽清、刘良佐二人降清,高杰被叛将所杀,只有黄得功死战到底,但已经回天乏术。扬州已经危在旦夕。扬州若破,南京必破,南京破南明必亡。

    其实南明亡不亡陈安东并不在乎,一个腐朽的政权,败亡只是时间问题。但是陈安东在乎的是扬州在史可法组织的无效抵抗,大大激怒了多铎,致使破城后八十多万百姓惨遭屠杀。没有史可法可能就不会有后来的‘扬州十日’。这位东林清流,是用全城的百姓的生命铸成了他自己的抗清英雄之名。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如果史可法可以带领全城百姓放弃城邦,向别处转移,再联合农民军或者像农民军学习游击而战的话,无辜的百姓或许会多一线生机。于是陈安东给小九下达了绑架史可法的任务,如果第四集团军没有及时阻止多铎进攻扬州,那就使扬州能够放弃抵抗,尽量避免屠杀的发生。

    小九召集了几十名跟随在多铎大军周围,在其进军途中,不断的实施放火,下毒,袭杀将领等特种作战,玩的不亦乐乎的‘龙牙’精英。刘泽清、刘良佐两个汉jian已经先后被他们干掉了。本来他们还想继续给多铎捣乱,甚至有机会的话还想直接除掉多铎。但在接到大队长的召集后放弃了计划先后潜入了扬州,在两天前汇合到了一起,准备执行绑架史可法的任务。

    史可法正站在扬州城头,望着无边无沿的清军大营,愁眉不展、自叹自艾。这位四十三岁的南明兵部尚书在知道二刘投降、高杰被杀后一夜之间须发皆白。他恨满清的背信弃义,明明自己已经派出使者,表现出了最大的诚意,为什么还要派大军前来攻打!可恶的建奴不足百万人口,江北已经尽在其手,他们要那么多的土地干什么!多铎欲辱我清名,竟多次投书入城让我归降,岂能如他所愿!该死的闯贼毁我大明江山后,还妄想与朝廷联合对付建奴,我堂堂东林清流,怎能与贼共事!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可叹我大明,竟出不了一个岳武穆。就让我与这秀美扬州共存共亡吧!如我战死,史书上也定会有我之名。流传千古,也不枉为大明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