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 历史小说 - 闹隋在线阅读 - 第三章 四有青年安少爷

第三章 四有青年安少爷

    眼前是一团忽忽悠悠的白雾,脑袋也跟着忽忽悠悠的,似乎还在隐隐作痛,全身肌rou僵死了般的连小手指都动弹不得。

    我是死了还是活着?或者附身了一个瞎子?或者是……植物人?!

    张则平这个汗啊,但是他貌似还不具备出汗的功能。

    隐隐的,耳边传来嘤嘤的哭泣声,貌似是在哭自己。再仔细听听,貌似哭声有二,一男一女。再再仔细听,这哭声怎么一个赛一个的假!

    张则平有点怒了,一使劲,眼睛居然睁开了。

    “啊——啊?不好啦,少爷又活啦!”一个女声拐着弯唱歌似的大喊大叫着,伴着一路桌歪椅倒的磨牙声渐传渐远。

    “啊——啊!太好啦,少爷又活啦!”一个男声也拐着弯唱歌似的大喊大叫着,腾腾的脚步声在先辈开辟的通途大道上渐传渐远。

    这都是什么毛病啊?

    张则平的视线渐渐清晰,这显然是一间古代风格的卧室,布置得富丽堂皇又庸俗不堪。他——这时显然已经不是张则平了,正仰卧在一张古色古香的卧榻上,身下垫着厚厚的褥子,身上覆着一条光滑柔软的丝被。他爬起身,走到床侧的一张低矮书案前——文房四宝、一摞厚厚的书籍——哇,哥是个读书人唉!顺手捡起一本,咦!居然是春宫……下一本,还是春宫……那一摞,都是春宫……案上摊开的宣纸上,画的是一个惟妙惟肖的……光屁股妞儿。

    现在这个脑袋包得像个阿三一样的家伙,前世也是阅尽AV无数的主,这种平面二维的黑白线条哪比得上1080P来得活色生香?他鄙夷的撇撇嘴,把那些画册扔到一边,转过头来,对面居然很不搭调的摆着一座兵器架,刀枪剑戟的什么都有。刀是刀柄上刀背上刀刃上镶了七八十枚各色宝石的刀,枪是——看这样子貌似应该叫槊,挺长的都快戳到房梁了——槊柄上缠着五颜六色的丝线,槊刃居然金光闪闪!不知道是镀金还是纯金的。还有那把剑,剑鞘看上去是纯银打造,毫无疑问镶满了红红绿绿的各色宝石,最烧包的是剑柄上居然镶着一整块的足有小半个拳头大的猫眼石!

    俺家是开珠宝行的?应该是没跑了。

    屋子正中摆着一张罗汉床似的坐塌,上边的几张几案被撞得东倒西歪,碎瓷片和汤汤水水什么的撒得满地都是。转过一座同样镶金嵌玉,描绘着几个罗衫半解的古代仕女的巨大屏风,房门突然被打开,呼啦啦冲进了一群人,啊呀呀的一番惊叫之后,没等他搞清楚状况,就被簇拥回了床上。一个三缕长髯,一身青衣貌似郎中的家伙把他从上到下摸了一遍——据说刚才还是皮开rou绽的脸上连道红印都没留下,背后的一片青肿紫涨也消失得无影无踪。郎中满脸见了鬼似的表情连服药都没敢开就抱头逃窜了,剩下一群唧唧咋咋鸭子般闹腾的下人打扮的家伙们,也被一男一女赶了出去,世界终于清静了。

    他已经分辨出来,那个女的,就是“不好啦”。那个男的,就是“太好啦”。

    “少爷,您活……啊不,看我这张臭嘴……”

    “太好了”是一个年约十六七的少年,一身青衣小帽的小厮打扮,长得还算眉清目秀,但是一双贼眼四处乱转,看起来十分不像好人。小厮装模作样的扇了自己一巴掌,然后点头哈腰贱笑着道:“少爷,您醒啦,真是太好啦!您不知道啊,您受伤这段时间,小的是吃不香睡不着,足足掉了好几斤rou啊。现在好了,少爷您醒啦,小的又有主心骨了,这日子……”

    “好啦好啦,你叫什么名字啊?”张则平端出一副电视里学来的少爷架子,装模作样的问道。

    “啊……少爷你不认识我啦?”正在大拍马屁的小厮瞬间傻掉。

    “呃……没看见你家少爷脑袋受伤了吗?少爷我失忆了!”张则平指指包裹得跟粽子似的脑袋,理直气壮的说道。多看电视剧果然是穿越一大利器啊,编瞎话都不用眨眼睛。

    “失忆?哦,回少爷话,小的是书童啊。”小厮有点反应不过来,但还是习惯性点头哈腰的回答道。

    “少爷我知道你是书童,我问的是你叫什么名字!”

    “小的是少爷您的书童,名字就叫书童,还是少爷您起的名呢,您说这么叫着省事。”书童依然一脸贱像,点头哈腰的答道。

    “咳……是省事。”张则平摸摸鼻子,一脸糗相,“那少爷我叫什么名字啊?”

    “少爷您……连自己是谁都不记得了?”书童目瞪口呆。

    “少爷我现在除了知道你是书童,我是少爷,别的全不记得了!”张则平一脸的理所当然,“你赶紧把关于少爷我的所有事情都说一说,少爷现在好奇得很。”

    书童伶牙利嘴,说得倒也清楚。

    张则平,现在应该叫安子建,十六岁,京兆郡华阴县人氏,是华阴第一富户安海安老爷的独生子。安老爷幼年外出行商,中年暴富后回乡置业,几乎把半个华阴的田地商铺都纳于名下。不仅如此,安老爷在家乡搭桥铺路,修庙办学,还拿出大笔资财创办“积善堂”,收留因战乱天灾流离失所的鳏寡孤独,老病皆有衣食所养。华阴县内乃至整个京兆郡,提起安老爷,无论贫富贵贱无不称道,就连那些眼睛长到脑瓜顶上的世家子弟,都能勉强折节与这个“暴发户”相交。京兆郡太守亲赠“造福一方”匾额,并向朝廷举荐,要不是最近朝廷上下事端频出焦头烂额,说不定安老爷已经获了官身,集财权名于一身了。

    安老爷原配夫人刘氏,生产安子建时难产而死,这些事都是安老爷在外乡时的事情,书童也是语焉不详,只知道安老爷再未婚娶,仅此一子,视若掌上明珠。安少爷自幼聪颖过人,三岁识字,五岁能诗,八岁入县学,十岁上下便以诗词歌赋做得花团锦簇名闻郡里,十三岁便被称为“华阴第一才子”,县学以“文才秀美”荐为“举人”,应试秀才科。谁知安老爷突然间不知中了什么邪,多少官宦世家子弟求之不得的好事,居然视之如同洪水猛兽,请辞举人不说,居然还要替儿子退学。县学的严老夫子闻之大怒,跌跌撞撞杀上门来,两个老头一通大吵,差点抡起王八拳,直到县令大人亲自出面说和,才达成妥协——学没退成,举人却是说破了天,安老爷也不答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