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寅回:酒宴获罪因哀怅
王允此次在府中设宴名为庆祝董卓败亡的贺宴,实则目的在于炫耀王允自己的功劳。 群臣入座后,王允盘膝坐于上席,起初下方还有些许小声的嘈杂,但在王允咳嗽了一声之后大家迅速安静了下来,一齐将目光看向了他。 端起了酒盅,王允满面春风的对臣下们说道: “这应该是第一次吧,董卓被诛之前我们何曾有过这样放松的心情啊。” 下方的群臣都点头附和,唯有蔡邕没有任何回应,自顾自的端起酒盅仰头将酒一饮而尽,这一细节被王允和坐在他不远处的董承看在眼里。 王允虽然没有嘴上没说什么,心里已经觉得十分不痛快了。 董承瞅准了机会问道: “如今董贼已经被铲除,四海升平,百姓无不欢欣鼓舞,为何中郎大人反而闷闷不乐?” 蔡邕笑着摇头:“董大人多心了,在下并无闷闷不乐之意。” 董承听后笑着作罢,其实虽然酒宴上的气氛表面上看起来十分的热闹,一幅欢腾景象,但是对于蔡邕来说却隐藏着极大的危机,只是他还没有察觉罢了。 事实上在董卓死后,群臣之间禁止谈论关于董卓的话题已经成了不成文的规定,对于王允来说为董承哀叹或者惋惜的言论更加是忌讳。 所以除非是王允主动提起,否则几乎没有人敢拿董卓的事情说三道四,以免惹祸上身。 酒过三巡后,王允忽然问蔡邕:“伯喈公还记得前几天斩首董卓满门之事吗?” “八十余口人的头颅顷刻之间被斩下,如此震撼人心之景怎仍让人轻易忘怀呢?” 酒盅被蔡邕的手紧紧的捏着,身旁的钟繇假装给他续杯,实则小声提醒他要控制一下自己的情绪不要让召来王允的迁怒,蔡邕感谢钟繇的提点,捏着酒盅的手慢慢开始放松。 “也对,特地择地安葬八十一口人,相比对中郎大人您来说也是件不容易的事吧...” 这个时候蔡邕才更加清楚的发现,王允对自己始终不信任,否则不会暗中派人监视自己。 这句话引起了席间不少的sao动,蔡邕隐隐觉得自己私自留下董白的事情似乎已经败露了,不过他还是强行使自己镇静下来,他起身拱手道: “安葬董卓家眷,确有此事。” 席间瞬间炸开了锅,大家忍不住议论纷纷,董承和钟繇都看到了王允脸上已经显而易见的怒容,两人此时的心情也是截然不同的。 看情势对蔡邕不利,钟繇连忙起身抢先王允一步开口: “董卓败坏朝纲、鱼rou百姓,所犯之罪行罄竹难书,为世间所不容。可他的家人却是因与他有血缘关系而牵连,导致连坐而死。司徒大人却不是这样,您为百官之首,素以仁德教人,中郎大人秉着您的行事风格将他们安葬,如果您在场一定也会这么做的。” 听了钟繇的话,本来想要立刻拿蔡邕治罪的王允,反而觉得蔡邕是在维护朝廷的体面,因此改变了初衷,端着酒盅走下台阶来到了蔡邕的面前替他满盅,随即端盅相敬: “我知道伯喈公素来不问军情、刑法之事,这次实在是太过为难您了。” 蔡邕叹了口气,回答道:“董卓虽然残暴不仁,不过对我还算是礼遇有加,他要是肯励精图治的话也必定是朝中的栋梁之才,我这么做也算是回报了他对我的恩情了。” 一旁的钟繇听到这句话大感不妙,因为他触犯了王允内心深处对董卓的忌讳,赶紧打算说话替蔡邕解围,但是这次还没有等他开口王允便伸手截断了他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