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融来商人
只要能产出学渣盐,区区六万难民,唐呦心里完全不惧。 这一项计划由唐杰提出,唐杰留了个心眼,他不想将自己全盘托出,他本身就是一个缺乏安全感的人,等待他完全相托之时,便是他赤身面对大周,其结果无人可以预料。 在太守府呆了两天,唐杰派召见鲁门鲁仓父子商量精盐制作的方法,鲁门鲁仓两人唐杰信得过,成大事者当心胸坦荡,他并不惧怕鲁门鲁仓泄露消息。 鲁门鲁仓世代相传南洲,所谓是乡亲满地界,他们若是泄露,别说族人看不起他们,连他们自己都会觉得丢脸。 几日不见,鲁仓更加苍老了一些,见到唐杰,脸上一喜,随后磕头道:“少主,扬志县今年大丰收!” 对于扬志县大丰收,唐杰早已经听说了消息,他不悦道:“我订下的规矩你忘了吗?待会自行受罚,此次找你们父子前来,是有一项重要事情吩咐你们。” 鲁门毕竟年迈,心智成熟,有些犹豫道:“少主,奴才担心工匠不够。” “这件事情你不用担心,这事情就算是普通百姓都能办到,待会我会派漠狼将军与尔等一起,汝找几个信得过老实人,我需要你等切记,此事非同寻常,绝不可走漏风声,不管是谁,但凡走漏一点风声,否则别怪本少主株连九族!” 唐杰适当露出一丝狠厉,鲁仓父子可谓真正意识到此事的重要性。 鲁仓道:“少主,我爹身体不好,长途跋涉难行,还请少主将此事交托给奴才,奴才一定不负少主所托!鲁仓在此立誓,愿以人头担保!” “谁要你人头!我要你活着,要你替本少主保守秘密!既然如此,鲁门你且退下,此事由鲁仓全权负责!” 鲁门自知鲁仓已经长大,本欲再言,生怕惹的唐杰不高兴,恭然退下,心想鲁仓可定不能让人失望。 唐杰将雪盐的构想告诉了鲁仓,随后掏出早已经写好的纸条,交给他道:“汝看清楚,此事关乎南洲百姓疾苦,若成,南洲将在于饿死之人;若消息泄露,南洲将万劫不复!” 鲁仓惶恐接过纸条,他虽然害怕,却不敢分心,研读雪盐制作,脸上大喜道:“少主,你真是神人矣!听说东洲就有人靠火烧制盐,得到的盐虽然比盐山的精致,可是却耗费人力;有了这雪盐,南洲富矣!”鲁仓竟然开始偷偷哭泣起来。 “南洲男儿生当顶天立地,有何畏惧,哭哭啼啼成何体统!”唐杰教训道。 鲁仓满脸泪痕,啜泣道:“少主有所不知,当年我奶奶生了爹,家里添了人口,那年粮食不够,奶奶为了让爹活下去,拉着爷爷两人进了山里,再以没有回来过!爹从小靠二叔养着,这些年拼命攒钱,哪怕过年,也舍不得买一块布换身衣服,就是想让爷爷奶奶回来看看,咱家有钱了,饿不死他俩,可鲁仓知道,爷爷奶奶去了,爹这是在自欺欺人骗自己罢啦!鲁仓从小就发誓,一定要让族人吃饱饭,再以…再以不会让老人进山里等死的事发生。” 在南洲有一种规矩,家里添了人口,年迈没有劳动力的老人,若是怕粮食顶不过一年,就会主动离家出走,进深山里自己等死。 这便是粮食,要人命的粮食,当年刘伯温向朱元璋提出广积粮、高筑墙、缓称王的九字诀,最终朱元璋一统天下,全靠的就是托,托到敌人没有粮食,没有物资。打仗比的后勤比的就是物资,谁有钱谁就能笑到最后。 鲁仓退下了,他向唐杰保证,一定会保守秘密,制出雪盐。 不一会儿,唐杰的贴身奴才,秦奎便来报:“公子,听说有一个融来商人朱相公想要见你!” 唐杰正准备打发他走,秦奎又道:“公子,融来商人在秦州很有名气,听说整个秦州的生意都被他笼络了。” 唐杰改变心思,道:“领我去看看!” 唐杰这才想起有秦州第一大商融来朱相公的名头,这朱相公是秦州一个普通的地道农民,听说受不了面朝黄土的日子,转行做了生意,开始做的是布匹生意,后来赚了钱;便做起了农具生意,在秦州基本上每行都有涉足,很是出名。 朱相公打扮的很朴素,衣服上还有些蓝色补丁,让人望着不由联想到面色黝黑的老农,他身旁站着两个伙计,见到唐杰。 朱相公恭敬行礼道:“唐公子!” “几位客人远道而来,还请就座,秦奎还不快去给几位客人准备茶水!” 秦奎答应一声便去,三人并没有落座,朱相公上前一步,与唐杰保持在安全距离,这让唐杰对朱相公生出一丝好感。 “想必,汝便是大名鼎鼎的融来商人朱相公!” 朱相公尴尬一笑道:“不过是别人闲说的外号,小人前来,是与公子商量一桩生意的!” “生意?什么生意?”唐杰没想到朱相公这么直白,便反问道。 “小人到了南洲才知道原来南洲士族普遍都在用一种白纸,还有一种恭纸,哪怕是洗漱用的都是一种肥皂的东西。普通人家,更是用的蜡烛!小人通过多方打听,终于让在下打听到一切都来源于扬志县;小人马不停蹄赶到扬志县,才发现公子已经离开了,于是便想到南洲城里碰碰运气……” 唐杰刚到南洲城安家也没几天,这朱相公便打听到了自己,不得不说,还是有几分本事。唐杰也想琢磨着将生意扩充到秦州。 “不知朱相公,想要我旗下的哪一门生意?”唐杰问道。 朱相公身旁的人一喜,朱相公也有些激动道:“如果可以,在下想要蜡烛生意,还有肥皂生意。” 唐杰见朱相公还有后话,便道:“朱相公,需知一人难吃独食的道理,朱相公生意做的那么大,哪怕朱相公在低调,也免不了遭人惦记,本公子不妨直言,朱相公,你看似风光,实如履薄冰;唐某非商人,却也知道商人最看中长远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