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1、少女情怀
舒宜尔哈是个难得的好主子,所以海棠院的人忠诚度比较高,又因为舒宜尔哈对爬床行为的不待见,海棠院里的丫鬟们大多都想着外嫁,不过总有那么几个例外的,或是家中情况不允许,或是本人心太大,会想着打胤禛的主意,而这两年随着弘暄年纪渐长,也就有那么一两个把目光放在了他身上。 说实话,对敢打她儿子主意的人,舒宜尔哈是一万个看不上的,一旦发现有这个苗头,她肯定会及早采取行动,力求把一切都扼杀在摇篮里,本来这是挺好一个事儿,既维护了海棠院的和谐稳定,也展现了舒宜尔哈的手腕,给人一个警示,可谓是两全其美,结果到了要给弘暄挑通房的时候,这好事倒成了阻碍舒宜尔哈的障碍。 经过这么些年的清理整顿,那些心大的丫头在海棠院里根本生存不下去,剩下的基本都是老实本分的人,想着伺候舒宜尔哈几年,以后有个好前程,这些人,大多数对当人家小老婆没什么兴趣,都想着好生嫁个人当正头娘子,在这一点上,海棠院的丫鬟心气儿高着呢! 而舒宜尔哈骨子里又是个很尊重人的性子,哪怕那人是下人呢,她也不会强制规划人家的下半生,她自己当了个侧福晋,想到前面带了个“侧”字,这么些年心里还是不舒服,让她强迫别人去做妾,那可不是她的风格,可是放眼整个海棠院,大大小小十好几个丫鬟,竟没一个看着有那个心思的,这可让舒宜尔哈为难了好一阵子。 最后还是嬷嬷们看的清楚,给舒宜尔哈指了几个人,说是这几个虽然也没什么心思,但真让她们跟了弘暄,她们也不会不愿意,毕竟弘暄卖相喜人,就不为他的身份,单看他的相貌才学性情人品,愿意跟他的人也是大把,海棠院里的丫鬟们虽然老实,不敢主动做什么,但舒宜尔哈真把她们送到弘暄身边,高高兴兴的也不止一个两个。 舒宜尔哈这是当局者迷了,她只顾着考虑别人不愿意做小,却忘了弘暄本人行情走俏,他又时常在海棠院出入,说是把丫头们迷的五迷三道有点儿玄乎,但收获几枚少女心还是妥妥的,她这里规矩严,丫头们知道没有机会,所以即便对弘暄有意,大概也不会有人表现出来,所以,舒宜尔哈发现不了,而嬷嬷们跟这些丫鬟们毕竟离得近些,对她们的心理有一定了解,所以做了一回旁观者清,并且给舒宜尔哈指明了方向。 换个角度考虑,舒宜尔哈发愁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根据嬷嬷们提供的情报,她很快锁定几个对弘暄有意的人选,这几个还都挺不错,原本舒宜尔哈都快选好了,发现了弘时那边的情况,算是给了她一个警示,她又觉得原本看好的那个过于优秀了,不利于弘暄后宅的安稳,有了这个顾虑,她很快把这个人选划掉,又经过一段时间观察,这才选中了这个颜氏。 颜氏父母都是老实人,家里兄弟们看着也不错,属于那种没什么才能却安于现状的本分人,指望他们做出什么成就来那是奢望,不过这种人最好的一点是老实听话还胆子小,绝对不会给人惹祸,而颜氏本人长相清秀,五官没什么特别出色的地方,但看着舒服,她已经到海棠院做事有五六年了,现在也干到二等丫鬟的位置了,能力不算特别出众,却也说得过去,主要是人柔顺听话,心眼儿还好,舒宜尔哈对她也算是了解,知道这丫头心思还有点儿单纯,有个这样的妾侍,弘暄的妻子应该能省心些,出于种种考虑,舒宜尔哈最终选了她。 颜氏对弘暄很有点暗恋的感觉,每次见到弘暄,都忍不住偷偷多看两眼,大概是知道两个人没戏,也可能是出于本身的性格,她连看都不敢多看,她是舒宜尔哈身边的二等丫鬟,只要有心,还是有很多机会能接近弘暄的,可是她却从来没有主动往弘暄跟前凑过,若不是如此,舒宜尔哈也不至于一直都没发现她的心思。
不过,有人提醒之后,舒宜尔哈再去观察,颜氏的那点儿小心思也就瞒不住了,她对弘暄有意,不过却表现的很克制,只是偷偷把人放在心里,并不去做过多的奢望,也没有多余的动作,这让舒宜尔哈很有好感,证明她性子虽然软一些,却是个冷静的人,也很有理智,这样的性格,就算让她跟了弘暄,她也能认清楚自己的身份,不去求不该求的东西。 看好了人选,当然要通知她,并且让人向她传授知识,这种事自然不需要舒宜尔哈去做,她一声令下,自有嬷嬷们全程代劳,当然了,首先要做的,还是确认一下颜氏本人的意愿,即便她对弘暄有好感,也不代表她就一定愿意给弘暄做小,所以,还是要问过她才行。 颜氏可能是没想到这种事会落到她头上,当听嬷嬷转达了舒宜尔哈的意思后,脸先就红了,半晌做不出反应来,嬷嬷们也很有耐心,并不催她,安静的等她回过神来,好半天,颜氏才回了点儿神,犹自带着怀疑询问是真是假,得到确认后,才开始认真考虑。 最终颜氏还是点了头,这对她来说,是个难得的机会,跟弘暄在一起,她也并不是没有幻想过,只是她知道希望不大,所以每每想起,都很快告诉自己不可能,不要做无谓的幻想,可是她没想到,这种幻想竟然真的要成真了,她不知道以后会怎么样,这个时候也没时间给她去仔细分析,她只知道,这个机会若是抓不住,她一定会后悔,所以,哪怕还有许多的不确定,她也毫不犹豫的点了头,至于说只能做弘暄的小妾这回事,颜氏根本就不在意,她早知道两人身份有别,就算是偶尔的幻想,都没敢想过要做弘暄的妻子,能跟在弘暄身边,她就已经很知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