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3.万寿礼
弘晓周岁之后,马上就是皇帝的万寿,这两年胤禛在皇帝面前颇有脸面,皇帝对雍亲王府时有赏赐,为了表达对雍亲王府上下对皇帝的忠心与感激,府上准备的寿礼规格也是逐步提升,不单有胤禛搜罗来的奇珍异宝,还有号称他亲手种出来的瓜果蔬菜,府上的女人们也必须有表达自己心意之作,未必要多贵重,但心意却绝不能少,即便这些东西都不一定会到皇帝面前,众人准备时也是丝毫不敢懈怠,力求能够尽善尽美。 舒宜尔哈自然不能免俗,这种场面上的事,她一向做的无可挑剔,她虽然没想过靠万寿节礼出彩,最起码不能落后,她准备的东西,皇帝不一定知道,但胤禛是肯定会过目的,对她来说,皇帝怎么看的不重要,重要的是要让胤禛满意。 &猪-猪岛-小说;嫁进雍亲王府十来年,每年都要准备万寿节礼,隔上几年,还要想个新奇的点子,准备些新奇又出彩的礼物,舒宜尔哈还真没少费心思,去年时她刚生了弘晓,礼物只是中规中矩,今年免不了要多用点儿心,还好她一向未雨绸缪惯了,去年秋天就开始准备,从酿的几桶葡萄酒里,挑出口感最好颜色最为澄澈的一桶,还有学胤禛冒充农妇种的花生,加上亲手抄的经文,加上一个玉石摆件,另有一些例礼,凑出来一份价值和心意都很充足的礼物。 弘暄和弘昉的年龄渐长,也是要送礼的,他们这些小辈给皇祖父送寿礼,看的就不是价值而是心意了,弘暄大多数时间住在宫里,佟佳贵妃负责照看他,又有和嫔因着舒宜尔哈的关系,对他也多有照顾,这两个都是身家丰厚的主,私下没少补贴弘暄,也会提点他一些皇帝的喜好,因此,弘暄在皇帝面前表现一直不错,十足是皇帝喜欢的样子,再加上皇帝重用胤禛,自然要给他的儿子脸面,弘时各方面都是平平,弘暄就成了皇帝重点关注的对象,这几年下来,众皇孙中,他的地位一直处于前三,皇帝对他关怀有加,他自然心存感念,想要借礼物表达一下自己的心。 弘暄是个有主见的孩子,并不喜欢依靠别人,因此,他婉拒了舒宜尔哈的帮助,自己跟弘昉两个嘀咕了好几回,两兄弟向自己阿玛额娘看齐,抄了孝经,自己现种地来不及,问了舒宜尔哈,学了樱桃酒的做法,弘暄趁着在家的功夫就开始动手,一开始只有他两个折腾,没多久弘昀和弘时也加入进来,兄弟几个鼓捣了一个多月,弄出来两坛子樱桃酒,又合力写了一万个寿字,就是不会写字的弘历、弘昼、弘晓和弘旻,也被他们握着手一人划了个寿,最后以雍亲王府阿哥们的名义进了上去,而这份来自孙子们的孝心,自然让皇帝十分满意,当着众人的面夸胤禛会教孩子,孩子们又孝顺又能干,好生培养,日后必然有出息云云,雍亲王府又出了次风头。 孩子们在皇帝面前露了脸,自己又得了称赞,胤禛的冰块脸上也带了点儿笑影,回头就给几个孩子丰厚的奖励,他也知道这主意是弘暄想的,他拉上弘昉和弘晓不意外,但他肯让兄弟们都参与进来,不独占功劳,对兄长尊敬,对弟弟爱护,不藏私不小气,性情宽厚大度,反正这孩子他是越看越满意,更坚定了将弘暄当做继承人培养的决心。 孩子们露了脸,母亲们也跟着长脸,其中收益最大的自然是舒宜尔哈,胤禛那么内敛的人,也在她面前夸了弘暄几句,舒宜尔哈心中暗喜,她可不是那口是心非的,胤禛敢夸,她就敢顺杆爬,很是表达了一番以子为傲的心情,让胤禛很是无语,让她好好带孩子,跟弘昉说,别总闷屋里看书,多出来走走,还闲的话,赶紧教弘晓走路,别让他满院子乱爬,传出去总是不好看,几句话把舒宜尔哈打击的够呛。 孩子们各有各的性格,在舒宜尔哈眼里的天才弘昉,别人看来是个不爱理人不爱说话的书呆子,她的小心肝弘晓,被人怀疑脑子笨,可是她真不觉得这两个孩子哪里有问题了,分明是别人没见识,容不得有个性的孩子。可是,即便她再怎么看自己的孩子好,也得承认,弘昉还真不是大众眼中的出色孩子。
舒宜尔哈的三个儿子,弘暄是真优秀,智商情商都在线,是大多数人眼中的优秀榜样,性格上没什么可指摘之处,跟弘暄一比,弘昉的表现就差了不少,他是智商爆表,情商一般,但因为智商太高,能让他感兴趣的事太少,对人更没兴趣,轻易不肯理人,给人的观感不好接近,就有人不说好话,说他性格孤僻是个怪人,至于说弘晓,这孩子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就是不肯好好走路,舒宜尔哈观察了好久,也没找到原因,请了太医来看,都说他身子好得很,并没有毛病,既然他身体健康,舒宜尔哈也就不想勉强他,想着过两个月就好了,谁知道这也碍了胤禛的眼。 对于几个孩子的教育,胤禛对舒宜尔哈表达了充分的信任,一般不会多说什么,但是他提出来了,舒宜尔哈就不能当没这回事,她决定先解决弘昉的问题,趁着晚上一起吃饭,她笑眯眯的问弘昉:“我看你总是闷在屋里看书,一天说不了几句话,你也不嫌闷?整天看书有什么趣儿,你也多出门转转,多跟人接触接触,别真成书呆子了。” 舒宜尔哈已经很久没管过弘昉的兴趣爱好了,忽然间提起,弘昉小小诧异了一下,问:“谁在额娘跟前说闲话了?” 舒宜尔哈摇头:“没人,只是我觉得你这样不行,我知道你嫌跟人接触没意思,觉得不如看书有趣,不如学习有意义,但是,书里的东西都是死的,你想真正领悟或是验证书上写的真伪,就该多听多看,而不是闷在屋里闭门造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