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零八。士族的底蕴
书迷正在阅读:天定良缘、风自南来、重生农家:空间灵泉有点田、九阳战皇、剩女福田、河图寄灵人、异世界霸主从工匠开始、妻高一招、弃妇也逍遥、东州
三家家主商议后,既然不能为敌,那我们就按宇文元帅说的来,结交于李儒晋,让李儒晋为我们士族想个出路,更希望李儒晋能够帮士族出谋划策,改变士族现在这种没落局面。定好大方向后,下面就看如果结交李儒晋了。 家主们商议一番后,决定分两条线行动,第一,回信给宇文元帅,同意他的建议,同时派出家族中分量比较重的人物,如各家少主级别的,年龄段相近,比较容易有共同的话题。从正面接触李儒晋, 第二,派出家族中头脑灵活,性格活泼的直系弟子,从侧面接近李儒晋,争取做到投其所好,拉拢李儒晋,再不济也要给李儒晋留下好的印象。 第三,动用家族精干力量,从各个方面调查李儒晋,从各个角度去观察李儒晋,了解李儒晋,但有一个前提,千万不能被李儒晋察觉,省的偷鸡不成蚀把米,坏了印象,同时为前两支拉拢人员提供情报支持。 决定好之后,三家家主就人手问题开始商议,不能同时派三家少主都去吧,那动作太明显,借宇文元帅的东风,宇文家的少主宇文皓元为第一波正面接触李儒晋的最佳人选。 另外两家也都从家族中的直系弟子,挑选出精明,能干的人选,从侧面接触李儒晋。调查人员由老于世故的管家级别的人员带队,分成两个方向,一支,负责去海州调查,另一支去帝都,暗中观察李儒晋。 信已经发出,信使正在去西宁大帅府的路上,调查人员也已经开拔,正在向帝都前进,侧面接触人员也随同出发,争取能早一日制造机会和李儒晋接触上。 而宇文皓元则在家中等待,等待宇文大帅的回信。 宇文大帅接到信后,看完,总算是放下了心,他一直都在担心,担心宇文士族放不下自己的骄傲,非要和李儒晋较劲,那他就成了夹心饼干了,非常的难受。 既然士族接受了他的建议,他不介意做一次好人,为双方牵个线,立刻回信,约好在帝都,他的家中会面。而他也请了个假,赶回帝都,他欠大帅和李儒晋的人情可不少,正好趁这个机会,回去处理一下。 此时的李儒晋正在忙活,改革的事情,他现在基本上不管了,一门心思的放在军部的实验室里,直升飞机的原型机已经试飞成功,但机型太小,载重量更是小的只有可怜的120公斤,但别的数据还是让李儒晋很欣慰,无论是速度,高度飞行半径,还是机械性能,电机的使用效果,或电池的蓄电量,都达到或超出李儒晋的预计,特别是电池的蓄电量,大大的超出李儒晋的估算,这也是李儒晋第一次真正见识到这个世界的顶级电力技术。 两块各重120公斤的蓄电池,为780公斤重的原型机,提供了近1000公里的续航能力,这一数据大大的超出了李儒晋的估算,也给了李儒晋一个大大的惊喜,但这最顶级的电板的价格也给了李儒晋一个“惊喜”一块电板的成本价达到了5500元,这个价格,高! 大马力的柴油发动机的研制也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在李儒晋的指引下,开始研发V型发动机的研制。V型发动机是指发动机的气缸以V字型排列,减少发动机的的占用空间,同时提高发动机气缸数,增加发动机的功率。而李儒晋的研发目标则是前世苏联的V-2坦克系列发动机。 V-2坦克发动机是苏联专门为坦克而研发的一整系列的发动机,其基本型号为V2-34型发动机,该发动机是V型12缸,在以后的研发中共衍生出22个型号,李儒晋不可能把所有的型号都研发出来,只能选择其中的几种,自然吸气的如V2-34,V-54,V-55等,而增压发动机,暂时还不在李儒晋的考虑范围之内。 而发动机的研发,现在进入到一个瓶颈阶段,就是发动机的铸造材料不合格,无法实现发动机的小型化,这让李儒晋很是头疼,材料学,又是一门很庞大的学科。 现在的科技资金投入根本就无法支撑材料学研究的恐怖投入,李儒晋只好再次在记忆中寻找合适的材料。想来想去,李儒晋还是把柴油机的致密石墨铸铁方法拿了出来,这一方法将大大的减小发动机的体积,虽然工艺有些繁琐但制造出来的柴油发动机将会有一个质的提高。 拿出改进方案后,新型的铸铁发动机还要有一段时间才会制造出来,李儒晋再次把注意力放在了直升飞机上。制造直升飞机的材料到是不用发愁,这一块,大文帝国的材料学有一定的技术积累,虽然在某些方面有所欠缺,但还有不少替代材料可以补充。 想到材料学,李儒晋不禁挠挠头,这个玩意太不好弄了,完全是靠强大的资金投入,连续不断的上千次,上万次的试验才会有一定的机会研发出一个新的材料,现在进行材料学的研发是一件完全不可能的事。还是需要前世的经验和配方。 想到这,李儒晋回到办公室,把现在需要的一些材料的配方先写出来,在保密的同时,进行原料积累。坦克用的装甲钢,发动机喷嘴用的高精钢,船舶用的舰体钢,甲板钢,等一系列不同的钢材。 写完后,李儒晋直接去了大帅的办公室,将这些配方交给了大帅。放在李儒晋自己手里,李儒晋对自己不放心,放在实验室里,李儒晋会对实验室不放心,这个还是放在大帅办公室的保险柜里,那里才是帝国最安全的地方。 大帅办公室的保险柜并不在大帅的办公室里,这只是一个说法,具体什么地方,帝国可能只有三个人知道,一个是大帅本人,另外两个可能是皇帝和宇文元帅了。 大帅接过李儒晋递过来的配方,经过李儒晋的介绍,那几张纸,在大帅的手里,也是仿若千斤,这些配方的价值,大帅自己都无法估算,这些配方对大文帝国军事装备不是一个量的提升,而是一个质的提升。这些配方,更本就无法用金钱来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