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 历史小说 - 塞北王朝金在线阅读 - 186宋和金的接班人

186宋和金的接班人

    军队表态了,你皇帝又能怎样。当年大家不顾不顾完颜宗峻言的感受,现在大家不顾你的感受,苍天饶过谁?

    宗辅也有自己的小九九,他是阿骨打的儿子,皇帝在阿骨打一系传承,比在太宗一系传承对自己有利。

    这样一来,皇位的争夺,演变成了太祖系和太宗系之间的争斗。

    已经中风的完颜吴乞买也还算清醒,明白太祖一系的加上宗翰的实力,是自己不能抗衡的,宗磐当不上这个皇帝了。

    吴乞买并没有想到宗磐以后的结局,因为女真人有政治斗争,但基本不波及太广,比如说乌古乃搞掉乌骨出,并没有影响到习不失的地位。可是女真已经变了,已经不在那么单纯,他会考虑的更多,作为皇权的旁支,无论是宗磐还是宗翰,一旦牵连到了皇权,都不会有好下场。

    于是吴乞买下令立完颜亶为为谙班勃极烈,咱们之前说过,谙班勃极烈就是储君。

    这一下宗翰就牛逼了,等于是他左右了皇帝的人选,他把皇帝都给逼到下风口,威风的不可一世。

    所谓否极泰来,物极必反,宗翰把宗磐给彻底的得罪了,也让宗干觉得宗翰太过于猖狂,这为他的悲惨命运埋下了伏笔。

    金国的事情并不多,咱们在转圜会大宋。

    也就在四月,富顺监男子李勃伪称徐王,小李被召到行在,十月被杀,装13就会遭雷劈的,何况你装王爷,你不死谁死?

    金国确立了皇储,大宋也到了确定皇储的时候了。

    我们前面说过,北宋皇室及其近族的男女老幼,都被北宋朝臣中的民族败类,依照女真贵族的意图,按照、而指名追索,一律押解北去。除赵构一人外,几乎没有人逃脱。

    赵构在即皇帝位之前曾得一子,并又五个女儿,儿子在“苗刘兵变”平定后不久即因病夭逝。

    我们在前面交代过了,五个女儿,都被掳到金国。

    康大宗姬赵佛佑,北迁时四岁,后入洗衣院。

    康二宗姬赵神佑,北迁时四岁,后入洗衣院。

    康三宗姬,北迁时三岁,死於途中。

    康四宗姬,北迁时二岁,死於途中。

    康五宗姬,北迁时二岁,死於途。

    高宗皇帝在扬州时,因惊怖过度,已不能生育子嗣,必须从宗室中过继一个儿童来做他的儿子,以备将来继承皇位。

    太宗这一系几乎没人可挑选了,只能从太祖或者魏王这两系来挑选了。

    绍兴元年六月,上虞县丞娄寅亮,乘赵构停留在绍兴府上之际,上了一道奏章说:太祖舍其子而立弟,此天下之大公也。……昌陵之后寂寥无闻,奔迸蓝缕,仅同民庶……**陛下于‘伯’字行下遴选太祖诸孙有贤德者,视秩亲王,使牧九州,以待皇嗣之生,退处藩服……

    娄寅亮以一个县丞的身份,就敢上书谈论皇储的问题,是因为当时有很多民间的传说。

    赵匡胤的死,其弟赵光义的登基,是历史上的一场悬案,后世称之为“斧声烛影,千古之谜”。

    赵光义继承了帝位之后,为上述之事搞一个钦定的宣传纲要,颁布一个统一的说辞:“金匮之盟”。

    关于这个盟约,在下就不详细的说了,各位看官要是有兴趣,可以自己找资料看一看。

    即便是这个盟约的说法也是漏洞百出,从北宋直到南宋,在其朝野上下,却都在流行着一种传说,以为赵匡胤是被赵光义谋害的,赵光义的帝位是通过阴谋篡弑的办法而取得的。赵匡胤的两个儿子,赵德昭和赵德芳,也是被赵光义暗害致死的。

    在下也是支持这种说法,当年的悬案赵光义有太多的嫌疑了,他洗不干净的,将来有时间的话,在下在去把这段历史给梳理出来。

    社会舆论认为赵光义这一支,不但应该把皇位再归还给赵匡胤的后裔,甚至连篡弑时的那笔血债也得偿还。

    传说在长期流行之后,便和一些离奇古怪的迷信、报应之说夹杂在一起。

    一个在北宋灭亡时被俘虏北去的汉人,在他“北狩时就亲见确闻之事”写成的中记载:吴乞买其貌绝类我太祖皇帝塑像。

    金国铁骑的南侵和北宋的灭亡,以及赵姓宗室贵戚被俘北去,全是吴乞买在位期内干出来的,而被金人俘虏去的北宋皇帝和皇室子女,又全都是宋太宗赵光义的后裔。

    的言外之意,乃是向人暗示说:吴乞买是赵匡胤转世,之所以灭掉北宋而俘虏了赵佶、赵桓父子以及皇室子女多人,是为清算百余年前的那笔血泪旧债。

    因果报应这种事情谁也说不清楚,但是却明确的表达着对太祖的同情,对太宗的鄙夷。

    就连隆祐太后的哲宗孟后,也“尝感异梦,密为高宗言之”,使得高宗赵构恍然大悟。

    就是说孟后梦见宋太祖赵匡胤来向她示意,提出要把皇位归还给他的后裔。在下认为这不过是一个下驴的坡道而已,因为要下驴了。

    风波到了一个该平息,且时机恰到好处的时候。

    对高宗皇帝来说,自己没有儿子,把皇位传给太祖一系,对自己并没有任何损害,反而落得一个好名声。

    赵构看到这道奏章之后,觉得很满意,而且也很是时候,立即把娄寅亮提升为监察御使,并立即派人把任命状送往上虞县娄家。

    之前也有人提出让高宗皇帝立太子,为此还丢了性命,为何?原因是提的不是时候。要说娄寅亮看准了时机,也是不准确的,他只是恰好而已。

    娄家的人听到有诏令降临,以为必是大难临头,不禁“相与环泣”。

    来人把升官的委任状取出,全家才安下心来,娄寅亮也跟随来人,一同到绍兴府去了。

    高宗皇帝提拔了娄寅亮,也就向天下表了白,他愿意把皇位让给太祖一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