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李纲十策
你这么说话,让高宗皇帝怎么想?你不把我当皇帝看,你看不起我?你觉得我没资格当皇帝?你特么这是非法强拆,我告你去! 高宗皇帝现在已经是骑虎之势,对于二帝的回归,他太敏感了。李纲却没有察觉,他太不懂皇帝的心事了。 李纲接着又开始摆架子,端着说了:“臣自知能力不足,不能胜任陛下的委任,请求收回成命。另外臣在来朝廷的途中,颜岐曾将他对臣的奏章送给臣,说臣被金人所厌恨,不应该任宰相。像臣这样愚蠢只知道姓赵的,不知道金人,应该被金人所厌恨。不过,说臣的才能不能胜任宰相之职,是可以的,但如果说因为臣被金人所厌恨因而不能任宰相,则不行。” 李纲经历两次罢免,对朝廷不可能一点防备都没有。现在说不干,是为干争取空间。 这招没用的,对高宗皇帝来说,没有绝对的实力之前,绝对不能和金国开战,你只是保镖,不是杀手。请你下馆子,别当真,有可能下的是水管子。 事实证明高宗皇帝,就是请李纲下水管子的。 高宗皇帝对李纲的话很不满,同时也恨死了颜岐。你帮忙别添乱,你不帮忙还专给我添乱。搞得现在和李纲说话,处于一个被动状态。 高宗憋着一肚子火,还要对李纲好言抚慰,并把投降派范宗尹从朝廷调出,任舒州知州,颜岐一起去舒州做祠官。 如果说颜岐事标准的投降派的话,那么范宗尹绝对不是投降派,大宋朝就是缺少他这样人。 在下读《宋史》的时候,个人觉得无论是李纲还是宗泽,他们都不能救大宋,因为凭借大宋的军事实力,根本打不过金国。所以只能和谈,但是和谈总是有底线的,不是什么都答应。 范宗尹这样的人,很对在下的脾气。他提出拖着谈,同时加紧练兵,不要和金国玩那些花花哨,撩拨他们。一旦他们军事实力下降以后,那么大宋随时可以反击。 事实证明,金人的军事战斗力,下降的速度,是一溜烟小跑式。 从范宗尹的诗,也可以看出,他绝对不是投降派。诗曰:驱车向金阙,此行何太速。家山岂不恋,陶令瓶无粟。所以对别人说他是投降派,老范很郁闷。 但这种观点,既不符合投降派一味苟且想法,也不能容于主战派的强硬,所以范宗尹之辈注定是姥姥不亲,舅舅不爱的角色。 大宋不缺乏左青龙右白虎的壮士,也不缺乏腰间纹个米老鼠的奴才。 缺的是引领国家,在风浪中纵横的舵手。即使有,也被归为汉jian一类。 高宗皇帝就是一例,他把宋朝从死亡的边缘给拉了回来,结果却被后人黑成一个懦弱无能的皇帝。 做到了这一步,李纲还是摆架子,一副誓死不做宰相的派头。 高宗皇帝继续李纲面子,说:“朕知卿忠义智略久矣,欲使敌国畏服,四方安宁,非相卿不可,卿其勿辞。” 李纲看火候差不多了,顿首哭泣,说:陛下不以臣愚蠢粗陋,臣也当誓死效忠。自古以来都是“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陛下一定要区别小人和君子,使臣能够放心大胆的去干。唐玄宗任用姚崇为宰相的时候,姚崇给唐玄宗上了十条建议。臣李纲效仿先贤,也列举了十条建议,希望陛下能够考虑执行。 李纲来到高宗皇帝身边,已有不少日子了,对高宗皇帝有一定的了解。这一段话,是李纲的忧虑,他知道高宗皇帝,抗战意志非常不坚定。 李纲也有自身的问题,从他的话,不仅仅可以看出李纲的忧虑,也可以看出李纲希望自己能够乾纲独断,他的话,高宗皇帝必须听。 这个真的不现实,即使贤如寇准,范仲淹之流,也没有要这么大的权利。即便他推崇的姚崇,也没有这么大的权利。 这就为以后,小人们弹劾李纲的揽权,埋下了伏笔。 在下把李纲的十条建议给收录了进来,各位看官请过目。 一曰议国事。谓中国之御四裔,能守而后可战,能战而后可和,而靖康之末皆失之。今欲战则不足,欲和则不可,莫若先自治,专以守为策,俟吾政事修,士气振,然后可议大举。 二曰议巡幸。谓车驾不可不一到京师,见宗庙,以慰都人之心,度未可居,则为巡幸之计。以天下形势而观。长安为上,襄阳次之,建康又次之,皆当诏有司预为之备。 三日议赦令。谓祖宗登极赦令,皆有常式。前日赦书,乃以张邦昌伪赦为法,如赦恶逆及罪废官尽复官职,皆泛滥不可行,宜悉改正以法。 四曰议僭逆。谓张邦昌为国大臣,不能临难死节,而挟金人之势易姓改号,宜正典刑,垂戒万世。 五曰议伪命。谓国家更大变,鲜仗节死义之士,而受伪官以屈膝于其庭者,不可胜数。昔肃宗平贼,污为伪者以六等定罪,宜仿之以励士风。 六曰议战。谓军政久废,士气怯惰,宜一新纪律,信赏必罚,以作其气。 七曰议守。谓敌情狡狯,势必复来,宜于沿河、江、淮措置控御,以扼其冲。 八曰议本政。谓政出多门,纪纲紊乱,宜一归之于中书,则朝廷尊。 九曰议久任。谓靖康间进退大臣太速,功效蔑著,宜慎择而久任之,以责成功。 十曰议修德。谓上始膺天命,宜益修孝悌恭俭,以副四海之望,而致中兴。 这十条建议总结起来是说,现在要修养生息,恢复国力。剪除僭逆,维护纲常。布置战守,以防金国。 这些建议不错,若能实施,必然可以恢复中华盛世。 可所有的事情,都有一个核心,钱从哪里来?汴梁城都被洗劫一空了,整个北方一片荒凉,你还有心收税?你该救灾! 南方的钱粮根本不敢运,因为金国人随时都能来抢,所以战守都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