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 言情小说 - 乱红楼在线阅读 - 又副之袭人

又副之袭人

    袭人这个人的为人,简直不用多说。

    只看两件对应的事情就知道了。

    第三十四回——“情中情因情感meimei,错里错以错劝哥哥”

    袭人在王夫人面前“动情倾述”,说自己是多么、多么的担心宝玉的名声——

    “……况且林姑娘宝姑娘又是两姨姑表姊妹,虽说是姊妹们,到底是男女之分,日夜一处起坐不方便,由不得叫人悬心,便是外人看着也不像。一家子的事,俗语说的‘没事常思有事’,世上多少无头脑的人,多半因为无心中做出,有心人看见,当作有心事,反说坏了。只是预先不防着,断然不好……”

    话是这么说,可她后面怎么做的呢?

    仅仅就在两回之后,第三十六回,宝钗到怡红院探访。当时宝玉在午睡。

    袭人以“脖子酸”为名自动离开,替熟睡的宝玉做了主,留宝钗宝玉孤男寡女共处一室,不但如此,还主动把宝玉的贴身衣物给宝钗去绣。在这个时候,她在王夫人面前说的“日夜悬心”去了哪里?

    前后对比,为人可知!

    也正是这个对比,也能看出,袭人虽然用心险恶,心机手段却并不高明。她所仰仗的,是自小尽心服侍宝玉,用身子拉拢宝玉,陪养出来的,宝玉对她的情分、信赖。

    &

    之前在晴雯的评论里已经提到过,和晴雯的待遇对比,能很明显的看出,袭人并不是贾母给宝玉的“姨娘备选”。袭人一直都是“贾母的人,不过借给宝玉使唤”,若是给宝玉的,怎么还能算是贾母的人?

    没有这个道理。

    第三十一回轻巧的写出了袭人的心理话——“素日想着后来争荣夸耀之心”

    这话,才是袭人的注脚!

    被派到宝玉身边,宝玉的性情为人,让她滋生了野心,由此由原本的“珍珠”一般的女孩,变成了会“袭人”的女人。

    &

    袭人本不是贾母给宝玉做未来姨娘的,但她想要“争荣夸耀”,要自己谋取一个姨娘的地位,故此这么告诉自己,多半也这么告诉宝玉。宝玉求欢,她半推半就的就应了。

    这哪儿真是她的本分?

    莫说她就没“未来姨娘”的身份,就是有,真守本分的话,也一样不该答应!

    晴雯自重,作为贾母给的“未来姨娘”,不就因为被王夫人怀疑“与宝玉有私”给赶出去了么?可见,袭人所为的“未来姨娘”、“不为越礼”都是给自己找的借口,或者干脆就是拿来糊弄宝玉的。

    &

    同时,也正因为她的“争荣夸耀之心”,袭人就要宝玉信任、依赖自己。

    她知道宝玉对黛玉的感情,就要想方设法的丑化、排挤黛玉。

    如在王夫人的面前告黛玉的黑状是一例,离间黛玉和其他姑娘的关系的事,也是常做。

    如第三十二回。

    原文如下——

    【史湘云道:“提这个便怎么?我知道你的心病,恐怕你的林meimei听见,又怪嗔我赞了宝jiejie。可是为这个不是?”袭人在旁嗤的一笑,说道:“云姑娘,你如今大了,越发心直口快了。”

    史湘云道:“好哥哥,你不必说话教我恶心。只会在我们跟前说话,见了你林meimei,又不知怎么了。”

    袭人道:“且别说顽话,正有一件事还要求你呢。”】

    你看,史湘云句句话都说黛玉小心眼,若袭人真是个温柔和顺的,就算不为黛玉分辨两句,也不该附和吧?

    但事实上呢?

    她说湘云是“心直口快”!

    非但如此,她后面还议论黛玉说“……旧年好一年的功夫,做了个香袋儿,今年半年,还没见拿针拿线。”

    前后的话,句句都在说黛玉多么的小心眼,不耐烦做针线等事。

    然而,黛玉真的如此小心眼吗?

    诚然,在和宝玉的感情相关的事情上,黛玉是小心眼的。

    但红楼之中,恰好独独是湘云没半点资格说黛玉小心眼。

    湘云早就曾在黛玉面前夸过宝钗、曾拿黛玉比过戏子、曾说黛玉假清高,曾在黛玉的潇湘馆被贾府抄了而她自己安然无恙的情形下,大大咧咧的对黛玉说“你的处境和我相同”……

    哪次黛玉和她计较过!

    那么,明明黛玉没和她计较过,湘云为什么又会认为黛玉计较?

    从这三十二回就能看得清清楚楚,有相当的原因,是因为袭人的离间和诽谤。

    因湘云和袭人认识的早,信任袭人,袭人就肆无忌惮的利用了这种关系,不但无视湘云在家时的艰难,要湘云做针线,还离间湘云和黛玉的关系,破坏黛玉的名声。

    且这些话还是在宝玉面前说的。

    仗着宝玉的信任,看宝玉没有发现她的当面排挤,她日后只会做得更过分,更明显!

    又如第六十二回。

    探春说起个人生日——正月里是贾母、宝钗,二月里没人。

    这时候袭人就说了,二月里有人,是黛玉。这也就罢了,偏后面还加了一句——“就只不是咱家的人”。

    黛玉不是“咱家的人”,难道宝钗就是了吗?

    画蛇添足的一句,让袭人的排挤之意显得无比鲜明。而这样的话,偏还是探春不好应、没法应的。

    而对黛玉这样的姑娘都如此,逐渐得到了宝玉信任,又不服她的晴雯,难道袭人会轻轻放过吗?

    &

    然而,袭人终究还是折腾过头了。

    宝玉被作者借神仙之口评了一句“天分高明、性情颖慧”,哪里是个笨蛋?诚然,他自小得袭人服侍,对她亲近又信赖,加上对女子往往总往好处想,认为她们是“水做的骨rou”……

    但这不等于他会无条件的信赖下去。

    第三十二回,袭人当着宝玉的面在湘云面前说黛玉小心眼,宝玉当时似乎什么都没发觉,但到了三十四回,宝玉要给黛玉送信物,就特地支走了袭人,派了晴雯。

    照理,袭人是听过他对黛玉的衷肠的,宝玉又看了西厢记一类的书,为什么就不愿意让袭人来做“红娘”呢?

    说到底,宝玉虽不愿多想,但还是对袭人有了怀疑。

    若非怀疑的种子已经种下,等到晴雯出事时,宝玉怎么会一下子怀疑到袭人身上去?

    只是,到了那个时候,多年的情分在,加上素来对女儿家的高看,宝玉到底还是压下了怀疑而已。

    但是,这种怀疑终究会有变得确切的一天。

    宝玉虽身边珠围翠绕,但钟情的却唯有黛玉。即使是宝钗那样的美人,也并没有让他在两者之间纠结。在欣赏宝钗之美时,他也只是欣赏,从没生过“要在一起”的念头。

    晴雯死,宝玉能压下怀疑,黛玉死,宝玉还能压下怀疑吗?

    &

    脂批中后来有提到,宝玉身边是“宝钗之妻,麝月之婢,尚念出家”。

    可见,在袭人离开贾府、宝玉娶宝钗的时候,贾府尚且没有完全没落。怎么也没到连“未来姨娘”也要卖的地步(这时候王夫人已经确定了袭人的身份了)。

    那么,这时候袭人是怎么离开贾家的?

    我记得看到过个颇为可笑的评论说,袭人是为了救贾府而离开的。但是,一个名分未定的丫鬟能救贾府?还是以嫁给戏子的方式?

    不要太搞笑好不好。

    又不是以袭人为主角的狗血天雷文。

    我想,这是唯一的可能——宝玉发现了袭人的真面目,失望之下,驱她出府了。

    只不过,《红楼梦》是一部“将真事隐去,用假语村言”的小说。

    在红楼的前八十回,除了晴雯的讽刺和情节的呼应逗漏,几乎通篇都对袭人用的是“好话”,这是正照**,将骷髅化红粉的写作方式。

    正如诸多对黛玉宝玉的贬损之言是似贬实赞一样。

    我相信,袭人出府,作者也不会写出事情,只会以对话、剧情的用词技巧来透露真情。

    &

    当然,袭人这样的人,有心计有狠毒而手段不算高明,倒也不代表她一无是处。

    这从她数次诤谏宝玉也能看得出,她也有真心为宝玉好的那一面。

    同时,“在贾母身边时心中只有贾母,在宝玉身边时心中只有宝玉”,在蒋玉菡身边时多半也就只有蒋玉菡了。既然她是以妻子的身份嫁给蒋玉菡的,想来也会安于这个身份,为蒋玉菡尽心吧。

    脂批中同样有提到,红楼后文中会有蒋玉菡和袭人供奉宝玉的情节。

    我相信,蒋玉菡是这件事的主导,袭人是跟着蒋玉菡的,但也不能说这里面就没有她对宝玉的旧情了。

    只不过,对宝玉的感情,永远抵不过她为自己的谋算重要。

    “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桂如兰”,一个“枉”,一个“空”,不是白用的。

    &

    对于袭人,其实效颦疑惑的只有一件事。

    被视为红楼重要研究证据的脂批,对袭人可谓是极尽好话。是真看不到情节的对应呢,还是被袭人的人物原型蒙蔽呢,还是为曹公遮掩呢?

    可惜,这个问题已经无人能够回答了。

    效颦只能从曹公对袭人的形容,以及他设置的情节里,看到曹公对女子的惋惜和失望。为这个女子如她的名字一般的变化。

    珍珠,变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