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卡在电影名上
中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很多次因为异族入侵导致中原大乱的情况。当然,通常而言这有一个前提,就是中原本身处于弱势。这是一个典型的此强彼弱的格局。最开始,是匈奴、鲜卑,后来变成蒙古、女真,到了清末,又变成了扶桑。当中原文化强盛的时候,它们永远安安静静好像不会威胁到华夏,而善良的人民总是愿意相信所有人都和他们一样安于平淡而幸福的生活,不愿相信这个世界上竟然会有总想着不劳而获,看见别人过得比自己好就选择用刀兵抢夺的人存在。所以中原总是一次又一次地遭遇这样的劫难,一次一次逃脱不了这悲剧的轮回。 强秦,碾压得匈奴气都不敢出。 强汉,暂时的隐忍是为了封狼居胥,封侯万里。 而后,汉末三国,五胡乱华,并州地区匈奴人羯人叛乱,烧杀掳掠祸乱天下。 北地苍凉,衣冠南迁,胡狄遍地,汉家子弟几欲被数屠殆尽。中原十室九空。 这个时候,一支军队横空出世。这并不是一支严格意义上的军队,没有光鲜的甲胄,没有风光的将军,这是由无数汉族流民构成的不算军队的武装集团。它的名字叫做“乞活军”。 乞活军,只要看一眼这个名字,听一声这个名字,谁都明白其中的含义。已经要活不下去了,已经到了生命的最低点了,已经到了尊严的最边缘了,只存在最卑微的希望,只有最小的愿望,活下去。为了活下去,他们能够做一切。 而这支军队中,出现了一个被后世很多人遗忘。却以其光芒让当时无数人为之震撼的人物。 他的名字叫做冉闵。 或者那个敬称,冉闵大帝。 孔子曾说,“微管仲,吾其披发左衽矣”,而假如不是冉闵,假如不是这冲破五胡乱华的压制的一声怒吼,整个中原,整个中原文明如今会是什么模样?谁都不敢去想,谁都不忍去猜。成秋屏不太清楚其他人的事迹,但是对于武悼天王冉闵。却是再清楚不过,这个人无论从什么意义上,都是个传奇。准确地说,在他的面前,唐宗宋祖的光辉也会变得暗淡,这是毫不夸张的说法。 秦皇之伟业,摄人心魄;汉武之权柄。令人心惊;唐宗之传奇,教人向往;宋祖之功绩,使人慨叹。但是他们中的任何一个,却不能像是冉闵一样,知道他事迹的人,即使是提起他的名字也会有一种强烈的激动。贯穿了脊髓,让人不由为之颤抖,无法抑制自己汹涌的情绪。只能怔愣,只能软弱地哭泣。 让成秋屏自己来评价冉闵的话,她仅仅能够干巴巴地说出一句“是条汉子”这样的话了。除了这样的话,她能说什么呢?言语是匮乏的。 决定了要拍摄的主题之后,就是剧本问题。 对于五胡十六国时期历史的茫然成为了成秋屏最大的障碍。 说到底。成秋屏了解冉闵,却不可能了解到很高的程度。她知道宋朝统一之前收拾了北汉,但是却不知道冉闵历次战争和谁打了,仅仅知道几个最主要的人物,所以在撰写剧本的过程中就只能尽力缩减下来,只展现几个关键点。但是成秋屏心里非常清楚,正因为只描绘那些主要的东西,恐怕大家的触动会更大,因为那些都是精髓,说来很多剧情并不是那么压抑,甚至是令人感到畅快的,可因为整体的大背景问题,这种畅快反倒会变成一种强烈的情绪,让所有人都无法控制自己,进而感受到一种异样的悲恸,是悲恸而非悲伤,这样的感情是见证那些伟大的时候人们不由自主升起的感受。 想清楚了之后,成秋屏才提笔,说来,这一部影片是不需要配合出版一系列的书籍来解释背景的,成秋屏自己也记不住那么多东西,那么在电影本身的背景描绘上,就要耗费更多的时间。在的末尾,成秋屏曾经一笔带过地提到了异族势力的壮大和对中原的侵蚀,但是终究是轻描淡写,现在却需要进行一定的强调。背景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如果不是清楚五胡乱华的时候中原是何等可怕的样子,这个不清楚华夏的文化的世界的人们恐怕是很难体会到冉闵是怎样一个人,他的行为有失多么令人难忘,他又是凭什么会被人们称为“大帝”,他仅仅是“曾经”拥有一个小小的国度,还疾速地覆灭了。然而他所获得的“大帝”这样的称呼甚至是无数的明君圣君都无法得到的。但是,如果耗费太多精力在描绘这些东西上面的话,整个故事的主题就可能从英雄的故事变成对于苦难的控诉,这可不是成秋屏喜欢的类型。这中间还要掌握一个合适的度。 另一方面,冉闵这个人的性格和定位……能够饰演这样一个极度的人格魅力聚集体的,好像还真的只有宁朗?倒是应了一开始宁朗和她约定的合作这件事。只是另一方面,流民组成的军队永远无法和正规军相比,说来就算岳家军是岳飞的家丁,但是多少还是有点地位的,而相比之下乞活军的状况就不是那么好了。 流民是什么样子,他们就是什么样子,只有一丁点武器和防具能够证明他们是军队。甚至于队列都显得缺少组织纪律,就算有人努力维持,饥饿却让他们无法很好地执行命令,毕竟这群人一开始聚拢的原因就是为了活命。这样一支军队,使得他们成功的并不是精良的训练或者别的什么,而是生存。他们之所以能够在战争中获胜,是因为他们不敢失败,失败对他们来说就意味着死!乞活乞活,他们要活,所以他们必须胜利! 大量的残次品盔甲和武器。想一想道具方面要耗费的精神就让人觉得有点崩溃,还好这事儿现在不归成秋屏直接负责了,直接交给周飞去做就是了。成秋屏在自己的本子上稍微记录了一下关于背景描绘和人物大致形象设计以及道具的问题,然后才继续往下思索。 关于主角的定位,首先在历史上冉闵上战场是十四岁,这不太利于电影的演绎,但是考虑到这样一来反而更加能够以年龄展现出战争的残酷和时代的悲剧,成秋屏决定保留这个设定,而且在某种程度上要强调这个设定,乞活军应当是一支偏向老弱病残的军队才对。 而性格……不可以是那种圣人一样志向高远浩大的,毕竟环境会使得这样的性格变得讽刺起来,反倒是那种有点类似于赳赳武夫一样,粗野一点的感觉会比较合适,另一方面,考虑到年纪的问题,倒不妨给这个人物添加一点中二的设定——这词太现代了,准确地说,他应当有一股犟气,偶尔固执己见就像是不听管教的小孩子,但是正是这样的性格,却更加让人动容,特别是想想在冉闵死之前几乎可以说是尖酸刻薄,像是个不听话的孩子一样的那些言语……的确很契合这样的性格设定。 成秋屏再度在本子上记录下了“武夫”、“粗野”、“中二”几个词,接着开始考虑电影整体基调的问题。 如,整体基调实际上是慷慨昂扬、大开大合的,这样的风格在最后风波亭的转折处造成了强烈的对比,使得悲剧气氛更加浓厚。其实如果这一部电影同样采用这样的风格的话,也不是什么大事,从某种角度来说这两部电影还是非常相似的。只是成秋屏并不喜欢重复自己,所以她是一定不乐意继续维持这样的风格基调的。同样是古典战争主题,同样是抗击异族,但由于整体的背景不一样,倒还真能弄出点不一样的风格来。 想一想整体背景,成秋屏就下了决定,用一种苍凉而悲愤的风格作为整体基调好了。而将慷慨豪迈作为调剂,这和恰好有点相反的味道了。 把所有问题都过了一遍,怎么撰写剧本这一点,成秋屏心里也有了点底。她看了看自己本子上记录下来的东西,想着先给越离澜说一下,好让对方准备背景音乐。然后忽而想起了另外一个问题。如果拍摄冉闵的话,应该用什么作为电影名字呢?之前成秋屏华夏系列的电影要么是用人名直接命名的,要么是用人物代表性的作品或者事迹等命名,而成秋屏个人是比较偏向于用事迹命名的,这样听起来更加风雅。但是冉闵这样的人物,怎么想都有点不好取名字。他的主要事迹就是反抗异族侵略,这样一来这一部影片难道要叫做?听一声就瞬间出戏了好吧,这个名字似乎非常地,不太合适啊? 把什么问题都考虑好了的成秋屏导演,却卡在了给电影取一个名字上面。 ps: ……简单写两句他的介绍都差点写哭我。所以我觉得这一部电影一定会非常非常非常虐,现在都觉得挺难受的了。 我不建议大家先期去看冉闵的介绍,因为剧情需要,除了最主要的最典型的事迹,其他部分都会修改的说。所以还是看我慢慢写吧,写完了再看看武悼天王的故事……微管仲,吾其披发左衽矣……这句话的重量啊。 ! 第250章卡在电影名上 第250章卡在电影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