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 历史小说 - 时空之门1619在线阅读 - 第二零零章、武昌起义 9

第二零零章、武昌起义 9

    复兴会出口型的步枪,目前主要有两种型号。一种是仿制褐贝斯步枪的迅雷枪,一种是仿制恩菲尔德M1853的闪电枪。

    任何一个对前装枪时代的步枪知识有一定了解的人都知道。复兴会出口的闪电枪要比迅雷枪在各个方面都要先进的多。

    首先,闪电枪是有线膛的,迅雷枪没有线膛。这就导致了闪电枪不仅射程比迅雷枪远,而且精度也要比迅雷枪高。

    第二,闪电枪是使用雷汞火帽点火的,迅雷枪是使用燧石点火的。从击发方式上讲,闪电枪比迅雷枪的点火率更高。

    第三,闪电枪使用的是米涅弹,而迅雷枪使用的是普通的圆铅弹。不仅米涅弹和线膛枪管配合可以使得步枪射程更远,更稳定,而且米涅弹填装更加方便。而圆铅弹则要求子弹和步枪的口径必须尽量的严丝合缝,导致了子弹填装困难,更何况圆铅弹的射程和精确度也比米涅弹低的多。

    但是,闪电枪的问题在于,它对部队的后勤要求比较高。火药的生产必不可少的同时,部队还需要供给充足的雷汞火帽。而迅雷枪则没有这样的问题。只要给部队供给充足的火药就可以了。

    所以,复兴会仿制恩菲尔德M1853生产的闪电枪主要出口对象是秦良玉的白杆兵,而对于占领了武昌的何祖贤的保民军,则主要供给迅雷枪。

    当然了,就是保民军以后能够为部队供给充沛的火帽了,复兴会目前也不准备向保民军提供闪电枪。因为即使是在热兵器时代里,白刃冲锋仍旧是决定战争胜败的一个重要因素。

    敢不敢拼刺刀,在拼刺刀中能不能获胜。这个问题一直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代,还是一个决定军队战斗力的重要条件。

    白杆兵拿着冷兵器长枪,就敢和东虏进行白刃战。那么配备了闪电枪的白杆兵自然是战力加成的。但是,其他的大明朝的军队,就是所谓的九边精兵。就是所谓的辽东铁骑,都没有几个敢于和东虏进行白刃战的。那么就是给这些部队配备了先进的闪电枪,那也不过是在给东虏送菜送科技呢。

    至于武昌的保民军,他们的战斗意志虽然比一般的大明军队要高的多。在复兴会派遣小组的军事干部一个月的训练下,军事训练比较充沛,军事技能比较熟悉,但是。在他们表现出敢于拼刺刀、打白刃战的勇气和素质之前,复兴会还是不会向他们出售更先进的闪电枪的。

    当然了,使用迅雷枪,也是保民军熟悉和掌握先进步枪的一个过程么。

    不过,从另一个方面讲。武器出口生意正逐渐的成为复兴会的一个重要的收入渠道。大明朝内部购买和装备先进武器的武将和部队基本上没有,但是江南的那些海商们。不仅对复兴会出产的蒸汽明轮船非常的感兴趣,购买了几十艘。对于复兴会出口的步枪和火炮,他们也相当的有兴趣。

    一杆仿制褐贝斯步枪的迅雷枪,在复兴会的生产成本不超过一两银子。一杆仿制恩菲尔德M1853的闪电枪,在复兴会的生产成本不超过二两银子。

    而这两种出口型步枪。复兴会向秦良玉卖出闪电枪时,采取的是优惠价。每杆四十两银子。秦良玉可以用石柱地区在复兴会帮助下生产的长毛兔毛来支付。即使如此,复兴会也在交易过程中至少获得了二十倍左右的利润。而且。石柱地区目前还不能够生产闪电枪所必须的雷汞火帽。这又是复兴会赚钱的一个重要渠道。

    目前,保民军使用的迅雷枪,还是复兴会赠送的产品。这些步枪和复兴会提供给秦良玉的步枪一样,都是使用熟铁锻造的低碳枪管。在几次作战之后就必须更换枪管。在这些枪管方面,复兴会又可以赚上一笔。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复兴会对白杆兵和保民军的火器化武装,也是在给自己培养武器市场呢。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江南的那些海商们,在用比较低廉的价格采购了上千杆迅雷枪之后,他们很快就开始向复兴会提交了更多的订单。这些订单除了大量的新枪之外,还有大量的火药,铳子、枪管和刺刀。

    更主要的是,复兴会现在已经对秦良玉的白杆兵和江南海商们,放开了火炮的销售。大量的大拿破仑钢炮和小拿破仑钢炮。被复兴会以一个极低的价格,大规模的出口给他们。

    这些钢制的火炮虽然口径比这个时代的火炮小,重量比这个时代的火炮轻,但是因为使用了先进的钢铁材料。这些火炮的射程、威力和寿命,比两百年后南北战争时期的美军火炮还要好。

    这些从炮架到炮弹都远远的超越时代的先进火炮,在大明朝这个时空的人看来,价格低的惊人。

    他们不知道的是,不仅王书辉给自己的复兴军装备的是先进了这些武器两三个时代的武器。而且,不仅仅是在现在,就是在未来的两百年左右的时间里,能够使用工业化的手段,以极为低下的成本大批量的巨量的生产这些武器的,也只有王书辉所领导的复兴会了。

    这就是工业化社会无论卖给农业社会什么产品都能赚钱,而农业社会无论卖多少东西给工业社会都是赔钱的道理。

    在正常情况下,一个火枪兵只需要三个星期的时间就可以培训完成了。而在复兴会的帮助下,武昌的保安军用了一个半月的时间,不仅全面的掌握了火枪的使用,队列的行进,而且整个部队也全面的完善了指挥体系,明确了部队所有的号令和旗帜。

    在这期间,保安将军何祖贤用自己掌握的大量的银子,从复兴会采购了大量的粮食和物资。何祖贤甚至在黄博昌的建议下还大量的出血,买了两艘一千两百吨级的复兴会蒸汽明轮船。这两艘蒸汽明轮船还配备了相应的运兵驳船。

    何祖贤准备一旦事情不对劲儿了,就把所有的士兵装到船上转进他地。

    当然了。除了复兴会免费赠送了那五门小拿破仑钢炮之外,看到了这五门小钢炮打出的开花弹的威猛。何祖贤还花了大价钱从复兴会采购了二十门大拿破仑钢炮和相应的开花弹。

    这边保民军在全面的战备和训练的时候,从起义发生到现在都已经两个月了。

    大明朝的朝廷还是在这个时候才知道了大明朝的湖广省会武昌府,已经被一群乱兵占领了。要不说为什么很多后世的人觉得大明朝的太监比文官有能力,能干事呢。

    武昌府发生了兵变,乱兵占领了城池,诛杀了满城的文武官员和大量的楚王宗室。一个巡抚。一个总兵,一个亲王加上一大帮的各类文武官员和宗室都被杀了。无论是湖广地方的文武官员还是大明朝中央政府的文武官员,居然没有一个人知道这件事情的。这件事情,还是承天府的镇守太监上报的。

    说起来,这事情在我们现代人看起来有些匪夷所思。就是通讯水平在落后吧,两个月都过去了。朝廷对于这件事情总该有个处置了吧。可实际上是,大明朝的上层正陷入所谓阉党的魏忠贤集团和所谓清流的东林党集团的政治斗争中。

    在这些大明朝的顶级政客眼里,一个省的省会被乱兵占领了,并没有他们的政治利益争夺重要。所以,这件事情,一搁置就搁置了两个月的时间。

    等到魏忠贤把所有的东林党都清出了朝廷之后,准备对地方官员下手的时候。这位目前大明朝的真正意义上的总理大臣,才隐隐约约的想起,好像承天府的镇守太监上报了这么一件事情。

    魏忠贤拿了这份通过东厂报上来的消息仔细的看了一会,就陷入到沉思中了。

    正常情况下,这样比较重要的军国大事,司礼监是要直接呈送皇帝的。但目前的现实是,天启皇帝陛下对于木工的爱好甚于一切。魏忠贤就是有心和皇帝说一说朝政上的事情,皇帝对这些事情也是充满了不耐烦。之后就会吩咐魏忠贤去解决问题。

    这样的事情一多了,魏忠贤就不太敢把朝政的事情拿给皇帝说了。这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原因。

    一个是从魏忠贤本身来说,他自然是喜欢什么事情都是自己做主的。这样他可以感受到一种对大明朝尽在掌握的美妙感觉。另一方面,他倒不是真心的想要把皇帝和朝政隔绝起来。而是他是真心的害怕自己总是拿朝廷的事情烦皇帝,皇帝会对他产生不满。

    不管后世是怎么说魏忠贤是如何的飞扬跋扈把持皇帝,是九千岁的。现实是,太监的权力和权威。完全是依附于皇帝的。

    目前还没有皇子的天启皇帝如果不喜欢魏忠贤了,魏忠贤就彻底的完蛋了。后世说的那些什么魏忠贤害死皇帝之类的传说,实际上是完全的不合理的。因为对于魏忠贤来说,无论是谁当皇帝。都没有信任他的天启皇帝当皇帝对他的利益更大。

    倒是那些文官们害死皇帝的可能性非常之高。正德皇帝是怎么落水的,天启皇帝后来是怎么落水的。红丸案是怎么回事,梃击案是怎么回事。中晚期的大明朝的文官们,可是相当的心黑手狠的。

    对于皇帝,他们并不是真的像他们表现的那么畏惧和忠诚。几百年的皇权和政权斗争,已经让文官们对皇帝没有了丝毫的敬畏之心了。

    所以,魏忠贤希望没有束缚的自己掌握大权只占了三分之一,另外三分之二,则是魏忠贤真的害怕自己用朝政把皇帝搞烦了,自己会失宠。

    所以,对于如何处理武昌问题,魏忠贤必须要自己解决。这就是皇帝把什么事情都交给他做的坏的一面了。

    像这种处理地方兵变的事情,魏忠贤并不怎么拿手。搞政治利益斗争才是他的长项。但是,这种他不拿手的事情,他还不得不去解决,因为这个问题不能解决,皇帝就会认为他治国无能,那么皇帝就会选择能够做事的人来代替他了。

    好在魏忠贤现在也笼络了一批文官大臣了。很快他就派人把首辅大臣顾秉谦找来。

    关于顾秉谦,后人是这么记载他的:

    万历二十三年进士。改庶吉士,编修。累官礼部右侍郎。天启元年晋礼部尚书,掌詹事府事。

    第二年魏忠贤掌权,他率先趋附,史称为人“庸尘无耻”,“曲奉忠贤,若奴役然”。

    天启三年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五年正月晋少傅、太子太师、吏部尚书。改建极殿。

    九月晋少师。叶向高、韩爌罢免后,他继任首辅。顾秉谦与阁臣魏广微两人狼狈为jian,互相勾结,排挤和残酷迫害异己,制造了一系列冤案。

    承魏忠贤命逮杀杨涟等人。时人说:“我闻今相国昆山顾秉谦,严相国俦也。”

    又充《三朝要典》总裁。自冯铨入阁。阉党内部自相倾轧,顾秉谦乞休归。

    崇祯初入逆案论徒三年,赎为民,寄居他乡而死。《明史》将之列入阉党传。

    当年明月在《明朝那些事儿》里这么写的顾秉谦:

    此人翰林出身,学识过人,无耻也过人,无耻到魏忠贤没找他。他就自己上门去了。

    当时他的职务是礼部尚书,都七十一了,按说干几年就该退休,但这孙子偏偏人老心不老,想更进一步,大臣又瞧不上他,索性投了太监。

    改变门庭倒也无所谓,这人最无耻的地方在于。他干过这样一件事:

    有一次为了升官,顾秉谦先生不顾自己七十高龄,带着儿子登门拜访魏忠贤,说了这样一段话:“我希望认您做父亲,但又怕您觉得我年纪大,不愿意,索性让我的儿子给您做孙子吧!”

    顾秉谦,嘉靖二十九年生,魏忠贤。隆庆二年出生。顾秉谦比魏忠贤大十八岁。

    无耻,无语。

    当年明月觉得阉党可恶,阉党可耻。但是现实是,在晚明的政治利益斗争中,无论是东林党还是阉党,都不是什么好东西,干净东西。

    当年明月觉得东林党不收黑钱,可是东林党一个个可都不仅是大地主而且还都是大商人。他们这些人通过自己的身份进行的土地兼并和逃避商税,才是导致大明王朝财政崩溃的根本原因。和阉党们贪污得到的那点钱相比,东林党的通过土地兼并和逃避商税获得的利益,可是巨大的多了。

    举个简单的例子。东林党大佬如首辅刘一燝、其后的首辅叶向高、次辅韩爌、尚书周家谟等,这些人的家产都在百万两白银以上。而东林党干将、户部尚书李三才的家产则多达470万两白银,相当于天启年间朝廷一年的财政收入。

    所以说,当年明月觉得东林党不收黑钱的可能不仅很低。而且就是他们真的不收黑钱,那也是因为他们通过剥削贫雇农和逃避国家的正经税收,已经攒足了银子。人家根本就不在乎那点钱了。

    实际上我们可以这么想一想,如果勾结宦官的就是阉党的话。那么嘉靖年间的徐阶,隆庆万历年间的张居正,不也是阉党么。徐阶和司礼监的那些大佬们的关系,张居正和著名的大太监冯保的关系,一点也不会比现在顾秉谦和魏忠贤的关系更疏远。

    说来说去,无论是阉党还是东林党,他们实际上都是吸允着中国亿万百姓的血汗,不务正业争权夺势的混球东西。他们内不能安定百姓发展民生,外不能防御外族入侵保护民众。就是在所谓的东林党执政时期,所谓的清官清流的指挥下,东虏女真还不是长驱直入的就把辽东给占据了。整个辽东地区的几百万汉人不就是在东林党人执政的时候被屠杀一空的么。

    我们必须要承认的是,史书的编撰者是有着自己的意识形态的。作为同样的东林党的党徒,而且还是做了奴才的东林党党徒,他们是什么样的人品,他们会在自己编撰的史书中表达一种什么样的观点,这并不难想见吧。

    而且,就是那些作为补充资料的那些明末清初的文人笔记,实际上也是相当的不可靠的。

    文人可不是老百姓。封建社会里的老百姓缺乏明确的意识形态。作为儒家信徒的文人们可是要求他们必须要讲究礼义廉耻的。

    那些没有抗清而死,或者自杀而死活下来了的文人们,可都是正经八百的汉jian。这些汉jian写出来的东西,具有参考价值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