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八章 织布能手
大宋政和八年八月初九,京东西路、济州郓城县宋家村,冯三娘、柯六娘等人回到了村子。 宋家村中有家人在梁山工坊做工的,都早早来到村外大树下等候。 “回来了,回来了!” 一群刚才还在捉迷藏、玩游戏的垂髻小孩远远见到这群十六七岁的过来,立刻大叫一声,飞也似的跑了过去。 “我们回来了!” 少女们远远见到家人在村口等候,也认不出高声欢呼起来。 冯三娘一下在迎来的小孩中找到了自己的幼弟,不禁笑着招呼道:“虎子,跑慢点。” “阿姊!给我带甚么好东西了?” 虎子撒丫子快步来到冯三娘身边,拉着冯三娘的手就开始撒娇起来。 冯三娘摸了摸他的垂髫短发,笑着就从包袱里拿出两样小糖果递给他,虎子顿时一蹦老高,一面剥开糖衣,一面还不忘讨好。 “阿姊对我最好了!” 这个时候人群也走到村口大树下,在村口等待的村民都找到了自己的亲人,亲切的问候着,有说有笑的。 “阿娘,我回来了。” 冯三娘对前来迎接他的妇人说道:“不是说了吗?以后不用在村口等我,这么大的日头。” “有大树遮阴呢,又晒不着。倒是你,累坏了吧?” 官名冯郑氏简称郑氏,脸上略带病容的妇人拉着冯三娘,满是爱怜的道。 “不累,我们坐得梁山车马行的四轮马车,没走多少路。” 三人很快回到了家里,虎子自然是嘴里含着阿姊给他糖果,兴奋的又去找小伙伴玩了。 而冯三娘则从包袱里取出七枚银角子交给阿娘:“阿娘,这是我上个月的工钱!” “这么多?” 郑氏接过这这七枚银角子,有些吃惊的问道。 从女儿的口中,她知道很多冯三娘和柯六娘她们在纺织工坊的事情,说起来这个工作还真是挺好的。 首先工作还挺轻松的,在大厂房里做事,下雨天淋不到,大太阳也晒不到,一天只要工作四个班时辰,上午两个半时辰,下午两个时辰,中午还有一个时辰的吃饭和休息的时间,每工作十天还能休息两天。 再有待遇也实在是好,包吃包住不说,伙食还特别好,早上至少有一个鸡蛋,中午和晚上则固定有二两rou食。 这才两个月,三娘看上去都长胖不少,气色也比以前好看的多,水灵灵的。 工钱也高,梁山所有的工坊工钱都是一月一结,每月初五发上一个月的工钱。 上个月月初回来,因为没有做够一个月,三娘拿回家的工钱的是四枚银角子、十二枚当五十的铜圆,也就是加一起四千六百文足铜。 没想到这次干满一个月,竟然工钱一下有七枚银角子,也就是七千文足铜。 加上上月拿回家的四千六百文足铜,三娘两个月就赚了一万一千六百文,自家欠宋太公的三两多银子还有利息,不是一下就还掉了么? 郑氏略带病容的脸上放出难得的光彩,冯三娘的脸上也露出骄傲的神色,道:“阿娘,这次我织的绢帛在全组又是第一,而且质量也都是优,因此额外奖励五成的工钱!” 郑氏也有些骄傲,女儿固然织布的天赋特别的好,但她织布的手艺却是自己教的,这里如何没有自己的功劳。 同时她又有些心疼女儿,两个月织布数量都是第一,想必每天工作的时候必定是没有一刻休息,而且每逢十天本来可以休息两天,想必三娘每次都是休息一天吧。 “真是辛苦你了。” “不辛苦呢!其实比起在家里织布还要轻松一些。 我们工坊里用的都是飞梭织布机,不用来回抛梭,其他提综的cao作的也简便了很多,比起用老式织机织一匹绢要轻松很多。” 冯三娘是个勤奋努力的人,虽然每天工作的时候,她都全神贯注,每时每刻都投入最大的热情和精力在其中,力求能织得更快,织得更好,没敢偷一下懒。 虽然有时候工作了一天,因为精神高度紧绷,争分夺秒拼了命的织布,身体难免会觉得有些疲累。 但每当收工的时候,看到工头记录她的织布量又是最高,而且质量检测上面也都是优的时候,她就会觉得无比满足,还有自豪。 在梁山工坊的工作虽然忙碌,但每天的生活却是踏实而且充实的。 才两个月,冯三娘甚至有些爱上了在梁山工坊的生活。 “阿娘,阿爹做甚么去了?等阿爹回来,叫他去宋太公家把钱还了吧!” “你阿爹到外面去晒玉米了,田里还有一些事。三娘,今年我们真是转运了,不但一下将欠的债都还请了,地里的庄稼也都是大丰收。 没想到用了梁山军推广的那个沼液和沼肥,地里的肥力竟然这么足,我们家种的那半亩玉米,至少能收获三石以上。” “才三石?不是说玉米亩产至少八石以上么?” 冯三娘在梁山工坊生活了两个月,听梁山推广沼肥和粪蛋的技术人员说过,只要肥力足够,精耕细作管理的好,玉米亩产至少能在八石以上,甚至十石也不在话下;土豆亩产至少三十多石,甚至四十多石也不是没可能。 “这不是第一次没经验么?你阿爹说了,明年我家的地都种上玉米和土豆,保证亩产能超过八石。” 说起这个,虽然已是亲眼得见,但郑氏还是被玉米和土豆的产量震惊的有些不敢相信。 要知道这个时代无论是小麦还是粟米,一般的粮食产量都在两石左右,或者更少。 这玉米也是可以和麦子、粟米一样当做主食来吃的,产量竟有八石之多。 当然,在用了沼液、沼肥还有梁山军低价出售的金坷垃粪丹之后,小麦和粟米的产量也提高了八成以上,但玉米的产量还是远远超过了小麦和粟米的一倍以上。 除了这两样作物的神奇高产,梁山军在济州、郓州推广的沼气池产生出来的沼液和沼肥也有神奇的肥力。 注1:之前的章节写错了。冯家欠宋太公三两多银子,冯三娘基本工钱每月两枚银角子。 当时作者一想,一枚银角子重一钱,十钱为一两,所以三十多枚银角子等于三两多银子,下意识写冯三娘心里琢磨工作十多个月可还请。 却忘了一枚银角子价值比银子升值了五倍,等于一贯钱;三两多银子等于八贯不到,所以只要八枚银角子就能还清。 ps:这些不算字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