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零五章 未卜先知
因知道丈夫儿子暗有谋划,梁王妃更是特意点出皇上宠幸宫人一段。
意在提醒丈夫儿子:既然皇上大好,一些事情就此罢手吧,免得事情败露,后果不堪设想,又或者再想其他策略。
梁王闻听,半响不语。
倒是安世弘问母亲道:“既然有宫嫔,怎么就宠起个小宫人来了呢?”
“看上眼了呗!”王妃不以为然,复又叹道:“有刘氏女在,谁敢凑上前去,不要命了。自己去死不打紧,却还得连累父母家人。倒是那个小宫人,本就是刘婵带去的,自比别人多些见皇上的机会。富贵迷人眼,也不想想自己有没有那个命。现在好了,死了也就死了,若不是刘婵自己嚷嚷出来,我看太后都打算掩下不提的。”
安世弘父子互看一眼,各自深思。
给太后请安这回事,绝对是累心累身的活计,梁王妃和丈夫儿子说一会儿话,见他二人各怀心思,自己也真是乏了,便任他父子在那里,自己回房休息去了。
安世弘请父亲到自己书房里去了。
梁王对儿子说道:“为父觉得这事有些蹊跷,可又说不出是哪里不对劲。皇上的身体越发不好了,太后却放任他在女色上头,竟是想要他的命了,莫不是太后已然放弃皇上,只想他生下个小皇子来,她好继续垂帘听政?”
安世弘没有答话,而是自书架上取出一本书,从中拿出一页纸笺递给父亲。
梁王接过来扫一眼,是个女子写的,字体倒是不错,只因字里隐含浮燥,让那份秀气的字生生失色不少。
梁王隐下心中所思,只细看纸上所书,只见上面写着几列某某官员之女某氏。
梁王微一思忖,明白原来是前段时间采纳入宫嫔妃的名单。
却也不全,只写了三位,倒是“镇国大将军刘桑之女刘婵”下面竟坠了两字“王氏”。
梁王疑惑,看向儿子,安世弘道:“母亲说今日承宠的宫人叫做铃儿,儿子怀疑这个铃儿,便是这王氏。儿子这就派人前去查验。”
梁王讶异:“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安世弘不答,只管自己在一旁出神。
梁王也不在意,接着再看向纸张,却发现在纸张最下边附了一行小字,原来是日期。
原也没什么,偏这日期竟在确定入宫人选之前,这就太不寻常了。
梁王瞪大了眼,口内直道:“这……这……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安世弘已收回神思,笑道:“丘如山兄弟前些时日从我这里走了门路,当日也见了的。”
梁王点头,确有此事。
他虽是武将,文采却也不差,阅历丰富,颇有识才之能,只那一次,便看出丘如山兄弟非大才之辈。
不过,成大事者,有大材自然好,无大材亦无防,既然求到自家门上,多多施恩,小人物未必成大事,一些大事却也常因小人物而发生天翻地覆的改变,故他一言不发,只凭儿子作为,听说到底给他们在兵部吏部谋了个八七品的小吏。
“这是随他兄弟的谢礼一并夹带过来的。”安世弘看着父亲,认真说道:“是他们meimei写来的,初时不解,现在看来,却原来是她得了先机。所以,我欲纳丘氏为妾。”
梁王皱眉,再看向纸上字迹,越看眉头起皱。
选妃人选,乃是太后亲自圈选,丘氏竟然提前得知,若说这备选也不算大秘密,被她得知,恰巧猜着一二,也能说得过,若王氏一事,若又被她料得,倒真真正正是未卜先知了。
梁王虽不信鬼神之说,却也亲见过几位真正有本事的高人,于玄幻一事,倒也有几分真心信服。
况他父子二人本有谋算,打心里还真希望上天派几个能人异士相辅。
只是,丘氏到底是个年纪轻轻的闺阁女子,怎么看都不像能辅佐帝王成就大业的,听说极貌美,反倒似妹喜妲己等妖孽之流了。
梁王叹气,道:“当日,你说丘玉娟身有异兆,能助你大业,我看她神清气明,端庄贤淑,倒也当得起一家主母。可如今又来一个丘氏,竟能预知未来,越发诡异了。莫不是天下将大乱,所以妖魔群出,故异兆频发?丘氏有诸女如此异常,恐是祸而非福。弘儿啊,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你比父亲的志向大,我很欣慰。只是,你该将心放在做实事上,而非鬼神之助力上。况且这个丘氏,我看不是什么纯良之辈。”
安世弘忙正色答道:“父亲尽管放心,儿子心里有数。儿子手头的事,一刻也不敢放松,老天既将她二人送到儿子手边,儿子若不理,辜负上天好意,恐不祥,万一落入他人之手,于咱们家更有妨碍。儿子不得不慎重。父亲当知道,儿子非好色之徒,不会被他人牵着鼻子走的。”
梁王见儿子说的有理,思忖一下,便道:“也罢,你既有正主意,我也就放心了。只是,虽然丘氏败落,到底有个架子在那里,怕也不好为妾室,况且你得她姐妹二人为妻妾,外人看着也疑惑。这事还得徐徐图之。”
安世弘摇头:“儿子觉得这铃儿身上必有古怪,这事等不得。”
梁王道:“寻常总要先娶妻,过个一两年,方好纳妾,不然名声不雅。反正你有人在她家,有什么事,也能通消息,想来丘氏也愿意等。再说,那个宫人现是个死人,再古怪用处也有限。”
安世弘笑道:“还是纳入府中,更便宜些。再则只怕有人等不得,所以儿子先提前报备父亲,免得父亲乍然听闻气坏了身子。”
梁王摇头:“不是父亲不信你,自来英雄难过美人关,丘氏又多有古怪,便是事成,只怕又步先帝后尘啊。”
安世弘朗声笑道:“父亲只管放心,前车之鉴,儿子不敢忘。将来事成,自然少不了她的荣华富贵,至于其他,绝无可能。”
梁王这方有些放心,又与儿子筹划一番,心中大定,悠然步出书房,任凭儿子那在里筹谋。
倒是宫中刘太后,正被大太监李全质问:“太后娘娘,您今昨两日这般行事,到底背着皇上在筹谋些什么?”
意在提醒丈夫儿子:既然皇上大好,一些事情就此罢手吧,免得事情败露,后果不堪设想,又或者再想其他策略。
梁王闻听,半响不语。
倒是安世弘问母亲道:“既然有宫嫔,怎么就宠起个小宫人来了呢?”
“看上眼了呗!”王妃不以为然,复又叹道:“有刘氏女在,谁敢凑上前去,不要命了。自己去死不打紧,却还得连累父母家人。倒是那个小宫人,本就是刘婵带去的,自比别人多些见皇上的机会。富贵迷人眼,也不想想自己有没有那个命。现在好了,死了也就死了,若不是刘婵自己嚷嚷出来,我看太后都打算掩下不提的。”
安世弘父子互看一眼,各自深思。
给太后请安这回事,绝对是累心累身的活计,梁王妃和丈夫儿子说一会儿话,见他二人各怀心思,自己也真是乏了,便任他父子在那里,自己回房休息去了。
安世弘请父亲到自己书房里去了。
梁王对儿子说道:“为父觉得这事有些蹊跷,可又说不出是哪里不对劲。皇上的身体越发不好了,太后却放任他在女色上头,竟是想要他的命了,莫不是太后已然放弃皇上,只想他生下个小皇子来,她好继续垂帘听政?”
安世弘没有答话,而是自书架上取出一本书,从中拿出一页纸笺递给父亲。
梁王接过来扫一眼,是个女子写的,字体倒是不错,只因字里隐含浮燥,让那份秀气的字生生失色不少。
梁王隐下心中所思,只细看纸上所书,只见上面写着几列某某官员之女某氏。
梁王微一思忖,明白原来是前段时间采纳入宫嫔妃的名单。
却也不全,只写了三位,倒是“镇国大将军刘桑之女刘婵”下面竟坠了两字“王氏”。
梁王疑惑,看向儿子,安世弘道:“母亲说今日承宠的宫人叫做铃儿,儿子怀疑这个铃儿,便是这王氏。儿子这就派人前去查验。”
梁王讶异:“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安世弘不答,只管自己在一旁出神。
梁王也不在意,接着再看向纸张,却发现在纸张最下边附了一行小字,原来是日期。
原也没什么,偏这日期竟在确定入宫人选之前,这就太不寻常了。
梁王瞪大了眼,口内直道:“这……这……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安世弘已收回神思,笑道:“丘如山兄弟前些时日从我这里走了门路,当日也见了的。”
梁王点头,确有此事。
他虽是武将,文采却也不差,阅历丰富,颇有识才之能,只那一次,便看出丘如山兄弟非大才之辈。
不过,成大事者,有大材自然好,无大材亦无防,既然求到自家门上,多多施恩,小人物未必成大事,一些大事却也常因小人物而发生天翻地覆的改变,故他一言不发,只凭儿子作为,听说到底给他们在兵部吏部谋了个八七品的小吏。
“这是随他兄弟的谢礼一并夹带过来的。”安世弘看着父亲,认真说道:“是他们meimei写来的,初时不解,现在看来,却原来是她得了先机。所以,我欲纳丘氏为妾。”
梁王皱眉,再看向纸上字迹,越看眉头起皱。
选妃人选,乃是太后亲自圈选,丘氏竟然提前得知,若说这备选也不算大秘密,被她得知,恰巧猜着一二,也能说得过,若王氏一事,若又被她料得,倒真真正正是未卜先知了。
梁王虽不信鬼神之说,却也亲见过几位真正有本事的高人,于玄幻一事,倒也有几分真心信服。
况他父子二人本有谋算,打心里还真希望上天派几个能人异士相辅。
只是,丘氏到底是个年纪轻轻的闺阁女子,怎么看都不像能辅佐帝王成就大业的,听说极貌美,反倒似妹喜妲己等妖孽之流了。
梁王叹气,道:“当日,你说丘玉娟身有异兆,能助你大业,我看她神清气明,端庄贤淑,倒也当得起一家主母。可如今又来一个丘氏,竟能预知未来,越发诡异了。莫不是天下将大乱,所以妖魔群出,故异兆频发?丘氏有诸女如此异常,恐是祸而非福。弘儿啊,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你比父亲的志向大,我很欣慰。只是,你该将心放在做实事上,而非鬼神之助力上。况且这个丘氏,我看不是什么纯良之辈。”
安世弘忙正色答道:“父亲尽管放心,儿子心里有数。儿子手头的事,一刻也不敢放松,老天既将她二人送到儿子手边,儿子若不理,辜负上天好意,恐不祥,万一落入他人之手,于咱们家更有妨碍。儿子不得不慎重。父亲当知道,儿子非好色之徒,不会被他人牵着鼻子走的。”
梁王见儿子说的有理,思忖一下,便道:“也罢,你既有正主意,我也就放心了。只是,虽然丘氏败落,到底有个架子在那里,怕也不好为妾室,况且你得她姐妹二人为妻妾,外人看着也疑惑。这事还得徐徐图之。”
安世弘摇头:“儿子觉得这铃儿身上必有古怪,这事等不得。”
梁王道:“寻常总要先娶妻,过个一两年,方好纳妾,不然名声不雅。反正你有人在她家,有什么事,也能通消息,想来丘氏也愿意等。再说,那个宫人现是个死人,再古怪用处也有限。”
安世弘笑道:“还是纳入府中,更便宜些。再则只怕有人等不得,所以儿子先提前报备父亲,免得父亲乍然听闻气坏了身子。”
梁王摇头:“不是父亲不信你,自来英雄难过美人关,丘氏又多有古怪,便是事成,只怕又步先帝后尘啊。”
安世弘朗声笑道:“父亲只管放心,前车之鉴,儿子不敢忘。将来事成,自然少不了她的荣华富贵,至于其他,绝无可能。”
梁王这方有些放心,又与儿子筹划一番,心中大定,悠然步出书房,任凭儿子那在里筹谋。
倒是宫中刘太后,正被大太监李全质问:“太后娘娘,您今昨两日这般行事,到底背着皇上在筹谋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