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提前定案】(二)
宋为成震惊过后,目光瞥向郭小洲,见他表情如常,他顿时知道,上市这事情郭小洲是知道的。【】他顿时有些恼火,感觉受了愚弄。 吉祥织布厂的毛庆军厂长心底却瞬间沸腾起来。如果集体所有制企业进行股份改造,那么就必须进行量化资产,他不管是作为法人厂长还是企业的一员,都会得到一些企业的股份。当然这种股份不能以现金方式发给企业员工,而是把企业的所得资产,如地皮、厂房、设备等,划分成股,然后分配给每名正式职工。没有得到有上市规划的消息前,这种随时都会破产的公司股份和废纸一样,但赵书记的一席话,却令他看到了一夜暴富的可能。 东诚服装厂的周高涛太和毛巾厂的卫得柱早已是激动得眼睛放光。 唯有白湖农场的刘卫忠依然在擦汗,仿佛没听到上市的消息似的。他所在的国营白湖农场创建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期,是一家有四十余年建场历史的国有中型农垦农工商联合企业。农场包括两个分场、一个居委会。农场拥有国土面积二十七平方公里,其中耕地二点万五亩,总人口九千,来自全国十余省市和自治区,农场民俗纯朴、淳厚,物产资源丰富,农业盛产优质棉花、优质大豆和花生。工业生产以棉纺织、棉花加工和建材、生物农药为主要格局,规模化畜牧养殖业也十分发达。 而且他这个农场场长的级别不比市委书记低,一样的正处级。以前白湖农场直接归省里管辖,后来才划归周康市管辖。但双方彼此都不怎么卖账。 甚至白湖农场的职工在外都以白湖人自居,从来都不承认自己是周康人。 刘卫忠此时根本不想考虑什么上市蓝图这些虚头八脑的东西。他考虑的是数千农场职工未来的生存之路。如果按市政府规划,白湖农场和太和纺织厂组建股份制商业集团,那么这个集团将来由谁来主导?姓国还是姓私?或者国家参股?公私共营,组建了集团后,农场的原棉以什么形式划拨或销售给太和棉纺厂?这一点至关重要。 赵卫国观察众人的表情,心想,郭小洲果然猜对了,只要手里有蜂蜜,就能诱惑馋嘴蚂蚁前来。 不过,当他的眸光落在刘卫忠身上时,眉头微微一挑。白湖农场历来是周康的老大难问题。由于历史遗留的诸多问题,在行政区域和行政级别上,白湖农场一直在和周康市分庭抗礼。特别是农场领导的级别,比一些副市长和副书记都要高。普通的副市长去白湖检查工作,农场甚至只派一名副处级的后勤主任作陪。副场长级别的领导都不屑出面。 几届市委班子都想对白湖农场动动手术,但白湖农场的职工以及本地居民相当团结,屡次顶回了市政府指派的新场长人选。市政府头疼的是,一旦采取高压手段,将有可能矛盾激化,当地就有可能发生群体*件。 因此,后几任市领导干脆对白湖不闻不问。 这导致白湖形成一个**王国。 赵卫国脸带笑容地看了看刘卫忠,开口历数了白湖农场对周康市多年以来的贡献,以及农场领导执政为民种种业绩,搞得整个会议像是白湖农场的表彰大会。 赵卫国非常明白,尽管他内心巴不得把白湖彻底肢解,把刘卫忠等农场的领导班子一撸到底,但是,表面上还必须要把农场领导夸得天花乱坠。 这就是官场,这就是政治。在官场中你想要走得更远,就绝对不能喜形于色,更不能快意恩仇,这是一个成熟政治家的基本要求。 夸了半晌,赵卫国这才点了刘卫忠的名,“请刘场长说几句。” 请他说几句,就是要求他表态。 所谓的胡萝卜和大棒一起来。 刘卫忠今年四十七岁,外表显老,肤色微黑,身材普通,头大眼大,最显目的特征是双臂比普通人稍长。 他老家在外省,当年父母响应国家号召,双双来到白湖扎根。他是出生在白湖,成长在白湖的第二代农场人,对农场有很深的感情。 作为官场中人,他非常清楚,如果必须和周康市领导沟通,就必须要摸清对方的喜好,摸清对方的脾气,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 这么些年白湖并非一直强势,而是强中带软,软中带硬。比如上任市委书记刘大鹏比较贪财。碰上这样的领导比较好对付,在坚持强度的同时,刘大鹏办小事农场送小礼,办大事送大礼,只要双方都遵循等价交换的原则,就能皆大欢喜。但是遇到不贪财、不好色的市领导,就相当麻烦。 赵卫国就是这样的领导,农场屡次送礼被他轰出门外,油盐不进,水泼不透。这令刘卫忠殊为头疼。他担心,不定什么时候,赵卫国就会对白湖农场动刀子。 果然,赵卫国代理市委书记没几天,就下达了一纸知,要求农场配合政府,组建太和纺织集团农工贸一体化股份有限公司。 刘卫忠笑了笑,“我本人坚决支持市里的经济工作。但作为农场行政领导,我首先必须为农场职工负责。因此,我有三个问题要咨询各位。” “一:组建后的集团是以什么样的一众形式存在,集团负责人是什么人?白湖在集团中的位置?” “二:白湖农场将来有多大的自主权,比如财务和行政是不是受集团公司节制?” “三:农场职工将来的待遇是什么形式?如果集团公司来采购原棉,资金交易的程序以及价格问题。” 刘卫忠的发言很是犀利,但赵卫国脸上的笑意更浓,他不怕农场开口要权要利益,就怕农场漠不关心。 “刘场长的问题问得很好。我请我们太和集团上市的总设计师,太和厂的郭小洲厂长来回答这三个问题。” 听到赵卫国点名,在场的人神色各异。 宋为成又妒又恼。凭什么他这个一把手不发言,却让一个挂职副厂长发言?而且赵卫国明显把郭小洲抬得非常高,居然称他为“总设计师”。 要知道这个名称一旦出炉,而且出自市委书记之口,这意味着将来郭小洲不管到任何地方去工作,太和集团总设计师的荣誉将一直悬挂在他的头顶,一生享用不尽。 严大宽的眸子里投射出一抹精光。他一直百思不解的问题今天终于通透。他之前一直很疑惑,郭小洲作为一名字挂职副厂长,在太和厂投入了如此心血,但很有可能等不到太和上市,郭小洲就得返回原工作单位。这好比一个农民辛辛苦苦耕种了一季,但收获猎食的却是别人。他图什么?
但今天他明白了。郭小洲图谋的是永远无法抹去的政绩履历。也就是说,他在太和身上刻下自己名字的永久烙印。 严大宽暗地里扼腕长叹。太和集团将来发展越快,越壮大,郭小洲集团总设计师的荣誉将越辉煌。 卫得柱稍微了解郭小洲在太和厂的功劳,但它还是没想到,这个上市计划的策划着居然是郭小洲。 吉祥织布厂的毛庆军有些暗暗后悔,他觉得自己刚才太轻视了郭小洲。此时心里盘算着,散会后是不是找郭小洲套套交情。因为他敏感地察觉到赵卫国对郭小洲的重视程度,非比一般。赵卫国居然把天大的功劳给予了郭小洲,而不是自己占据,这很能说明问题。 东诚服装厂的周高涛此时正坐在郭小洲身旁,他开始琢磨,必须找人了解郭小洲的性格和喜好,这个年轻人他必须要好好打点,以便将来在集团组建的过程中给予服装厂资源优惠。即便不能优惠,也绝不能吃亏。 刘卫忠顺着众人的目光朝郭小洲看去。看着这个外形阳光,形象出彩的年轻人,他心中有些愕然,同时还有些怒火——原来始作俑者者居然是这么个嘴上无毛的年轻人? 年轻人异想天开,怎么市领导也跟着发疯?他知道什么是管理吗?让他去农场也许管十个人就头疼,集团公司?如果真的组建成功,那可是动辄上万职工啊! 刘卫忠的眉头越锁越紧。他不能直接在会议上对市领导发难,但是,眼下这个年轻人,却绝对是他发难的好目标。他打算让这个年轻人今天出足洋相。也算是借机敲打周康市的市领导。 郭小洲意识到刘卫忠正用眼光在挑剔自己,立刻不失时机地起身道:“首先我要感谢在坐在各位领导,组建集团公司需要大家齐心合力。然后我要声明,赵书记给予的‘总设计师’名不符实,我充其量算个文件主笔人,有关计划和蓝图是赵书记和太和厂孙惠敏书记等人一起策划的。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 这番话令赵卫国暗自赞许!郭小洲比他想象的进步还要快,政治领悟力强。华夏的传统政治,首先讲的就是个秩序。最忌讳的就是下级和上级争功劳名声。他今天之所以抬郭小洲,一来是真心给他表功;二来他主导太和集团组建已经成为事实,功劳最大,旁人无法压过他。他不妨顺势推送一把,给郭小洲最近的表现一个回报。 只有看到实实在在的回报。郭小洲跟着他的脚步才更踏实,更坚定。 “小郭厂长,客套话无需多说,请珍惜大家的宝贵时间,回答我的问题。”刘卫忠毫不客气打断郭小洲的话。 刘卫忠的话推高了压抑的气氛,一股剑拔弩张的硝烟开始弥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