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长江
嗯,其实呢,在上大学之前,我一直都是一个文学青年来着,一直以诗人的身份自居;在那岁月青葱的中学时代,每逢到无聊的上课时间,当其他人把抽屉里的金古梁黄翻出来的时候,我却摆出一副很臭屁清高的姿态,拿出一本书皮发黄的盗版现代朦胧诗合集,大大方方地铺在桌面上看得津津有味…… 我承认,在那青葱懵懂的年代,虽然这么搞最主要的目的,是摆出一副鹤立鸡群的姿态吸引MM的注意;不过姿态做的时间一长,也确实被那些“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海,是我今生漂泊的梦,一辈子的痛。”、“左边是岸的海,右边是海的岸。”、“茫然走在海边,看那潮来潮去,徒劳无功想把,每朵浪花记清”之类的伤感诗句,把自己搞的被人当做抑郁症患者…… 上了大学,在看到半尺厚的网络小说合订本之后,终于明白了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诗人被饿死只不过是迟早的事,只有更新才是硬道理…… 在大一又抱着那种悲惨兮兮的人生观过了半年,才彻彻底底地意识到,衣着时尚的现代MM已对文学青年不再有爱,待到我改变泡妞策略时,才发现早已错过了转瞬即逝的黄金时段…… 咳咳……再扯就成老渔自传了…… 总之一句话,万理皆同,和**看多了总想XX一样,诗读的多了,人也总会想对大海产生憧憬。我在听完老道士讲完关于铁刀峡的神话故事后,勾起了心中那段关于青春的回忆,在刹那间产生了去看海的强烈冲动…… 到药铺备齐了丹药,我就顺着岷江水路,直奔长江,准备顺着江水指引,一路飞到到大海去。在认路本事上,俺实在不够高明,所以就用了这个法子,我想就算是白痴,也不该走错了路才对…… 长江,是中国,也是亚洲的第一长河,全长6397千米。它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的主峰各拉丹东雪山,是世界第三长河,仅次于尼罗河与亚马逊河,水流量也是世界第三。流域总面积1808500平方公里,约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1/5。它源远流长,孕育了华夏文明,孕育了中华民族,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和黄河一起并称为“母亲河”。 长江流域从西到东约3,219公里,由北至南966公里余。长江流经:青藏高原-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东海。发源于中国西部,完全或部分流经包括西藏自治区在内的13省区。3/4以上的流程穿越山区。有雅砻江、岷江、嘉陵江、沱江、乌江、湘江、汉江、赣江、青弋江、黄浦江等重要支流。其中汉江最长,干流以北的是雅砻江、岷江、嘉陵江和汉江。干流以南的是乌江、湘江、沅江赣江和黄浦江。 在古时候,没有现在的飞机和卫星航拍技术,靠的都是徐霞客、郦道元、沈括、张衡、郭守敬之流用两条枯瘦的大腿来跋山涉水,整理地理资料,加上当时岷江以西还是少数民族统治区,交通不便,中原人士很少了解那些地区的情况。因此,在很长的时间里,都把岷江定为长江正源。 在《尚书》中,有一篇古老的地理著作《禹贡》。记载着大禹整治全国江河的情况。其中关于长江的话,篇中说了不少,但对于上游江源,只有“岷江导江”这一句。把岷江定位长江源头的说法,八成是来自这里…… 于是正史中最古老的地志《汉书.地理志》在蜀郡湔氐道那一条确定地说:“岷山,江水所出,东南至江都入海”。把岷江当作“江水”,亦即长江。最老的地理书《山海经》所附的古水经也说:“岷三江:首,大江,出汶山。”汶山就是岷山。 从战国时《荀子》“江出汶山”的说法开始,把岷江作为长江正源这种传统,一直在各种著作中延续了几千年。唐宋元明的许多正规史志,都坚持着这种看法。尽管当时已经出现“岷江”一词,但书中提到它时仍然尊称为“江”或“大江”。 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建立之后,经过专家们的一番研究,才把沱沱河定为长江正源。 过了宜宾之后,岷江汇入长江。这段水流,便是在中华五千年文明中占据无上地位的“江”。我一直在岷江厮混,这也是第一次在蜀山里看到长江,那种感觉跟在现实里看到的截然不同。 现实里的长江,惨遭现代工业的污染,灵气全无,有如死水。两岸树木缺稀,江水混浊,不见任何生灵。有运输船只路过,载运着不知什么货物,更是将本来就已经非常难看到风景,破坏叫人看着心酸。在地球上,已经没有几条河流,可以称的上干净。 蜀山设计师们也不知费了多少心血,利用游戏把全国水流恢复旧观,去掉了所有的现代建筑,就连游戏里的水质,都严格恢复到有水利古籍记载的最好时光。这个也总算是做了一件让我拍手称快的好事…… 蜀山中的地图大部分,大陆方面基本上是以清朝时期的中华版图为蓝本,扩大了十倍,在昆仑山脉西北,设计了几条绵延数万里的巨形山脉;西南的喜马拉雅山脉和阿尔卑斯山脉连在一起,换了个名字,改称叫大雪山;南方直接把东南亚的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缅甸纳入中国版图,改称苗疆;我实在怀疑这样是否会引起国际纠纷…… 在内陆河流方面,除了长江黄河两条母亲河外,又把云南那条不大闻名的元江,扩大了面积,变成了长两万余里,水流量超过长江、黄河总和的蜀山第一大水系…… 站在长江岸边,看着这大江滔滔,滚滚东去。我蓦然间似乎回到了三国时期,看到了那时金戈铁马的喧嚣厮杀,也似乎跨越来时空,听到了苏子,吟唱大江东去,浪涛尽……如今千古风liu人物不见了,连涛尽风liu的大江也不复旧观,令人,特别是我这种文学青年感到不胜唏嘘…… Ps:汗!剧情需要添加说明文字,没注意,一下子贴了近千字的资料进来,好多地方不舍得删,就这样先凑合着吧…… 貌似看本书的朋友们都不大喜欢留言啊,我可是一天看三次,每周手里大把大把的精华和积分都浪费了,我见贴就加精,在这儿不用腼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