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 玄幻小说 - 极品汉娱在线阅读 - 【第241章】 天王齐聚

【第241章】 天王齐聚

    到刘德华、张学友、黎明、郭富城四人正围笑着在一t7绪渐起。

    “四大天王”是娱乐圈的一个神话,像四根发育过良的大树遮蔽了身边后来的同类。大树至少象征了一种繁荣,四大天王的光芒在香港乐坛上空整整笼罩了十六年。十六年,是整整一代人的青春,如果有一天你觉得不再喜欢四大天王的歌,那是因为我们的青春逝去了。如果你至今还吼着他们的歌、一如既往地爱着“四大天王”,那是我们的青春真的逝去了。

    上世纪80年代末,在张国荣、谭咏麟、梅艳芳先后退出乐>不再领取任何奖项之后,香港乐坛顿时出现了一个无巨星的真空状态。1990年刘德华、张学友、李克勤等人在同期新秀的角逐中占得先机,而1991年黎明的火箭式走红使他跟张学友、刘德华一起在年终的评奖典礼上风光无限,三人被称为“三剑客”。但这个称号趁生不到半年便告夭折,1992年郭富城以令人膛目结舌的速度窜到歌坛最前列的位置,此时香港发行量最大的便用佛教中的“四大天王”册封四人,没想到就此广泛传开。1992年6月7日,在无<>

    “四大天王”正式确立。这意味着这四个人已被公认为香港歌坛新的领班人,在一定程度上剥夺了其它歌手再度加入战团的机会。1990代是四大天王的年代,那是最好的年代,也是最坏的年代。“四大天王”整个1990年代间在香港歌坛的地位牢不可破,他们推出专辑总能轻松地卖个满堂红,他们推出的歌曲总能轻易打上排行榜榜首,他们瓜分了1990年代香港各大乐坛颁奖典礼绝大部分的大奖,而他们也总是轻易地击败一批批的挑战者从而更进一步地奠定自己的位置。可以说,他们几乎就是整个香港娱乐圈。

    其实,在“四大天王”横行之时,仍有一些新秀不断地发出挑战,陆续有近十人曾被封为“第五天王”,却没一个能持久,红了一阵就都沉寂下去,虽然其中不少人是很具实力或潜质的。只是,各类新星旧星均无法突破“四大天王”形成的“势力网”,因为他们的辉煌时期太长,到了他们逐渐隐退的时候,没有哪个艺人能够承接起他们的成就,香港艺人无以为继的危机越发暴露。

    话说回来,即使是这14年间,传媒圈、娱乐圈无论如何鼓噪“新四大天王”、“四大天王接班人”,黎明、刘德华、张学友、郭富城这四人的地位都能恒久不变,直到这四人日渐衰老,这些所谓的接班人仍旧默守在历史的角落。

    在“四大天王”最红火的年代,他们几乎就是整个香港娱乐圈,虽然4都在多栖发展,但各自竞争最多的地方还是在音乐上,每年香港四大音乐颁奖礼期间,不仅4明争暗斗、各自歌迷更是口水横飞,1994年周星驰在中扮演张学友的歌迷,影片中某黎明迷在张学友演唱会门口叫嚣“我爱黎明!”结果遭学友迷群殴,便是当时歌迷争斗的最好写照。同期的beyond乐队团长黄家驹说:“香港只有娱乐圈,没有乐坛”,可见当时“四大天王”的垄断有多大气势。

    而“四大天王”全力拼搏几年后有所松懈,唱片质量有较为明显的下降,此时接班人却迟迟未露端倪,于是便有一股暗流正在进行蕴酿,走另一条路的造星运动不久后便大规模展开。造星运动的兴起,还须“四大天王”说起,黎明和郭富城便是造星运动最成功的得意之作,他们正是所谓“偶像派”最初的代表人物。受此鼓舞,各大唱片调整战略,以忽视唱片质量的重大代价,全力投入新星的形象包装。于是一批俊男美女粉墨登场,宣传攻势一浪强似一浪,在人们尚未明白是如何一回事的时候,一批新的偶像已成功诞生。这种势态在1990年代后期几乎成为每一家唱片公司推出新星的唯一手段。

    后“四大天王”时代的歌星们,变成了为做“星”而唱歌,不是因为唱歌而成为“星”。偶像因素要大于实力成分。很多艺人进入演艺界并不是因为自身实力,而是公司行为,急功近利的思想日益明显,因此造星的成功更取决于公司的经济状况以及商

    的合理性。在很多唱片公司经营不佳的情况下,很\花一现。另外,偶像化娱乐与香港青少年的心理需求以及欣赏口味不无关系,比如,演唱会的服装以及舞台的设计常常花去主办方大量时间和费用,从某个角度来说,观众对视觉的要求远远大于音乐本身。如此恶性循环带来的后果便在近几年凸显出来:香港歌坛不景气、唱片界低迷以及歌坛一流唱匠青黄不接。

    亚洲金融风暴之后,香港娱乐业迅速滑落,粤语歌坛更是一蹶不振,四大天王同台的机会也越来越少。1999年底,黎明宣布退出一切音乐颁奖礼,接着张学友也宣布退出,这似乎也宣告着“四大天王”开始“瓦解”。200344日,第22香港电影金像奖在张国荣自杀后四天举行,会上刘德华、张学友、黎明与郭富城最后一次同台,同穿黑衣合唱,不仅是对张国荣的哀悼,似乎更是对香港娱乐圈当年辉煌的怀念。

    有人说。“四大天王”是香港娱乐圈团结地一种象征。1994“摇滚新势力”在香港红馆演出之前。何勇在北京接受访问时说“四大天王”中张学友还行。其他3都是小丑。大波。很多媒体和艺人都严词批判他。梅艳芳当时就出来说不能这样讲这些艺人。“中国火”演出地很多海报、地铁广告都被石头砸碎。后来何勇在香港发布会上只好解释。香港这个繁华地地方需要“四大天王”才将事情平息。

    四大天王各有地优势和长处。在当时群雄并起地香港演艺圈四个人都凭着自己地优势与实力打下了各自地一片天下。有人说。“四大天王”是香港娱乐圈垄断地一种标志。无数个明星被封为“四小天王”或“第五天王”。但这些小天王无一例外被“四大天王”给湮没。“四大天王”是一个时代地产物。是香港娱乐圈垄断时代地产物。它地垄断也是香港娱乐圈黄金时代地象征。空前绝后。遗憾地是“四大天王”地没落刚好映照着粤语歌坛地衰落。

    “俊哥哥。你怎么才来呀!”阿sa不同与她身边地阿娇那么地腼腆、羞涩。在严俊面前反倒是很放地开。这样大大咧咧地性格。严俊倒也是挺喜欢这样一个meimei地。

    只见严俊亲昵地摸了摸阿sa地脑袋。呵呵笑道:“反正又还到我上场。急什么……”

    放眼望去。除开那些老牌艺人之外。在场地大多都是tvb地演员们。

    比如陶大宇。张卫健。郑少秋。罗嘉良。欧阳震华。陈锦鸿。张智霖。吕颂贤。林家栋。林保怡。古天乐。郭可盈。关咏荷。陈秀雯。邓萃。郭霭明。宣为营地在相互聊天。

    “阿俊!”四大天王当中,也就只有刘德华跟严俊相熟。

    其他正和严俊打着招呼的艺人们一见,自然很是识趣的让开,毕竟虽然如今四大天王不再如日中天,但在圈内依旧势力滔天。

    看到刘德华那示意的眼神,严俊只是笑着走过去道:“华哥!”说话间,也给张学友他们打了招呼!

    “我都跟你们说了,俊仔可是我小弟!”刘德华哈哈大笑的跟张学友他们开起了玩笑,不过这可也不算玩笑,严俊从本质意义上来说,也算是靠刘德华提携过的小弟了。

    一想到这些,严俊却是颇为自己感到庆幸。从小时候出道,受到林志颖,成龙,李连杰他们的提携,到后来回香港发展得到张国荣、梅艳芳、刘德华他们的青睐,可以说严俊的星途是如此的一路顺风,亦是如此的大步流星。

    暮然回首,如今的自己也算是站在一个小颠峰的明星。

    曾几何时,他如何敢想象自己能跟四大天王谈笑风声,让众多曾经自己的偶像视如今的自己为偶像,一切是那么的真实,却又那么的如同过眼云烟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