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兖州攻略(八)
见曹cao望着他,贾诩的嘴角泛起苦笑,知道今天不说些什么根本就无法过关,只好清了清嗓子,缓缓道:“陶谦是个老狐狸,自然不会做没有把握的事情,既然他敢虎口夺食,强行进入兖州,必然是有所依仗。在属下看来,陶谦依仗有四!” 贾诩顿了顿,思索片刻,随后开口道:“依仗一,兖州刺史乃是刘岱,主公是青州牧,陶谦是徐州刺史,从身份上讲,主公与陶谦都是外人。陶谦虽然强占山阳郡,却声称是支援张邈,讨伐刘岱,陶谦和张邈是同盟关系,这个理由合情合理,主公想要攻击陶谦,却没有合适的借口。 依仗二,主公战力虽强,但此次进入兖州的士兵,数量却不多。兖州五郡三国,主公却只有三万人马,而刘岱士兵虽降,却毫无忠诚可言,在这种情况下,陶谦根本就不害怕主公会对他用兵。 依仗三,前些时日收到情报,袁术率大军十五万挺进豫州,如今已经占领了颍川郡和陈国,与陈留郡接壤。看袁术的行军方向,必然是准备将豫州全部纳入掌中,强邻在侧,陶谦料定主公不会做出两败俱伤的事情。 依仗四,陶谦的根本乃是徐州,进入兖州不过是他的一种试探,同时也是为今后进入兖州做个铺垫。山阳郡对他来说可有可无,毫不重要,他可以将山阳郡掌握在手中,也可以选择放弃后回到徐州,这对他来说没有什么损失。 相反,我军的目的是要将兖州掌握在自己手中,无论是人力和物力,都做出许多安排,陶谦可以退让,我们却很难做出这个决定,如今骑虎难下,出点不同,心情自然不会一样。” 贾诩的分析令曹cao赞不绝口,不愧是三国世界中最顶尖的谋士,看问题的眼光就是与旁人不同。 隐晦地看了郭嘉一眼,见郭嘉也是点头轻笑不语,知道郭嘉也是赞同贾诩的分析,就再次开口问道:“既然如此,还请和先生说说,如今我们该如何应对才好?” 贾诩知道今天不将自己的想法全都说完,曹cao不会放他离去,就非常干脆地答道:“主公如今兵力不多,不如以巩固新占之地为目的。只需半年时间,主公就可以将刘岱投降的五万兵马重新整编完成,待到那时,主公再与陶谦争锋也是不迟。 此外,主公还需要注意陶谦与袁术联手的问题,陶谦兵强马壮,袁术兵精粮足,二者一旦联手,对我们非常不利。” 贾诩的话令曹cao频频点头,只可惜有句话说得好,怕什么就来什么,贾诩担心的事情已经在袁术的大营中生。 打走陶谦的使者,袁术眯缝着眼睛问道:“公业先生,陶谦老儿约我共同攻打兖州,只要我们肯兵,就送我们粮食十五万斛,你看这件事情是否可行啊?” 郑泰考虑片刻,有些迟疑道:“陶谦老儿表面老朽不堪,实则jian猾如鬼,他约我们共同攻打兖州,并没有安什么好心思,无非打着借刀杀人的主意。青州与徐州接壤,他这么做无非是远交近攻,这种情况下倒也无可厚非。 唯一可虑者,曹cao曹孟德乃虎狼也,一旦激起他的怒气,今后会生什么样的事情谁也料不到。曹cao又是有名的愣头青,一旦抛开陶谦与我们死磕,那我们就完全是得不偿失!” 听完郑泰的话,袁术猛然想起曹cao包围何进府时对他的蔑视,想起关东联盟时曹cao对他的不屑一顾,心中顿时涌出无限的怒火。 袁术猛地站起身体,怒声道:“曹阿瞒虽然打败了刘岱,但他本身兵力并不富裕,吾麾下军兵十五万,何惧曹阿瞒。豫州与兖州毗邻,一旦曹阿瞒在兖州站稳脚跟,谁能保证他不觊觎豫州,当趁他立足未稳,急进兵。 况且军中乏粮,陶谦十五万斛粮食正可解眉之急,如何不要。吾意已决,明日北上,打出为刘岱报仇雪恨的旗号,攻打兖州。” 就这样,在曹cao还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袁术和陶谦秘密结成联盟,准备联手进入兖州。 不过曹cao现在可没有空闲理会这些事情,因为一个更加麻烦的事情已经摆在他的面前,那就是兖州士族的反弹。曹cao在青州推行的一系列政策,虽然极大地促进了青州的展,但无论是唯才是举,还是扶持工商,都极大地损害到士族的利益。 只是青州黄巾蜂起,四国两郡的士族,都被曹cao借助管亥和臧霸之手,悄悄除去不少,所以无论曹cao推行何种政策,都没有多少阻力,但兖州与青州的情况却截然不同。 兖州并没有遭受到多少兵灾,而历史上的百万青州黄巾入侵事情,又因为曹cao提前将臧霸和管亥收编而破产。兖州又是中原士族的主要据点,这就导致了兖州士族的强大和顽固。他们联手反对曹cao在兖州的统治,使得曹cao很难在兖州站稳脚跟。 在这里就需要提一下东汉时期的政治形态,虽然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但国家想要治理到一家一户,那是根本就不可能的事情,别说东汉的时候办不到,即便信息极度达的二十一世纪,也没有哪个国家做到。 自从秦朝建立郡县制后,国家的统治单位只能截至到县,县级以下施行的是乡绅自治。这两套治理天衣无缝的结合在一起,维持了中国几千年的政治国家和化国家的共生。 这就导致,国家的法令、法规和各项制度也只是到达县这个单位为止,许多乡村使用得更多的则是所谓的族规和家法,管理这些乡村,更多的是依靠当地的士绅、地主、族长之类的人物。 这其实也很好理解,古代的识字率很低,化水平相当有限,一个村也未必有一个认识字的人,法律、法规是个什么东西,绝大多数的人都不会明白,他们更看重的是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一些规矩和那些“能人”口中的道理。 别说是古代,即便是在九年义务教育已经普及的现代,又有多少人真正懂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