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 历史小说 - 重生之汉室宗亲在线阅读 - 第十八章 何为医者为何医

第十八章 何为医者为何医

    刘循知吴普身份后,以孟超伤势未愈为由,越俎代庖挽留吴普在刘府。刘普虽不解刘循为何要挽留住吴普,不过因刘循对刘晔、曹鸢有救命之恩,又是刘晔知交,自然替刘循招待吴普周到。

    “据老夫所知,华佗大师乃是沛国谯人,其家中亦算是望族,听闻华大师少时也曾刻苦攻读诸子之学,习诵《尚书》、《礼记》、《春秋》,为何又会弃文从医?”这么问吴普的自然是蔡邕,其余诸人即便有这疑问,也不会冒犯华佗与吴普,而蔡邕与华佗本是旧识,自然没有关系。

    华佗字元化,名“佗”,乃负载之意,“元化”是化育之意。华氏显然对华佗寄予厚望,太尉黄琬征召其入府为掾,沛相陈珪亦曾举孝廉,皆推辞不就。

    吴普道:“家师亦曾有志于学术,然家师曾言于我等师兄弟,天下动荡,疫疠流行,民不聊生。当今居世之士,只知竞逐权势,追名逐利,不问民间疾苦,不留心医药,精究方术,以解民疾苦?故此痛下决心,钻研医典,学扶危济病之法,幸有所成。”

    蔡邕点点头,道:“华元华所执,实为济世之心,若是人同此心,天下幸矣。”

    吴普道:“先生过誉了,家师常言,我等医者,虽能医人,能治人,却不能救人。欲救人者,还得是如先生,医国,医天下。”

    刘循端着酒壶,正从亭子外进来,叹道:“好个医国,医天下!”华佗见地如此之高,刘循由衷赞叹。大汉病入膏肓,正是要良医妙手,济世之方

    “然满朝公卿,谁不是鸿儒出身?圣人曰,孔子云,先有十常侍祸乱朝纲,再有董仲颖****,圣人曰何?孔子云何?郡县父母官,谁不是孝廉、茂才?却皆知举孝廉,父别居,举茂才,不识书···”

    吴普尴尬的接过酒壶,刘循方进来赞了声华佗之后,便出口讽刺大汉朝廷官员,让他不知如何作答是好。蔡邕却打断刘循的话,道:“伯杲,不可以偏概全。”

    朝廷虽腐朽无能,却始终是大汉朝廷,即便蔡邕对汉室如何不满,骨子里终究是忠于大汉的。刘循出言讽刺天下官吏,虽心中认可,却还是不准刘循如此评价朝廷官员。

    刘循提高声音道:“先帝昏庸,卖官鬻爵,为官不为财,还能为民做主?这天下哪来的好官,哪来的清官?为官者皆是世族豪强之人,在朝在野,为民者少,为名者多,为郭者少,为加者多,为义者少,为利者多。

    天下疾苦,大汉病入膏肓,纵有济世良方,也难除病根。天下苦久矣,官府苛捐杂税,劳役繁多,战乱频发,事耕织者无收,服兵役者无归。良田皆为豪强所据,子女皆卖身为奴为婢,走投无路之人,唯有拼死一搏,可言无张角,就无蚁贼?”

    吴普小心的看了眼蔡邕,见适才与他相谈甚欢的蔡邕此时默不作声,眼中却难以掩饰的欣赏。试探的问道:“公子之言,与家师所言,有何关系?”

    刘循清了清嗓子,见吴普上钩了,接着道:“今日能从大夫口中,闻华大师之言,醒人肺腑,刘循有幸焉。却有不明之处,还请先生指点。”说完俯身向吴普一礼。

    吴普忙起身,扶起刘循,刘循愿意为自己的书童,不吝良药,吴普本就对其有好感,又见他十分尊崇华佗,自然对刘循更加亲切。

    “公子有何不明,直言便是,若是吴普能为公子解惑,自然不会推辞。”

    刘循理了理衣襟,道:“令师既然有济世之心,为何还要扫帚自珍?大夫既然承令师之志,为何还在此蹉跎岁月?”

    吴普微怒道:“公子何处此言,莫说我非是这等游手好闲之人,家师岂是那等人。”

    刘循歉意的笑道:“华大师为人,刘循自然知晓,然而华大师有医人之心,却无医天下疾之心。”

    蔡邕半眯着眼,奇道:“华元华虽有仁心,却是医者,如何能医天下疾?”并非蔡邕看不去华佗,刘循这话实在听着荒谬,天下之疾,与人之疾毫不相干,刘循却将二者扯在一起。

    “如何不能?天下死于疫病之人,可都有救?”刘循反驳蔡邕,又问吴普道。

    吴普沉思里片刻,世间病死的人,虽不及饿死的人多,却远多于老死或是战死的人。要说这些病死之人都没有就,怕是不见的。

    “若有良医,能存者十之八九。”吴普叹气道,他为医者只为救死扶伤,世间病死之人如此之多,他却是无能为力。

    “若有良医,有穷苦青年微恙,有富贵老者重病,何人可活,何人先逝”

    蔡邕不耐道:“即使富贵,年已老迈,又有重病在身,如何能比得过青年。”

    吴普摇摇头,道:“虽有良医,穷苦之人不过能苟延残喘半载,虽是重病,富贵老者尚能续命三载。”

    “这···”蔡邕不解的看这吴普,老者尚有重病,为何青年反而先去。

    吴普无奈道:“穷苦之人,如何请得起良医,即使有医者愿治,也无钱财。老者虽病,其家富裕,岂会吝啬身外之物。故此穷苦之人抱恙,只有自求多福,富人小病,也不惜重金。”

    蔡邕无语,他虽不在乎身外之物,却是衣食无忧,自然不用担心这些。阅历虽丰,这些常人看是显而易见之事,哪知其中还有如此曲折。

    吴普似有所悟,道:“公子欲言之事,可是疫病之人多,医疾之人少?”

    刘循点点头道:“正是,华大师与吴大夫皆有精妙医术在身,然一人之力,又能救多少人?为何不设医馆,收弟子,如此既能救人,亦能教人。”

    吴普摇了摇头:“非是不愿,而是不能,学医者需识字,然既能识字之人,谁又愿学医,清苦穷人虽有心,却无力。”

    能识字的,大多是富裕之人,医者下品,谁不求高官厚禄,会愿意从医救死?

    刘循微笑道:“若有官府扶助,大夫看设医馆之事可行否?”

    吴普感叹道:“若能有官府扶助一二,也好过担心后继无人。”

    (小子无奈,今天只能这样,希望周末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