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学而第一(4)
第十三章三种道理都是常理,但是仍然有许多人是做不到,或者甚至是闻所未闻的?象第一个要想说的话得以实现,就要立信约,这个和现在的经济合同也好,责任状之类的也好,不是一样吗?不过这里的另一层意思大概是人要有信用,再是对别人要尊重,才可能免受侮辱,当然别人如果对自己不尊重,那他也是大概要受侮辱的,就算没有当面受侮辱,但是自己在心中对他应该是有所“侮辱"的,再是依靠可亲的人才靠得住,这虽然不是绝对,因为也许有的人只是表面上是可亲的样子呢,不过,依靠可亲的人总比依靠不可亲的人总要稳当得多,这应该是绝对的,而且只是表面是这样的,也容易分辨,所以这里所讲的三种道理,也是告诉人们怎么做人的三种最简单、最“浮浅”其实也是最基本但却也是许多人不能做到的道理。 第十四章也有意思,不过一般人可能不会去怎样正确理解它的意思,比方说有的人看了会马上“大笑”起来:哈,怎么能说吃饭不要求饱呢,那还有什么力气来做事,怎么居住不讲究舒适昵,如果住在山洞里有什么快乐可言,怎么说话要谨小慎微呢,那活得多么窝囊和无趣,怎么总要向什么道德高的人学习并改正自己的缺点呢,那自己岂不是一辈子都跟在别人屁股后面跑? 说到这,我也不由笑起来,因为也许有的人大概确实是“这么”想的,那就别看书了吧,那就去打电游啊,看多如牛毛的连续剧啊,做许多其它的事更加能遂他的意了吧。 要是要正解一下这里的意思,大概就是,君子吃饭不要求饱,并不是饿着来做事,而是吃饭时能不过分强求怎样怎样,因为他活着的重点不在吃饭上啊,当然,也不是说好吃的不吃,专门去吃所谓不堪之物。 居住不讲究舒适,也不是说就是要住在大街上山洞里,而是不会一天到晚只想着怎么使自己住得舒适了又舒适,因为,又能舒适到哪里去呢,当然,花个至少百分之几的时间和精力去想想吃得好和住得舒适当然是有必要的。 然后是说话谨小慎微,这个翻译其实真的不好,原文是“慎于言",其实是说不要乱夸海口,说话一点都不经过大脑,而用不着非要到“谨小慎微”的地步的。 然后时常向道德高的人学习并不是说天天去向某人求教啊,而是首先要心中有这个数,知道哪些是道德智慧知识比较好的人,然后想想自己,然后便可以学习,然后便可以改正自己的一些缺点,加强自己的一些优点。 而这一切至少百分之八九十是可以自己来进行,自己默默来学习自己默默来改进的啊,想一想,以上这些总比与这些完全相反要好得多到哪里去了吧。 第十五章,这里说得非常中肯和清醒,象贫穷不去巴结奉承,富有不傲慢自大,这已经不错了吧,但是能“贫而乐”、“富而好礼”又是更多么难得和其实是更有利于自身的身心健康呢。 这里隐含的一个意思就是身外之物只是身外之物,真正属于自己的是自己的身体和头脑和心灵。 然后突然讲到了诗经,也是告诉人们看诗也好看什么也好,要学会自己来思考,要学会来思考自己。 第十六章又是有利于身心健康的一非常简单又非常有效的方法,因为可能许多人或太多人都埋怨别人不理解或了解自己,而可能有些时候有些郁郁寡欢,而其实只要想想是不是自己不理解别人,其实说句不好听点的话,这样立刻就会把这“郁郁寡欢”转移到了别人“身上”了,当然并不是让别人不郁郁寡欢,而其实是在想别人可能也会有或也正在有的郁郁寡欢呢,这样来理解别人,自己的郁郁寡欢没有了,而且再与人打交道时能让对方感觉自己能理解他(而且,当然,不必说“我理解你”之类的,真正的理解是对方能从自己的言行上马上就能感觉得到的),他也会心情愉快开阔起来,自然也会轻松愉快地与自己来交往,这样,自已也会轻松和愉快,嗯,想想的话,何乐而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