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 历史小说 - 横空出世之眼花缭乱在线阅读 - 第717章 梦回二十九 大胆 一

第717章 梦回二十九 大胆 一

    ““第二十九回,享福人福深还祷福,痴情女情重愈斟情”,这个回目名几乎就是三个字:“不知足”,

    ““【庚辰:清虚观贾母凤姐原意大适意大快乐,偏写出多少不适意事来,此亦天然至情至理必有之事。】

    【二玉心事此回大书,是难了割,却用太君一言以定,是道悉通部书之大旨。】”,最后这批有一点意思,但仍然象算命的符文,

    ““话说宝玉正自发怔,不想黛玉将手帕子甩了来,正碰在眼睛上,倒唬了一跳,问是谁。林黛玉摇着头儿笑道:"不敢,是我失了手。因为宝jiejie要看呆雁,我比给他看,不想失了手。"宝玉揉着眼睛,待要说什么,又不好说的。”,以宝玉之聪明,恐怕已经同时意识到了自己刚对黛玉类似起过誓,却转眼见了宝钗“发呆”,因此“待要说什么,又不好说的”,

    (XX注:宝玉这个呆子到底想说什么,又不好的?(外人注:宝玉自然是想说类似“不是这么回事,你不要误会”,但宝玉却明明刚才不但呆眼,连呆心儿都瞬间类似出了一下轨,虽然是瞬间,但却正好让黛玉全看在眼里,因此,才“又不好说的”

    (XX注:宝玉倒霉啊,连这几秒钟的事都让黛玉全看见了!(外人注:主要怪宝玉!被打被骂也是活该!(XX注:…好狠的女子)))))

    ““一时,凤姐儿来了,因说起初一日在清虚观打醮的事来,遂约着宝钗、宝玉、黛玉等看戏去。宝钗笑道:"罢,罢,怪热的。什么没看过的戏,我就不去了。"凤姐儿道:"他们那里凉快,两边又有楼。咱们要去,我头几天打发人去,把那些道士都赶出去,把楼打扫干净,挂起帘子来,一个闲人不许放进庙去,才是好呢。我已经回了太太了,你们不去我去。这些日子也闷的很了。家里唱动戏,我又不得舒舒服服的看。"贾母听说,笑道:"既这么着,我同你去。"凤姐听说,笑道:"老祖宗也去,敢情好了!就只是我又不得受用了。"贾母道:"到明儿,我在正面楼上,你在旁边楼上,你也不用到我这边来立规矩,可好不好?"凤姐儿笑道:"这就是老祖宗疼我了。"贾母因又向宝钗道:"你也去,连你母亲也去。长天老日的,在家里也是睡觉。"宝钗只得答应着。”,正是一起去才有好戏,

    ““贾母又打发人去请了薛姨妈,顺路告诉王夫人,要带了他们姊妹去。王夫人因一则身上不好,二则预备着元春有人出来,早已回了不去的;听贾母如今这样说,笑道:"还是这么高兴。"因打发人去到园里告诉:"有要逛的,只管初一跟了老太太逛去。"这个话一传开了,别人都还可已,只是那些丫头们天天不得出门槛子,听了这话,谁不要去。便是各人的主子懒怠去,他也百般撺掇了去,因此李宫裁等都说去。贾母越发心中喜欢,早已吩咐人去打扫安置,都不必细说。”,这其中有一句话很是“显眼”,即“二则预备着元春有人出来”,表明王夫人和元春的联系是相当紧密的!

    其实正是之前所说伏前面情节的伏笔!即曹雪芹在此暗示元春给黛玉和宝钗的礼物不同,完全是听了王夫人的意思!

    而且以元春之明事理,王夫人恐怕对元春说的不是决定婚姻或选择妻子之事,而恐怕王夫人说的是另外一个理由,

    比如说宝钗是客,要多给些,元春就算觉得仍然不妥,但恐怕一时也不好反驳,于是听从了王夫人所言(外人注:赞!这个就相当细了!因为将元春从王氏集团中完全提了出来!

    (大白纸注:正是,因为元春之前的表现实在几乎是红楼梦中最明事理的女子!

    再加上她很可能的与北静王的内心爱情,元春是绝不会做出这样随意决定别人尤其是自己最疼爱的宝玉的婚姻的!

    尤其是元春极可能还听说了宝玉和黛玉的情感极好,特别是如果贾母还特意传了话进去,让元春知道王夫人原来做的是这样一件事!

    因此,元春极可能在之后某时刻又郑重表态不参与这件事,于是让贾母卸掉了来自元妃的压力,

    但如此,便会让黛玉更加凶险!因为王氏集团如此就只剩一招,即让黛玉的身体每况日下!

    甚至王氏集团都极可能会算准时间,即在宝钗必须嫁人之时,必须让林黛玉至少奄奄一息!

    而如果这中间被贾母等察觉而有所耽误,甚至最后不惜使用最后一招即下毒了!

    (外人注:所言极极是!)),

    ““单表到了初一这一日,荣国府门前车辆纷纷,人马簇簇。那底下凡执事人等,闻得是贵妃作好事,贾母亲去拈香,正是初一日乃月之首日,况是端阳节间,因此凡动用的什物,一色都是齐全的,不同往日。少时,贾母等出来。贾母坐一乘八人大轿,李氏、凤姐儿、薛姨妈每人一乘四人轿,宝钗、黛玉二人共坐一辆翠盖珠缨八宝车,迎春、探春、惜春三人共坐一辆朱轮华盖车。然后贾母的丫头鸳鸯、鹦鹉、琥珀、珍珠,林黛玉的丫头紫鹃、雪雁、春纤,宝钗的丫头莺儿、文杏,迎春的丫头司棋、绣桔,探春的丫头侍书、翠墨,惜春的丫头入画、彩屏,薛姨妈的丫头同喜、同贵,外带着香菱,香菱的丫头臻儿,李氏的丫头素云、碧月,凤姐儿的丫头平儿、丰儿、小红,并王夫人两个丫头也要跟了凤姐儿去的金钏、彩云,****抱着大姐儿带着巧姐儿另在一车,还有两个丫头,一共又连上各房的老嬷嬷奶娘并跟出门的家人媳妇子,乌压压的占了一街的车。”,此处可作为红楼梦女性人物的总揽参考,而且这里便有“抱着大姐儿带着巧姐儿”的误笔,巧姐儿是之后刘姥姥所起的名字,因此此时还没有巧姐儿这个名,应该是“抱着大姐儿”即可,

    ““贾母等已经坐轿去了多远,这门前尚未坐完。这个说"我不同你在一处",那个说"你压了我们奶奶的包袱",那边车上又说"蹭了我的花儿",这边又说"碰折了我的扇子",咭咭呱呱,说笑不绝。周瑞家的走来过去的说道:"姑娘们,这是街上,看人笑话。"说了两遍,方觉好了。前头的全副执事摆开,早已到了清虚观了。宝玉骑着马,在贾母轿前。街上人都站在两边。”,这个热闹,足见贾府人口之众多,与之后贾府被抄,别说仆人,连“主子”都所剩无几,而且衰落到几乎极点,便知“凄凉”二字怎么写了,

    ““将至观前,只听钟鸣鼓响,早有张法官执香披衣,带领众道士在路旁迎接。贾母的轿刚至山门以内,贾母在轿内因看见有守门大帅并千里眼、顺风耳、当方土地、本境城隍各位泥胎圣像,便命住轿。贾珍带领各子弟上来迎接。凤姐儿知道鸳鸯等在后面,赶不上来搀贾母,自己下了轿,忙要上来搀。可巧有个十二三岁的小道士儿,拿着剪筒,照管剪各处蜡花,正欲得便且藏出去,不想一头撞在凤姐儿怀里。凤姐便一扬手,照脸一下,把那小孩子打了一个筋斗,骂道:"野牛**的,胡朝那里跑!"那小道士也不顾拾烛剪,爬起来往外还要跑。正值宝钗等下车,众婆娘媳妇正围随的风雨不透,但见一个小道士滚了出来,都喝声叫"拿,拿,拿!打,打,打!"”,小道士闯入迷魂阵,

    ““贾母听了忙问:"是怎么了?"贾珍忙出来问。凤姐上去搀住贾母,就回说:"一个小道士儿,剪灯花的,没躲出去,这会子混钻呢。"贾母听说,忙道:"快带了那孩子来,别唬着他。小门小户的孩子,都是娇生惯养的,那里见的这个势派。倘或唬着他,倒怪可怜见的,他老子娘岂不疼的慌?"说着,便叫贾珍去好生带了来。”,此处足见贾母之善,其实与王夫人或说王氏集团之恶几乎是两个极端的!

    ““贾珍只得去拉了那孩子来。那孩子还一手拿着蜡剪,跪在地下乱战。”,可怜,小小年纪,远离父母,被卖到此做什么小道士,此时不但饱受惊吓,还几乎要被众人打,

    ““贾母命贾珍拉起来,叫他别怕,问他几岁了。那孩子通说不出话来。”,吓得不轻,小小孩子恐怕只有十岁左右,实在造孽,

    ““贾母还说"可怜见的",又向贾珍道:"珍哥儿,带他去罢。给他些钱买果子吃,别叫人难为了他。"贾珍答应,领他去了。”,因祸得福,小道士恐怕一时不能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

    ““这里贾母带着众人,一层一层的瞻拜观玩。外面小厮们见贾母等进入二层山门,忽见贾珍领了一个小道士出来,叫人来带去,给他几百钱,不要难为了他。家人听说,忙上来领了下去。”,贾珍处理这些事其实是很尽职的,贾珍坏就坏在色上,而且是极色乱色到甚至随意luanlun的程度!

    但贾珍却真的不恶甚至也不毒,而且虽然只会败家,但贾珍确实情商高超,

    当然,luanlun和败家,这两点都足以致贾珍于死地了!

    ““贾珍站在阶矶上,因问:"管家在那里?"底下站的小厮们见问,都一齐喝声说:"叫管家!"登时林之孝一手整理着帽子跑了来,到贾珍跟前。”,林之孝出场,

    ““贾珍道:"虽说这里地方大,今儿不承望来这么些人。你使的人,你就带了往你的那院里去;使不着的,打发到那院里去。把小幺儿们多挑几个在这二层门上同两边的角门上,伺候着要东西传话。你可知道不知道,今儿小姐奶奶们都出来,一个闲人也到不了这里。"林之孝忙答应"晓得",又说了几个"是"。贾珍道:"去罢。"”,如何,贾珍的逻辑几乎滴水不漏,这是情商高超下的智商表现,

    ““又问:"怎么不见蓉儿?"一声未了,只见贾蓉从钟楼里跑了出来。贾珍道:"你瞧瞧他,我这里也还没敢说热,他倒乘凉去了!"喝命家人啐他。”,哈哈,贾珍对贾蓉却绝非纵容和溺爱,

    但贾珍对贾蓉却是手把手地教坏!

    因此,贾珍既然能教坏贾蓉,这里当然能如此“严厉”地管教贾蓉,但怎么看怎么觉得这两父子实在滑稽得紧!

    ““那小厮们都知道贾珍素日的性子,违拗不得,有个小厮便上来向贾蓉脸上啐了一口。”这个小厮必是贾珍的心腹,才敢出头如此,

    ““贾珍又道:"问着他!"那小厮便问贾蓉道:"爷还不怕热,哥儿怎么先乘凉去了?"贾蓉垂着手,一声不敢说。”,贾珍之“严父”形象跃然纸上,

    ““那贾芸、贾萍、贾芹等听见了,不但他们慌了,亦且连贾璜、贾□、贾琼等也都忙了,一个一个从墙根下慢慢的溜上来。”,哈哈,好家伙,都在乘凉!

    ““贾珍又向贾蓉道:"你站着作什么?还不骑了马跑到家里,告诉你娘母子去!老太太同姑娘们都来了,叫他们快来伺候。"”,贾珍想得相当全面的,

    ““贾蓉听说,忙跑了出来,一叠声要马,一面抱怨道:"早都不知作什么的,这会子寻趁我。"”,贾蓉对贾珍都不是心服,更不用对其余人了,

    ““一面又骂小子:"捆着手呢?马也拉不来。"待要打发小子去,又恐后来对出来,说不得亲自走一趟,骑马去了,不在话下。”,哈哈,贾府中能稍微管住贾蓉的,就只有贾珍了!

    也足见八十回后,一旦贾珍被远远发配,贾蓉几乎完全成为混世魔王!或者更准确地说,成为“精世魔王”!

    ““且说贾珍方要抽身进去,只见张道士站在旁边陪笑说道:"论理我不比别人,应该里头伺候。只因天气炎热,众位千金都出来了,法官不敢擅入,请爷的示下。恐老太太问,或要随喜那里,我只在这里伺候罢了。"贾珍知道这张道士虽然是当日荣国府国公的替身,曾经先皇御口亲呼为"大幻仙人",如今现掌"道录司"印,又是当今封为"终了真人",现今王公藩镇都称他为"神仙",所以不敢轻慢。二则他又常往两个府里去,凡夫人小姐都是见的。今见他如此说,便笑道:"咱们自己,你又说起这话来。再多说,我把你这胡子还撏了呢!还不跟我进来。"那张道士呵呵大笑,跟了贾珍进来。”,张道士地位不低,可与贾府男女老少均可接近,其实这种“便利”可以让他成为某些重要情节的至少是次要关键人物,

    ““贾珍到贾母跟前,控身陪笑说:"这张爷爷进来请安。"贾母听了,忙道:"搀他来。"贾珍忙去搀了过来。那张道士先哈哈笑道:"无量寿佛!老祖宗一向福寿安康?众位奶奶小姐纳福?一向没到府里请安,老太太气色越发好了。"贾母笑道:"老神仙,你好?"张道士笑道:"托老太太万福万寿,小道也还康健。别的倒罢,只记挂着哥儿,一向身上好?前日四月二十六日,我这里做遮天大王的圣诞,人也来的少,东西也很干净,我说请哥儿来逛逛,怎么说不在家?"贾母说道:"果真不在家。"一面回头叫宝玉。谁知宝玉解手去了才来,忙上前问:"张爷爷好?"张道士忙抱住问了好,又向贾母笑道:"哥儿越发发福了。"贾母道:"他外头好,里头弱。又搭着他老子逼着他念书,生生的把个孩子逼出病来了。"”,如何?曹雪芹在张道士上用了如此多笔墨,除了接下来的提亲,恐怕八十回后还会有更多的事有其参与,

    ““张道士道:"前日我在好几处看见哥儿写的字,作的诗,都好的了不得,怎么老爷还抱怨说哥儿不大喜欢念书呢?依小道看来,也就罢了。"”,如何?如之前所说,大观园的某些事就是宝玉这些“外务”传出去的,

    ““又叹道:"我看见哥儿的这个形容身段,言谈举动,怎么就同当日国公爷一个稿子!"说着两眼流下泪来。贾母听说,也由不得满脸泪痕,说道:"正是呢,我养这些儿子孙子,也没一个像他爷爷的,就只这玉儿像他爷爷。"”,这个却也突然透露出贾母疼爱宝玉另一个重要原因,竟然是宝玉最象其爷爷!

    ““那张道士又向贾珍道:"当日国公爷的模样儿,爷们一辈的不用说,自然没赶上,大约连大老爷、二老爷也记不清楚了。"”,张道士在倚老卖老,

    ““说毕呵呵又一大笑,道:"前日在一个人家看见一位小姐,今年十五岁了,生的倒也好个模样儿。我想着哥儿也该寻亲事了。若论这个小姐模样儿,聪明智慧,根基家当,倒也配的过。但不知老太太怎么样,小道也不敢造次。等请了老太太的示下,才敢向人去说。"”,这句话极其重要!

    其一,正是从此看出贾母的态度如何,

    其二,正是此话让宝玉和黛玉之后两次经历一次几乎情感的生死之刻!

    ““贾母道:"上回有和尚说了,这孩子命里不该早娶,等再大一大儿再定罢。你可如今打听着,不管他根基富贵,只要模样配的上就好,来告诉我。便是那家子穷,不过给他几两银子罢了。只是模样性格儿难得好的。"”,这个回应自然重要,

    其一,“这孩子命里不该早娶,等再大一大儿再定罢”,几乎是在等黛玉长大,

    其二,“不管他根基富贵,只要模样配的上就好,来告诉我。”,几乎针对宝钗的“根基富贵”,

    其三,“只是模样性格儿难得好的”中的“性格儿好”似乎对黛玉“不利”,但这正是贾母为掩饰自己内心的想法,因此贾母才最后说出,

    因为身边众人包括宝钗等可都在听着,

    ““说毕,只见凤姐儿笑道:"张爷爷,我们丫头的寄名符儿你也不换去。前儿亏你还有那么大脸,打发人和我要鹅黄缎子去!要不给你,又恐怕你那老脸上过不去。"”,凤姐儿要压一压张道士倚老卖老以及竟然当众提亲的气势,

    ““张道士呵呵大笑道:"你瞧,我眼花了,也没看见奶奶在这里,也没道多谢。符早已有了,前日原要送去的,不指望娘娘来作好事,就混忘了,还在佛前镇着。待我取来。"说着跑到大殿上去,一时拿了一个茶盘,搭着大红蟒缎经袱子,托出符来。大姐儿的****接了符。张道士方欲抱过大姐儿来,只见凤姐笑道:"你就手里拿出来罢了,又用个盘子托着。"张道士道:"手里不干不净的,怎么拿?用盘子洁净些。"凤姐儿笑道:"你只顾拿出盘子来,倒唬我一跳。我不说你是为送符,倒象是和我们化布施来了。"众人听说,哄然一笑,连贾珍也掌不住笑了。贾母回头道:"猴儿猴儿,你不怕下割舌头地狱?"凤姐儿笑道:"我们爷儿们不相干。他怎么常常的说我该积阴骘,迟了就短命呢!"”,凤姐儿不但能一眼看出象张道士这样的人的内心,而且说出的话绝不客气,但说的方式却又让对方不至于尴尬甚至反而欣然接受,

    ““张道士也笑道:"我拿出盘子来一举两用,却不为化布施,倒要将哥儿的这玉请了下来,托出去给那些远来的道友并徒子徒孙们见识见识。"贾母道:"既这们着,你老人家老天拔地的跑什么,就带他去瞧了,叫他进来,岂不省事?"张道士道:"老太太不知道,看着小道是八十多岁的人,托老太太的福倒也健壮;二则外面的人多,气味难闻,况是个暑热的天,哥儿受不惯,倘或哥儿受了腌臜气味,倒值多了。"贾母听说,便命宝玉摘下通灵玉来,放在盘内。那张道士兢兢业业的用蟒袱子垫着,捧了出去。”,张道士能在此伺候这些难伺候的达官贵族之大家族直到八十多岁,几乎没犯什么错,没得罪过什么人,其实无论从性格还是定力来看,都是相当不易的!

    ““这里贾母与众人各处游玩了一回,方去上楼。只见贾珍回说:"张爷爷送了玉来了。"刚说着,只见张道士捧了盘子,走到跟前笑道:"众人托小道的福,见了哥儿的玉,实在可罕。都没什么敬贺之物,这是他们各人传道的法器,都愿意为敬贺之礼。哥儿便不希罕,只留着在房里顽耍赏人罢。"贾母听说,向盘内看时,只见也有金璜,也有玉玦,或有事事如意,或有岁岁平安,皆是珠穿宝贯,玉琢金镂,共有三五十件。因说道:"你也胡闹。他们出家人是那里来的,何必这样,这不能收。"张道士笑道:"这是他们一点敬心,小道也不能阻挡。老太太若不留下,岂不叫他们看着小道微薄,不象是门下出身了。"贾母听如此说,方命人接了。宝玉笑道:"老太太,张爷爷既这么说,又推辞不得,我要这个也无用,不如叫小子们捧了这个,跟着我出去散给穷人罢。"贾母笑道:"这倒说的是。"张道士又忙拦道:"哥儿虽要行好,但这些东西虽说不甚希奇,到底也是几件器皿。若给了乞丐,一则与他们无益,二则反倒遭塌了这些东西。要舍给穷人,何不就散钱与他们。"宝玉听说,便命收下,等晚间拿钱施舍罢了。说毕,张道士方退出去。”,宝玉这话显然太不领张道士的情,

    而且也足见张道士之前有些倚老卖老,气势越来越足,竟然对贾母给宝玉提起亲来了,

    而中间被凤姐儿抢白甚至几乎戳破原形后,气势可谓锐减!几乎尽显老奴本色,

    (XX注:什么戳破原形?(外人注:即凤姐儿话中说得很明白了,别看你张道士有皇帝封的那些封号,又和贾母竟然似乎平起平坐,但你张道士和这里所有道士包括这庙可是我们贾家供着养着的(XX注:…老人家确实不容易)))

    而张道士借宝玉的玉去看,恐怕也是被凤姐儿那句“我不说你是为送符,倒象是和我们化布施来了”的话给逼出来的,因为是以此去逼小道士们的体已物,来送给宝玉,

    最后竟然还差点让不懂事的宝玉无意中作践,

    虽然总算是“完美”收场,但张道士这八十多岁是怎么过来的,其间内心之酸甜苦辣,不言而喻!

    而张道士的事,竟然花了如此之多的笔墨,唯一的可能只能是八十回后张道士有重要的情节上演!

    但八十回后显然全没了!

    于是,这里不妨根据这里的情节猜度一下:

    其一,凤姐儿是肯定得罪了张道士的,张道士此时寄人篱下,自然无话可说,但张道士此时却看不出内心的善恶的,

    甚至,张道士仅以让众小道士看了一眼宝玉的玉,便应该是强行夺去了众小道士的甚至比较珍贵的体已物,张道士内心之贪和狠恐怕也可见一斑!

    因此,张道士之后会不会对凤姐儿不利,却真不好说,

    而如果对凤姐儿不利,会是哪些不利呢?也许张道士八十回后知晓了凤姐儿的一些坏事错事,因为凤姐儿之后有些阴暗的如揽钱的事似乎是在庙里进行的,

    而如果张道士掌握了这些证据,在贾府被抄,贾府势败之后的某个关键时刻出示这些证据甚至就直接告凤姐儿一状,所谓雪上加霜落井下石,也是完全存在这种可能性的!

    即凤姐儿的“聪明反被聪明误”,这恐怕也是其一,

    其二,张道士这里看了宝玉的玉,这个情节确实有些奇怪,因为实在是太多余的情节,

    于是,妄猜一下,是否和之后宝玉丢玉有关系?

    而至于会是怎样的关系,这里如此再乱猜的话,也许有如下逻辑?

    张道士如果来到贾府,是几乎可以不避男女老少的,张道士为了报复凤姐儿包括这里对他不太客气的宝玉,是否恰巧看见了宝玉藏的玉?

    比如说宝玉当时因为与黛玉的婚事,已有些癫狂,王夫人请张道士来做法,而张道士要么看见了袭人藏玉,要么偷听到了袭人说话中藏玉的地点,

    于是,张道士为报复以上有意作践自己的凤姐儿和无意作践自己的宝玉,将将袭人之后为了迷惑宝玉让宝玉娶宝钗而所藏的玉偷偷拿去了,这是完全可能的,

    当然,这种猜测似乎有些突兀,但这里的给出如此大段的情节却恰好包含这些隐患因素,而且和八十回后相应的情节恰好能配合,

    而最后那玉又回到了宝玉身边,却是和尚带来的,当然,也许和尚将此玉从张道士那拿了来,

    而如果张道士做了以上的错事,特别是藏玉,几乎是得罪癞头和尚的事,恐怕会与贾瑞的下场有些类似,

    而这恐怕也是曹雪芹的本意,即张道士这样虽然几十年小心谨慎的人,但内心其实仍然有虚伪甚至狠毒的成分,即如果贾府能供养还好,而一旦贾府不能,以张道士在贾府积下的如之上的仇怨,张道士翻脸不认人也是当时世道之常见,

    且先到这。

    “大胆更大胆甚至最大胆而且符合更符合甚至最符合逻辑情理的推论,才是八十回后内容能尽可能还原的根本之一!”小戒叹道。

    “不入虎xue焉得虎子!”小猴笑道。

    “没有最大胆,只有更大胆,或者,实在是还不够大胆。”老沙呵呵道。

    “阿弥陀佛,”小唐道,“曹施主笔一挥,即可跨越千万里,前八十回的点评和推论,以及八十回后内容,万不可小家子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