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 言情小说 - 重生之折腾年代巧折腾在线阅读 - 第七章 母亲马惠恩

第七章 母亲马惠恩

    王秀春:“小华,你别再喊她傻梅了,我奶奶说她开窍了。你没见她刚才点头呀,要搁过去,早‘嘿嘿’地傻笑了。”

    “那叫她什么呀?”

    “就叫小梅。”

    “她姓什么呀?”

    “不知道。可能得跟着他后爹姓王吧!”

    “才不叫她姓她后爹的姓呢?姓咱的姓,怎么样?”

    “行,跟着咱姓王,叫她王小梅。”

    “嗯,这样叫着还好听!”

    “你小声儿点儿,他就在外面吃饭哩。”

    王晓华-梅顺着王秀春的目光望过去,二瘸子果然坐在外面的桌子上吃饭,脸上的抓痕结着红红的血痂。

    “这是小梅抓的?”王晓华问道。

    王秀春:“听说是。”

    王晓华:“活该!叫他半夜打孩子!要是他自己的,一准舍不得。”又对王晓华-梅说:“记住了吧?他再打你,就给我说。”

    王晓华-梅望着她充满正气的样子,不由觉得很好笑。

    谢天谢地!整个吃饭过程,王秀春并没有提到虱子,这让王晓华-梅心情大好。虽然是前世的自己,毕竟已经是两个个体,她不愿在她面前丢丑。这一顿饭,她吃的很开心,也吃的很饱。

    吃饭的时候,队长就把工派了。吃完饭以后,出工的出工,上学的上学,小孩子则被自己的爷爷奶奶抱回了家。生产队部里一下冷清下来。

    王晓华-梅没地方去,就在桌子边上怔怔地坐着,看着留在食堂里的妇女们收拾碗筷。见没人搭理自己,王晓华-梅感到很无奈。

    母亲马惠恩就在眼前,但王晓华-梅不敢贸然相认。为了引起马惠恩的注意,她跑过去跟在马惠恩屁股后面,马惠恩去哪里,她跟到哪里。

    伙房里垒着两个大灶台,前面各安着一个超大铁锅,上面摞着七、八屉蒸笼,很是壮观。

    后面各安着一个七印锅,又叫后锅,是用来烧热水的。前面饭熟了,后面水也开了,社员们可以用自己家里的暖瓶随便打,拿回家去喝热水。

    这个时期暖瓶都是竹编皮,也很少,多数户里都是用瓷壶(茶壶)打回去喝凉白开。有怕凉的,就做个棉套套在瓷壶上保温。

    如果家里没老人孩子,就不打,直接喝水缸里的凉水了——这是王晓华-梅前世的记忆。

    “这孩子对你有缘法。”庞大省择着菜对马惠恩说:“一上午,光在你屁股后面跟着了。”

    马惠恩:“没孩子给她玩儿,可不就跟着大人呗!”

    庞大省:“这一被淹,倒不像过去那样傻笑了。”

    “妮儿,喊我婶儿婶儿。”马惠恩对蹲在身旁的王晓华-梅说。

    昨天中午王晓华-梅喊的那声“娘”,下午人们给她开玩笑,说错喊什么都可以,唯独爹娘是不能随便喊的。一醒过来就喊“娘”,说明这孩子与她有缘分,逗她说让她认了干闺女。

    “平时逗她,见长头发的也是喊娘,你们起什么哄?”马惠恩反驳。

    “平时是平时,昨天可是淹死后又返过来的。你见过死了后返过来立马就说话的?”

    “这能说明什么?”

    “说明与你有缘法呀!”

    “…………”

    马惠恩人老实,说不过大伙儿,今天便想教会了她,纠正过来。

    王晓华-梅心中暗想:你本来就是我的娘亲,不喊娘让我喊什么?于是,又脆生生地喊了声“娘”!

    “喊婶儿婶儿!我是你婶儿婶儿,不能喊娘。”

    “娘!娘!娘!”这一回一连喊了三个“娘”。

    “怎么光喊娘!我说了,我不是你娘,你叫我婶儿婶儿。”马惠恩有些着急起来。

    “可能是喊娘好发音。”庞大省息事宁人地说。

    “那你喊她伯母,英伯母。”马惠恩指着庞大省对王晓华-梅说。

    “英伯母。”王晓华-梅一字一顿地喊,就像小孩子学说话一样。

    马惠恩脸上一喜:“这不会喊呀!”又指着擀面的年轻妇女说:“那你再喊她婶儿婶儿,峰婶儿婶儿。”

    “峰婶儿婶儿。”王晓华-梅又一字一顿地喊道。

    “看,喊的多好!”马惠恩脸上笑成了一朵花:“那你再喊我:锁婶儿婶儿。”

    “娘!”

    人们哄笑起来。

    “看来认定你是她娘了。”

    “认了吧,当个干闺女儿。好在现在吃食堂,嚼用不着自己,名分上的事。”

    “孩子一个亲人也没有,怪可怜的。”

    “可她有继父,要认也得经过他同意,我不言声儿认了算哪门子。”

    “也是的,要认还真得经他同意才对。”

    “他那人,尽量少给他打交道。

    “…………”

    中午吃的茄子打卤面。卤儿里还有rou丁,香喷喷的,味道很不错。

    大铁锅里烧开多半锅水,一次下半笸箩生面条。煮熟后捞到一个盛着凉水的大盆里,一碗一碗盛出来,浇上打好的菜卤儿,摆放到一个超大案板上,谁来了端着就走,倒也很快捷。

    王晓华-梅近水楼台先得月,排队排了个第一。她端着面碗坐在西厢房正冲门口的显要位置,希望小朋友们坐过来。当然,最好是王晓华和王秀春她们。

    然而,让她失望的是:人们都端着碗路过,没一个小朋友坐下。尤其是王秀春,明明她的桌子上有座位,王秀春却端着面碗去别的桌子上挤。

    王晓华-梅这一顿饭吃的很不是滋味儿。

    此时是农历七月下旬,中午天气还很炎热,社员们要等到三点以后才下地干活。吃罢午饭以后,都要回家歇息。

    经过一上午的观察,王晓华-梅发现,生产队部只有办公室有一张单人床,上面有被褥,看来有人在这里值班睡觉。而厨师和帮工们,也都得回家午休,队部里再无他人。

    一大晌午,自己总不能光在饭厅里坐着吧!

    王晓华-梅随着人们走出来,却不知道去哪里。

    二瘸子的家她是不想回,也不能回了!

    王李氏家也不能去。昨天晚上收留了一夜,就已经给人家添麻烦了,何况自己还顶着一脑袋虱子,再去就给人送膈应了!万一传染给人家,岂不是自己的罪过!

    不知不觉来到了前世自己的家门口——确切地说是老家大门口,她前世的家现在还没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