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学 - 历史小说 - 宋风在线阅读 - 第二百一十一章 王霸之论

第二百一十一章 王霸之论

    “拿下洪州恐怕会使西夏人震怒,大举兴师来伐,恐又是个不了的结局,洪州之地似乎也没有什么好守,后面与我大宋相隔白于山,补给不便!”文彦博说道。

    这几个人当中只有司马光和郭逵在西北待过,不过论起地势熟悉还是当属郭逵最为熟悉,郭逵没有正面回答文彦博的质问,而是拿着指挥棒在沙盘上指点:“这里是嘉宁军司,这里是洪州,东边这条河便是红柳河,在这片地区由于受到红柳河及其支流的滋润遍地是青草,可是上好的马场,臣在西北的时候就听闻这里遍地是牛羊,马群也是四散分布!”

    郭逵没头没脑的说了这些话,旁边的几个人听后两眼放光——大宋缺少马匹,就连牛羊也是比较紧俏,他这几句话让所有的人都很心动。

    皇帝赵顼问道:“爱卿是想建议夺取这片地区吗?”

    郭逵叹了口气说道:“这的确是个好地方,但我大宋取了这片地盘,可就真应了文大人的话,西夏恐怕不肯善罢甘休,就算今年无力东征,明年也会绞尽脑汁来夺,这样下来终究不是一个善局。一旦西夏来夺,我大宋就算要守也不是那么容易!”

    郭逵说完又用指挥棒指到嘉宁军司两侧——翔庆军、石州翔佑军司和左厢神勇军司,不用他明说。众人心中已经明了——这嘉宁军司和洪州地确是守不住的,这相当于将西夏东边的领土分割成两半,左右夹击之下很难受得住,若是强守也会因为后方补给线过长而陷入泥潭,吃败仗那是迟早的事情。

    “那郭大人夺下洪州是何用意?”司马光问道。郭逵显然是不想夺下洪州和嘉宁军司的。虽然以现在地局势要想夺下这片地区是很容易地,但考虑到后续的事情,夺下来显然不划算,这就让所有人对郭逵的用意很迷惑了。

    “圣上,臣建议让魏国公以最快的速度夺下洪州、嘉宁军司和盐州。但夺下来并不是要固守!在这里守是守不住的,别地不说,若是党项人知道他们攻宋的军队全军覆没。那最有可能派出来的援军酒肆翔庆军李清部地泼喜军,臣在西北的时候就久闻泼喜军战斗力不下当初夏主谅祚亲军,若是泼喜军赶来,魏国公恐怕在草原上不是对手!”郭逵语出惊人,让众人更加迷惑。

    皇帝赵顼正想询问郭逵这是为什么,旁边的驸马王静辉开口了:

    “郭大人真是好算计!夺下三城而不守,光是把这片地区给洗劫一番所得的军马牛羊便已是足够大宋出兵的军费了!”

    郭逵听后微微笑道:“驸马之言甚合吾意!”

    皇帝赵顼等人听后恍然大悟,而司马光、文彦博则是被这两个人天马行空般的想法给吓了一跳——这两个人简直就是强盗行径嘛!

    王静辉看到司马光和文彦博都想开口说话,想到当初留下战俘修路的时候,文彦博便多有微词。现在恐怕又想对党项强盗大发慈悲来了,便又接着说道:“圣上,党项人自李继迁割据,后有李元昊立国之后,便不停的对我大宋开战,所为的就是我大宋的财富。这几十年来宋夏之间大小战争难以计数,在这些一次又一次地战争中。不仅我大宋国力被严重削弱,我宋夏边境的百姓也深受其苦——财产被夺不说,每次都会被虏去很多百姓和败军到西夏就像牲口一般摆在市场上任人叫卖!”

    王静辉说道这里向前走上一步跪下说道:“难道只允许党项蛮人劫虏我大宋军民,那西夏的‘擒生军’是为何得名?!我大宋为什么不可以报复?!对待党项蛮人也好,还是其他契丹蛮人也好,只要是敢对我大宋百姓不利者,我大宋都应该以十倍百倍来为我大宋百姓讨还这公道,唯有如此才可天下百姓归心,我宋庭才能彰显巍巍天朝之风范!还请圣上及各位大臣慎思,绝不可为那迂腐之论而束手束脚,到头来不过是百姓受难,朝廷威严在蛮族心中威名扫地而已!”

    王静辉一席话受得皇帝赵顼眼中烈焰汹汹,就连文彦博和司马光也是哑口无言,把想要说出口的话给收回去——“为什么我大宋不能报复?!”这句话让所有的人都陷入了沉思,郭逵听后更是点点头,他在西北待了不短的时间,深知西北百姓因为党项蛮人的入侵深受其苦,妻儿老小或是被虏去或是全家被屠杀,就是自己这征战沙场半生,心如铁石铁石地战将观之、闻之也不禁怒火中烧,恨不得提刀斩李氏。

    所有的人都知道驸马一向慈悲,只要是大宋各地有什么灾害,都会借朝廷之手救援,借出去的钱粮从来就没有想过让朝廷归还,但他对蛮族的态度让他们也会心中发冷——上次被俘的党项士兵不过是受些累罢了,终归还有条生路可期盼,而且他特殊“关照”的擒生军恐怕是死无葬身之地了,对于这么支臭名昭著的军队,知情的大宋文官武将都颇为不齿,御史台在“有心人”

    的劝说下都纷纷将已经写好的弹章又给扔进废纸篓里,就是因为这支军队实在是人神共愤。

    皇帝赵顼看着跪在地上叩首不肯起来的王静辉,当他还化名书生和王静辉论交的时候便知道王静辉是十分反感叩首礼的,当驸马第一次见到太上皇的时候也没有跪下,这次甘心跪下来说项,可见驸马心中对蛮族有着刻骨的仇恨,不清楚驸马来历的人还以为驸马与党项人有不共戴天之仇。

    皇帝赵顼闭上眼睛平复了一下心中地愤怒之后说道:“改之。你还是先起来吧!”

    王静辉的头还是没有离开地面,沉痛的说道:“圣上,臣不是为了这次洗劫党项而说项,而是为了大宋国本而鸣不平!巍巍天朝不过是酸儒书生梦中呓语罢了,我大宋子民在那些蛮族眼中不过是奴隶、劣等人!王道还需霸道辅。草原上的民族只相信铁和血。他们只尊重真正的强者,只惧怕敢于杀戮地对手,任何心怀慈悲地动作在他们眼中不过是懦弱的行为,要想征服游牧民族,我大宋也唯有靠手中得刀剑去犁开草原。只有用鲜血征服他们,才可以在那里传播我大宋天朝的威严和圣人的教化,圣上三思!”

    话说到这个份上。殿中众人心中都有各自的滋味,王静辉地行为在王安石、司马光和文彦博的眼中是匪夷所思的,但郭逵心中深有体会,看到西北因为连年地战争而变得人烟稀少,土地荒芜的景象,这都是党项人做的孽。驸马的话也激起了他本已经死去的心和热血,他也跪在驸马的身旁说道:“圣上,微臣不过是一武夫,不懂什么大道理,也没有读过多少圣贤书。但看过因为连年征战而衰败的西北,臣以为驸马说的都是大实话,无论是党项人也好,契丹人也好,他们的心中只认拳头,谁的拳头大谁就有理,受到入侵而不报复在他们眼中就是一种懦弱。请圣上三思!”

    皇帝赵顼转头注视着沙盘,淡淡地说道:“宽夫先生,用驸马的信鸽给西北的魏国公送信,要他在攻下顺宁寨后,快速攻占洪州,如果有可能的话把盐州、嘉宁军司也给朕打下来,尽快的将这一区域内的牛马羊等牲口全部带回大宋,在党项人的援兵到来之前退守顺宁寨,等候西夏派来地使节来和谈!”

    不知道怎么的,当司马光、文彦博和王安石听到皇帝赵顼说出与他们初衷相悖的命令心中反而有种如释重负的感觉,当他们再看站立在沙盘旁的王静辉,心中浮起一种难以言表的感觉——王道还需霸道辅?!

    尽管王安石和司马光都是通达六经深明历史的大家,骨子里面还是向往着圣人书中所描述的完美世界,都以再现三皇五帝之治为己任,这都需要王道,而霸道不过是昙花一现而已,今天王静辉的一句“王道还需霸道辅”,让他们心中泛起了波澜……

    德寿宫王静辉仔细为太上皇赵曙诊断身体之后,对旁边的皇帝赵顼说道:

    “太上皇身体并无大碍,虽然现在还不能下地行走,但经过药物调理之后,身体的血气通畅,只要坚持服药,并且每天活动身体,终有一日太上皇的身体可恢复如初。”

    太上皇赵曙虽然现在还瘫痪在床,但命却保住了,经过太医院与王静辉的精心调治,这段日子最大的进步便是双手已经恢复了知觉,可以自由运动进行书写,就是腿部还没有知觉,不过这在所有人眼中已经是一个奇迹了。

    太上皇赵曙笑着说道:“驸马医术天下无双,现在已经是难得了!”对于自己的身体状况,赵曙倒是看得开,几次大病折腾后,他也知道若不是每次驸马拼死守候尽心治疗,他是断断不能撑到今天的,虽然现在还只能够躺在床上,但到这个地步他已是非常知足。

    王静辉躬身说道:“不能够使太上皇身体恢复如初,这始终是臣无能!”

    皇帝赵顼在一旁说道:“改之不是以前常说尽人事以听天命吗?尽力即可,朕不是不明事理的皇帝!”

    皇帝赵顼说完后便从袖子里面拿出一本札子,递给王静辉说道:

    “前几日魏国公曾呈上密折,原权知保安军的杨定果然收受了党项人的贿赂,而且可恨的是他不止一次这么干,还胆敢私通党项,这次我们定下计策也倒是没有冤枉他!”

    王静辉翻开密折仔细浏览了一番后双手送回,说道:“有了这本密折臣也就放心了,当初党项人并没有安什么好心,送杨定去和党项人谈判第一便是他先联系的党项人。若是杨定身正也不会死于非命,党项人之所以选择他,除了杨定本人鼠目寸光之外,便是他早已私通党项,这收受贿赂也是在清理之中!”

    皇帝赵顼说道:“现在仗也打得差不多了。杨定此人如何盖棺论定还需要仔细斟酌一番。驸马之意如何?!”

    王静辉心中翻腾了好长一段时间才说道:“杨定收受贿赂私通敌国本应该传诏天下为朝廷百官所警示,但在大义地面前,朝廷是不能把杨定的事情桶出来,不然党项人便有借口不依不饶,若是理论起来我大宋在大义上还是站不住脚的。士林中一些迂腐之辈也会给朝廷带来许多麻烦。臣以为现在还要把杨定定位为国捐躯之列,这样党项杀我大宋使节,我大宋讨伐西夏也属正当。别人无话可说。带到几年之后事情都平息下来后,在公布杨定的罪行,虽然有些迟了,但这也是大宋的需要!”

    太上皇赵曙听后点点头说道:“改之说得不错,虽然杨定可恨,但现在还是要把他捧起来,这样我大宋在与党项使者会面地时候才能够占上风。不过改之一向痛恨贪墨之辈,尊奉包孝素,他日在将杨定罪行昭告天下吧!”

    王静辉说道:“事有经但也要从权,臣固然痛恨杨定之辈贪官。但涉及朝廷社稷安危当从权考虑。不过贪官更甚于异族入侵,吏治不清乃国之大患,古往今来官逼民反地事情多如牛毛,在心中臣还是希望今后不会出现包孝素这样闻名天下的清官,若是全天下的官员都能够廉洁自律,那包孝素也未必有现在之名声显赫!”

    太上皇赵曙父子倒是头一次听说不希望再出现一个包孝素的说法,但细细想来正是因为天下乌鸦一般黑。出现一个包孝素就立刻变成焦点;若是天下的官员都能够清廉地话,包孝素还真的如驸马所言不会这么出名的。想到这里,赵曙父子都默不作声,心中细细地回味王静辉所说的这段怪论。

    皇帝赵顼突然问道:“改之,今日福宁殿议事,朕有很多不解,还请改之代为分解!”

    “圣上请说,但凡臣所知,定会直言!”

    皇帝赵顼把身体摆正换了一个更舒服的坐资呵呵笑道:“朕在当太子的时候便尝读天下诸子百家,尤喜,当时朕的先生还曾经念叨过治国要靠一个‘仁’,但今天改之你所说的‘王道还需霸道辅’可是有悖圣人之言,这应该做何解?”

    王静辉没有直接回答赵顼的提问,而是反问到:“当今天下学术昌盛,前有王介甫、司马君实、欧阳永叔先生,后有苏子瞻三父子等人都喊着要复兴儒家,但复兴儒家是尊孔子?是尊荀子?还是尊周公?这中间莫衷一是,圣上也是饱读圣贤书,心中又想尊谁为儒家正宗呢?!”

    皇帝赵顼被王静辉问了一个哑口无言,王静辉笑了笑说道:“儒家自己的内部的一些事情连他们自己都说不清楚,外人又该如何评论呢?

    就是尊荀子一脉,但臣观荀子所著本着就是‘性恶论’,那集法家大成的韩非正是继承了荀子地学说发展而来,圣上应当清楚。”

    王静辉看到皇帝赵顼点点头表示同意,继续说道:“自汉武帝采纳薰仲舒之见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臣遍历史书认为史上所有的帝王都是嘴中说着以儒家治国,但其中真的以儒家治国的倒是没有几个,实施上采用法家治国手段倒是比比皆是,这又是何解?所以臣并不认为帝王治国之术需要刻意的偏重一家,无论是法家、儒家、墨家、道家,甚至是兵家、纵横家,其学说都是有非常可取之处的,以臣之愚见,儒家未必能够一统天下,其学说也不能以偏概全成为天下有志于治国平天下读书人的唯一出路。臣做不了薰仲舒之辈先贤,‘董圣人’就连自己信奉地儒家经典也是删删改改,臣只愿能够从各家先贤中汲取精华为圣上在治国中拾缺补遗!”

    后世国人鉴于中国两千年信奉儒家而导致的恶果,把所有的过错都加在儒家身上,尽管王静辉作为一个后世现代人对儒家的那一套不放在眼中,但也知道“如果孔子等先贤能够复生的话,第一个想干掉他的便是如薰仲舒等铁杆门徒”这句话。在这个儒家学说处于顶峰的时代,想要一把将中国的学术打回到春秋战国百家争鸣的时代是不现实的,他所能够做到的便是为各家学说争取正当的生存空间。至少他明白真正有本事的人不是只捧着读出来的,大多都是别家学派的佼佼者,因为儒家的压制而不能出世治国施展抱负,国家需要人才,若是能够诞生一个可比苏秦张仪之辈,能够破坏辽夏同盟,那现在大宋也打西夏的时候也不用这么费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