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面杀手省会级轻巡洋舰
沈阳号,长春号,哈尔滨号,海参崴号,北冰港号,鹏城号,极东号,冰湾号。 绥城号,北海号,柏杨号,湾河号,石家庄号,********号,乌兰巴托号,乌鲁木齐号,兰州号,西宁号,西安号,太原号,济南号,郑州号,合肥号,武汉号,成都号,拉萨号,昆明号,贵阳号,南宁号,广州号,南昌号,长沙号,福州号,杭州号,海口号,台北号。 **** 按照《华盛顿海军军备条约》的规定,省会级巡洋舰因为装备的是一百五十毫米口径的主炮,所以仍然被定义为轻巡洋舰。实际上,从排水量、防护能力、续航力等各方面来看,省会级已经远远超过了传统意义上的轻巡洋舰,成为了帝国海军多用途巡洋舰的鼻祖,也成为了巡洋舰大型化的始作俑者。 战争爆发之前,出于成本考虑,帝国海军首先建造了吨位较小的松花江级轻巡洋舰。 当时,帝国海军就意识到,即便松花江级能够执行大部分由轻巡洋舰执行的任务,可是过低的排水量限制了执行其他任务的能力,同时还降低了防护能力与适航性能。这些,都会对松花江级的作战能力产生负面影响。 可以说,帝国海军的顾虑是非常有道理的。 战争中,松花江级在伴随舰队作战时,确实能够有效的对付敌人的驱逐舰与轻巡洋舰,却难以在战场上发挥更大的作用。相反,排水量大得多的汉江级与扬子江级在实战中甚至能够对抗敌人的重巡洋舰。 正是出于这个考虑,战争爆发前,帝国海军就提出了建造一种新式轻巡洋舰的要求。 该计划随同“皇帝”级战列舰,“海龙”级大型巡洋舰一起被提交给了内阁政府,并且很快就得到了批准。因为战争迫在眉睫,所以帝国内阁政府对新式轻巡洋舰的价格管理放得更宽了一些,让帝国海军能够有足够的资金建造吨位足够大的轻巡洋舰。 在此情况下,帝国海军允许轻巡洋舰的设计排水量超过一万吨。 换句话说,重点不再是限制排水量,而是提高性能,特别是防护、生存、续航与适航性能,并且要求在设计的时候就留下改进的空间,为今后增添各种新式设备留下地方,并且要求战舰上的发电机功率能够为今后安装的雷达,长波电台等电子设备提供足够的电能。当时,帝国海军甚至参考了汉江级的设计,要求具有改装为重巡洋舰的潜力。只是,这个要求很快就被海军自己否决了。 最终拔得头筹的仍然是帝国在建造巡洋舰方面最具实力的崇明造船厂。 当时,崇明造船厂非常清楚海军需要什么样的战舰,可是其理解却有点过头了。 在其第一轮投标中,拿出的设计方案不像轻巡洋舰,更像是后来的大型巡洋舰。其设计性能自然不用多说,强大到让海军都有点意外。可同样的,其价格也不用怀疑,肯定昂贵到让海军无法接受。 说白了,在帝国海军的观念中,轻巡洋舰就是轻巡洋舰,而轻巡洋舰绝不应该是一种昂贵的战舰,应该是买得起,用得起,损失得起的普通战舰,是海军在战争期间能够大规模采购,能够大幅度提高海军作战能力的战舰。 只是,当时其他几家造船厂的设计方案仍然沿着海军原来的思路在走,性能差得更远。 第一轮招标之后,帝国海军给了崇明造船厂一份价值一百五十万金元的再设计合同。按照合同规定,崇明造船厂如果能够在半年之内重新提交,并且得到海军采纳的设计方案,这一百五十万金元就是给造船厂的奖金。如果达不到这个目的,海军将采用其他造船厂的设计方案,并且在今后的建造中从建造费用内扣除这一百五十万金元。 六十九年(37年)五月,在合同最后期限前一天,崇明造船厂提交了第二份设计方案。 这次,崇明造船厂的设计就保守得多了。 其排水量控制在了一万吨,仍然采用一百五十毫米口径的主炮,且主炮数量仍然是十五门,采用一百毫米口径的速射炮,设计航速达到了三十五节,而多余的大部分重量都用来提高战舰的生存力。 可以说,这份设计又保守得有点过头了。 只是当时没有可以替换的方案。在此情况下,帝国海军勉强采纳了崇明造船厂的设计方案,并且提出了改进设计要求。 主要就是适当提高排水量,以全面增强战舰的战斗力。 当时,为了让崇明造船厂尽快完成设计,帝国海军还专门派遣了几名懂战舰设计的军官去造船厂协助工作。当然,这些军官的主要工作就是让造船厂的工程师在设计战舰的时候尽量把握海军的意图,不要再剑走偏锋。 名义上是改进设计,实际上第二版设计方案几乎完全被推翻,相当于重头设计了一遍。 到六十九年(37年)年底,崇明造船厂才完成了第三次设计。 这次的设计方案让海军比较满意,主要是排水量增加到了一万三千吨,在保持轻巡洋舰的火力标准下,其他各项性能都有非常明显的提升,特别是在防护、生存、续航与适航性能方面,比起普通的轻巡洋舰提高了足足一个等级。 敲定了基本设计方案之后,立即进入了细节设计阶段。 为了加快设计进度,让崇明造船厂的工程师少犯“经验主义”错误,海军派驻到崇明造船厂的船舶专家超过了二十人,而且这些人几乎全程参与了新式战舰的设计工作。 可想而知,当时帝国海军有多么重视这种轻巡洋舰。 实际上,帝国海军一直非常重视轻巡洋舰。不管是在和平时期,还是在战争时期,轻巡洋舰一直是帝国海军的主要战斗力量。在很大多时候,帝国海军对轻巡洋舰的重视程度甚至不亚于主力舰。在和平时期,帝国海军宁愿延缓主力舰的建造工作,也要尽量保持轻巡洋舰的战斗力。 随着战争一步步的迫近,帝国海军肯定需要更多,更强的轻巡洋舰。 七十年(38年)八月,所有细节设计工作完成。当年年底,帝国海军就用一笔特别经费采购了第一批八艘,并且将建造任务分配给了当时能够承担轻巡洋舰建造工作的四家造船厂。 十二月二十四日,首舰“沈阳”号就在崇明造船厂正式动工了。 只是,建造工作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当时,帝国海军正在建造“海龙”级大型巡洋舰,而且已经明确了这种战舰的用途:破交作战。因此,“海龙”级大型巡洋舰的续航力大得惊人,甚至超过了当时世界上正在设计的所有快速战列舰。更重要的是,“海龙”级的设计巡航速度是十八节,而不是战列舰的十四节。 如此一来,“海龙”级服役之后将面临一个极为尴尬的问题:没有搭档。 第一次世界大战已经证明,单独行动的袭击舰与破交舰的生存能力是相当低的,而且在遇到有护航战舰的商船队的时候,单独行动的破交舰往往只能望洋兴叹,难以进行有效的攻击。即便“海龙”级异常强大,可以轻易的蹂躏任何一种护航战舰,可是作为一种昂贵的大型战舰,去扮演“独行侠”肯定不太合适。 也就是说,要想发挥“海龙”级大型巡洋舰的战斗力,需要为其配备一种战舰。 最合适的当然是轻巡洋舰,可是帝国海军没有一种在役的轻巡洋舰的续航力,巡航速度能够跟得上“海龙”级大型巡洋舰。如果用这些轻巡洋舰配合“海龙”级行动,只能拖“海龙”级的后腿。 最终,帝国海军的目光落到了刚刚动工建造的省会级轻巡洋舰上。 七十一年(39年)初,四家造船厂都收到了消息,要求暂停建造工作。随即,帝国海军要求崇明造船厂在尽量不改动原有设计的情况下,将省会级轻巡洋舰的巡航速度提高到十八节,并且将续航力至少提高到一万五千海里,以满足伴随“海龙”级大型巡洋舰执行破交作战任务的最低要求。 可以说,这个改进要求显得有点过分。 要将巡航速度提高四节,将续航力提高四千海里,还得不对舰体做过大的改动,也就不能更换相关的设备。可以说,这让造船厂的工程师很头痛。 最终,造船厂的工程师只能委托汽轮机厂将原有的汽轮机进行修改,使其标准输出功率提高百分之三十(并非最大输出功率),同时想方设法的战舰上增设油舱,以携带更多的燃油,提高续航力。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将原本用来抵抗鱼雷攻击的舰体隔舱(空舱)全部设置为油舱,并且压缩舰员的生活空间,增加油舱容积。为了不让排水量增大得过多,从而降低巡航速度,工程师还不得不取消了一些关键部位的强化装甲,减少了两座副炮炮塔,并且将标准鱼雷发射期改成了简易发射器,鱼雷储量也减少了一半。 五月,改进设计基本上完成,建造工作再次开始。 可以说,经过这一次改进,省会级的前八艘已经不是轻巡洋舰了,而是专门用来执行破交任务的破交舰。 当然,帝国海军对改进结果也是比较满意的。 其主要性能: 标准排水量:13500吨,满载排水量:17850吨,最大排水量:19250吨;总长:192.6米,水线长度:184.4米,型宽:18.7米,吃水:7.2米,定员:778人。 锅炉:8台六十九年型燃油锅炉,主机:4台七十年型(乙型)蒸汽轮机,功率:140000轴马力,推进:4轴4浆;航速:35节,续航力:15000海里/18节。 主炮:15门六十七年性150毫米/L52型舰炮(5×3),副炮:12门七十一年型130毫米/L50型舰炮(6×2),鱼雷:2具三联装550毫米鱼雷发射器(各备雷10条)。 主装甲带:110-150毫米,装甲隔舱:80毫米,水平装甲:50-80 75毫米,炮塔:150毫米,炮座:150毫米,司令塔:110-150毫米。 从这些性能就能看出,省会级的火力与汉江级相当,鱼雷攻击能力甚至不如汉江级。装甲防护方面,省会级比汉江级仅有相当有限的提高,只是在结构设计方面比汉江级好得多,超过了大部分轻巡洋舰。 舰型方面,为了提高速度,降低续航阻力,省会级采用了大长宽比舰体。 除了装假比汉江级多了大概一千吨之外,省会级多余出来的排水量几乎都用于提高续航力与巡航速度了。 比如,汉江级的载油量只有2450吨,占排水量的百分之二十五左右。省会级的载油量达到了4750吨,占排水量的百分之三十五。可是,其续航力仅比汉江级多了3000海里,主要原因就是其巡航速度达到了十八节,而不是相对理想的十四节。 因为在设计上花费的时间太多,加上再次开工建造时需要更换大量设计图纸,耽搁了施工进度,所以省会级没能跟皇帝级战列舰一同服役,而是与四艘“海龙”级,也就是与皇帝级乙型战列舰一同服役。 服役之后,八艘省会级全都编入了海龙级大型巡洋舰的破交舰队。 也就在前八艘省会级正在建造的时候,随着战争爆发,帝国海军立即下达了第二批十四艘省会级轻巡洋舰的订单。 这次,海军却不再要求省会级具有强大的续航力。 原因很简单,“海龙”级太昂贵了,帝国海军只订购了四艘。而且在全面审核了第二种大型巡洋舰的建造成本之后,海军认为第二种大型巡洋舰的价格将比海龙级低得过,可以大批量采购,从而可以由大型巡洋舰单独组成破交舰队,而不需要由轻巡洋舰担任破交作战任务。 另外,就是省会级的续航力仍然显得有点短,难以全程伴随大型巡洋舰活动。 在此情况下,海军要求第二批省会级会到原来的设计思路上来,通过缩短续航力,降低标准巡航速度,提高战舰的战斗力与防护性能。 对造船厂来说,这肯定又是一件麻烦事,只是在当时的情况下,海军需要第一。 结果,第二批省会级几乎完全变了样。 其主要性能为: 标准排水量:13000吨,满载排水量:16800吨,最大排水量:18700吨;总长:192.6米,水线长度:184.4米,型宽:18.7米,吃水:7.0米;定员:732人。 锅炉:8台六十九年型燃油锅炉,主机:4台七十年型蒸汽轮机,功率:140000轴马力,推进:4轴4浆;航速:36节,续航力:12000海里/14节。 主炮:15门六十七年型150毫米/L52型舰炮(5×3),副炮:16门七十一年型130毫米/L50型舰炮(8×2),鱼雷:2具五联装550毫米鱼雷发射器(各备雷20条)。 主装甲带:110-150 50毫米,装甲隔舱:80毫米,水平装甲:80 75毫米,炮塔:170毫米,炮座:150毫米,司令塔:110-170毫米。 从性能对比上就能看出,第二批省会级加强了武备(多了四门速射炮,鱼雷发射器也变成了五联装),加强了防御(主装甲带,水平装甲,炮塔与司令塔都得到了加强),可其最大的变化是性能数据上看不出来的。 这就是舰体水线以下部位的防鱼雷隔舱。 最初的时候,省会级是按照被一条93式氧气鱼雷击中之后不会沉没,被550毫米(西方国家为二十一英寸)鱼雷击中不会完全丧失战斗力而设计的。显然,这个防鱼雷强度超过了所有轻巡洋舰的标准。 而在第一批八艘中,因为要增大续航力,工程师只能在防鱼雷隔舱上打主意。 其最终结果很明显,第一批八艘省会级的防鱼雷能力大大降低。 省会级的水下防御能力在实战中得到了考验。第二批与第三批的二十八艘中,没有一艘在战争期间被鱼雷击沉! 可以说,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省会级轻巡洋舰,也是帝国海军在战争爆发之后设计的第一种具有强大舰队作战能力的轻巡洋舰。 在采购了第二批之后,帝国海军又迅速追加了第三批十四艘的订单,使省会级的总产量达到了三十六艘!由此可见,省会级的性能确实让海军感到很满意。 随着越来越多的省会级轻巡洋舰服役,西南级与松花江级轻巡洋舰陆续退出了一线战场。 也正是从省会级轻巡洋舰开始,帝国海军放弃了轻巡洋舰的标准,开始建造能够使用多种任务,能够在战场上得到广泛应用的“多用途巡洋舰”(一般被称为通用巡洋舰)。 因为前八艘与后二十八艘有很大的区别,所以前八艘由被称为“沈阳”级,而后二十八艘被称为“绥城”级。只是,帝国海军并没有对其进行严格区分,因为随着越来越多的大型巡洋舰服役,前八艘省会级也逐渐退出了破交作战行动,在进行改进(主要就是恢复防鱼雷隔舱,换上大型鱼雷发射器,加强关键部位的装甲,但没有增加两座速射炮炮塔,后来,也正是通过速射炮炮塔的数量来区分前八艘与后二十八艘)之后,编入了作战舰队,使其恢复了本来面目。 **** 地名解释:北冰港——马加丹,鹏城——雅库茨克,极东——阿纳德尔,冰湾——帕拉纳,绥城——彼得巴甫罗夫斯克,北海——乌兰乌德,柏杨——伊尔库茨克,湾河——克拉斯诺亚尔斯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