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六章 杨氏晕倒众人惊
飞流直下八十集,狂喷狗血三百升。 杜大海的计策没有成功,杜九妹终于可以放心了。大宅的人,也不会再来找她们家的麻烦,终于可以过一段时间的安生日子了。 杜家的酒窖里的酒越来越多,已经摆满了四个储藏室了。 每当下生料的时候,每次都全家老小齐上阵。就连杨富贵,杨家大舅,杨家二舅,也纷纷带着两个表哥过来帮忙。光下生料,这十几个人就得干三天。蒸酒的时候,也是连干三天。十天的周期,需要干六天活,休息四天。 小日子过得劳累而充实,可就在大家喜气洋洋的时候,杨氏在酒坊帮忙的时候,晕倒了。 自从大宅分出来之后,杨氏身体好了很多,所以现在乍一晕倒,顿时吓坏了众人,还以为杨氏得了绝症一样。 “娘,娘,你没事儿吧?”杜九妹摇摇趴在地上的杨氏,现在家里终于过上好日子了,娘亲可不能出事了。 前世的杜九妹没有mama陪伴,这一世有了杨氏,弥补了心中的缺憾,可杨氏现在晕倒了,难道老天爷就看不得她杜九妹有个完整的家吗? 众人听到杜九妹的喊声,纷纷跑过来。 宋明让人抬了一块门板,说道:“我已经让人去请李郎中,五郎,来,咱们把大嫂抬到木板上,先抬回家。” 杜五郎红着眼圈,相对于父亲,他和娘亲的感情更加深厚,他不想做没娘的孩子。爹爹临走时,把这个家交给他,若是娘亲有个三长两短,他怎么给爹爹交代啊? “好!”杜五郎和宋明一起把晕倒的杨氏抬到炕上。 杨氏在炕上休息一会儿,便悠悠转醒,问道:“哎,我刚才不是在作坊里吗?怎么一睁眼就回家了?” 杜九妹红着眼睛。说道:“娘亲,你晕倒了,你哪里不舒服啊?” 杨氏揉揉额头,仔细想想。说道:“其实也没什么,就是有点累了。我身体没事儿,咱们赶紧去蒸酒吧?” “这怎么行!”杜九妹拦着,“等李爷爷来看了之后,我们才能离开。娘亲。你也好好的躺着休息。” “娘,你别担心,家里的活有我呢!”杜五郎急切道,“以后作坊里,娘亲您就别去了,好好养身体。” 见儿子女儿如临大敌的模样,让杨氏非常无语,争不过孩子们,只得躺下。 不一会儿,李郎中来了。给杨氏把把脉,好一会儿才缓缓说道:“五郎娘啊,你都生了四个孩子了,难道对自己身体变化还不了解吗?” 众人满眼迷惑,这到底是什么病啊? 杨氏一听,旋即面上绯红,讷讷说道:“我前两年,小日子一直不准,也就没放在心上。” 小日子?生了四个孩子? 杜九妹两只大眼睛滴溜溜的转,突然想到了一个可能。激动说道:“李爷爷,我娘是不是要生小娃娃了?” 众人听了这话,纷纷目瞪口呆。 杨氏听到这话,脸更红了。真够丢人的。丈夫回来家才一个月,她就有孕了,这不是告诉别人这段时间夫妻二人行孟浪之事嘛! “呵呵!”李郎中呵呵笑道,“是啊,你娘再过八个月就能给你生个小弟弟了。” 杨氏面上发热,但为了肚子里的孩子。仍然鼓起勇气,说道:“李大叔啊,我以前怀了四个孩子,从来没有晕倒,这次怎么会晕倒?是不是要保胎啊?” 李郎中点点头道:“是啊,你还不算糊涂,以后不要去酒坊了,对孕妇不好。我再给你开个方子,我这不能抓药,你让五郎去县城抓药,吃几副药,我再给你把把脉。” “多谢您了,李爷爷!”杜五郎感动说道,娘亲只是怀孕,不是绝症,那就没啥担心的了。堂伯母前段时间,不是也生了一个小堂弟嘛,堂伯母的年纪可比娘亲大好几岁呢,堂伯母没事,娘亲也不会有事的。 李郎中开了药房,杜五郎拿了诊金,还有家里的两只野兔,放到了李郎中骑过来的小毛炉背上的筐子里。 杜九妹,杜七妹两人在家里伺候娘亲,炖鸡汤,做点心。 正在蒸酒,宋明交给那几个兄弟忙活,人不够找来杜大勇和村子里比较老实的人,过来帮忙,一天四十文钱。 交代好这些,宋明跟杜五郎骑着马,去县城抓药。 县城里最有名的就是回春堂,今天正好是刘大夫当值。这个刘大夫,正是那日给王主簙治疗马上风的那个大夫。为人圆滑,医术不错,在县城里很有口碑。 医馆现在没有病患,刘大夫正在内室和好友谈天说地。 杜五郎来抓药,刘大夫才不得不出来。因为这里有一味药是紫河车,这东西虽不是特别金贵的东西,但外来的药房要拿药的时候,必须要当值的大夫出来看看。 刘大夫看了一眼方子,抬头看向杜五郎,觉得颇有几分眼熟,还以为经常来回春堂来拿药的人,便也没有多想。 “小子,这是一副安胎药?”刘大夫问了一句,“是谁给你开的药方啊?” “是李家村的李郎中给开的,只是他的药不全,让我们来这里抓药。”杜五郎如实回答,不希望因为药方,影响到娘亲的身体。 一听到李家村,李郎中,刘大夫便知道是谁了,那个老东西开的药方,那应该没事儿! “好,这就给你拿药。”刘大夫拿出自己的印信盖上,小伙计便开始抓药。一共五副药,花了三十五银子,一副药就要七两银子。 若是以前,他们家根本就买不起这样的药。杜五郎对比以前,更加坚定了自己要好好赚钱的想法。 抓了药,刘大夫再次回了内室内。 “抓个药,还要你亲自去,你也挺累的。”中年男子摸摸洗漱的呼吸呵呵笑道,“你啊,一辈子就是劳碌命!” “医者父母心,我认真一点,病患就安心一点,算不得什么!”刘大夫不在意说道,这都一辈子,改不了了,“对了,你每年都来晋县,到底是为了什么啊?”(未完待续。)